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2019-10-21贺梅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农村

贺梅

摘 要:家庭教育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着小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为了促进农村小学生更好地发展,需要及时找出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有助于提高家长的素质和家庭教育的水平,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更好的发展。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引言: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实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农村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文化观念还是信息接收能力都与城市有着很大的差别,导致很多家长都缺少正确教育子女的观念,这样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1】。

一、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过于重视分数,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所以学习成绩就成为了很多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方式。很多农村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成绩在他们的眼中已经成为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会给孩子报很多补习班,从没有询问孩子的意思,而且也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孩子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等均得不到锻炼。这样的孩子将来步入社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挑战。

2.家长严格要求学生而忽视自身的行为

言传身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以自身的做法来影响周围的人,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很多农村小学家长总是嘴上说一套、手上做一套,比如告诉孩子不能随地乱扔垃圾,自己反倒扔了起来;教孩子要尊老爱幼,自己反倒在车上争抢座位。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孩子,会存在不爱学习、懒惰的性格特点,而且缺少同情心和上进心【2】。

3.缺少家庭教育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农村的年轻人会选择外出打工,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使得孩子从小就缺少家庭的教育。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道德、文化以及情感的重要时期,需要得到来自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配合,这样才能够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残缺的家庭必将造成孩子残缺的人生。

4.很多农村家长过于溺爱孩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由于很多农村家长在小的时候生活困难,于是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遭受同样的痛苦,便过渡地溺爱孩子。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怎样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健康的心理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孩子们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无法理解“家贫出孝子,纨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

二、解决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的措施

1.开展农村家长培训班

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发展程度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学校要组织学生家长参加培训班,帮助农村家长提升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实践证明,单一的说教培训是无法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必须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如:家长会、家校联卡、家长座谈、家校联谊、家访、电话、现代网络技术等,形式多样,效果良好【3】。

2.提高农村家长自身的素质

其一,有效的农村家庭教育,不仅仅取决于家长的能力和教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育的方式方法,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出发,为学生作出一个好的榜样,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二,积极塑造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防止由于独生子女渐多而产生的性情孤僻和不合群的趋向。同时要教育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融洽的根本。只有这样做,将来才会广交朋友,易于在未来社会中立足、生存、发展。其三,做孩子学习上的助手,指导和帮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和耐挫力。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使孩子愉快、健康地成长。

3.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型家庭环境

其一,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住宅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家长要为孩子设计一间书房,或在孩子的卧室里配置书桌和书架,使孩子有一方学习的小天地;学校应向家长推荐一些优秀的家庭教育报刊杂志,作为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资料。其二,家长要按时督促孩子学习,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其三,每天抽出一小时或利用茶余饭后、田间地头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其四,根据不同节气,开展家庭亲情活动。如:春节开展“最受欢迎的小客人”、“三八妇女节”陪妈妈逛商场,“重阳节”祝福爷爷奶奶、姥姥外公等,以情感为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施加影响,这样既能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改变孩子对父母的认识,又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4】。

4.构建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小学生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中进行学习,使孩子形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庭是少年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要重视家庭教育,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倡导健康的家庭生活,帮助家庭解决实际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样才能使孩子发展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多方面协调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迎春. 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考试周刊,2013(92):159-159.

[2]王丽丽,张悦.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2):188-190.

[3]李扬.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亚太教育,2016(3):8-8.

[4]冯晓丽. 浅谈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問题及对策[J]. 学苑教育,2016(1):26-26.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小学生农村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我是小学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