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痔术后超前镇痛的疗效观察

2019-10-21师言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镇痛效果

师言

【摘 要】目的:研究超前镇痛应用于痔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接受痔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62例开展研究,根据有无应用超前镇痛模式将其划分为两组。计划组患者接受超前镇痛,而常规组患者则按需给药,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结果:(1)疼痛程度:计划组患者中多为轻度疼痛(77.42%),疼痛程度低于常规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生活质量:计划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分值差距具备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接受痔疮外科治疗手术患者应用超前镇痛可有效降低术后创面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中应用该镇痛模式。

【关键词】痔疮外科;超前镇痛;镇痛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160-02

痔疮属于临床高发疾病,国内痔疮发病率约为60.5%,该病治愈较为困难,易复发致使根治难度系数大,患者发病后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均会造成不良影响,致使患者饮食和睡眠均会受到影响,生活品质下滑。当前治疗痔疮最常用的疗法为外科手术治疗,由于肛门位置特殊,在该部位进行手术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高,将会影响到患者排便和睡眠,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1]。本文旨在研究超前镇痛模式应用于痔疮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现将研究内容作以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62例需接受痔疮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计划组与常规组。计划组患者中患者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为14∶17,组内年龄最大患者为73岁,年龄最小者为26岁,平均年龄为(50.7±3.9)岁;常规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患者=15∶16,患者年龄上限为72岁,年龄下限值为25岁,平均年龄为(49.7±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同期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已术前均已了解镇痛模式,同意签署公开诊疗资料知情文件。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与伦理委员会均已先后审核研究内容,准予开展临床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痔疮环切手术,常规组患者接受手术后根据疼痛严重程度按需该药。而计划组患者则应用超前镇痛模式,痔疮手术后当日2至3小时内即可注射曲马多注射液,之后间隔3小时服用氨酚双氢可待因2片。从术后第一天起,每天口服三次,每次2片氨酚双氢可待因片[2]。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应用VAS镇痛评分表对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进行评价,分值为0-10分,0-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2)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从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排便状况、患者满意度和住院时间方面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课题研究内容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一概应用百分数(%)形式表示,接受卡方(X2)检测,计量资料一概应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取T检测,当检测结束后P值低于0.05时认为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

根据下文表1可知,计划组患者中多以轻度疼痛为主(77.42%),而常规组中重度疼痛占比人数最多(51.61%),其次为中度疼痛(45.16%)。说明计划组患者镇痛效果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计划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心理状态(91.2±2.5)分,睡眠质量(78.3±3.1)分,排便状况(82.5±2.7)分,患者满意度(84.9±2.6)分,住院时间为(4.9±0.7)天;常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心理状态(72.9±3.6)分,睡眠质量(64.1±2.8)分、排便状况(64.7±2.9)分,患者满意度(75.3±3.1)分,住院时间为(7.1±0.8)天。可知计划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优于常规组患者,双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肛门位置特殊,其分布的痛觉神经较多,因此对于疼痛感较为敏锐,接受痔疮手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和水肿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作为一种机体的自我保护应激反应,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对于患者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当疼痛较为剧烈时,将会影响到患者术后恢复,因此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疼痛预防性治疗措施,预防疼痛措施的重点在于持续镇痛。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应用超前镇痛模式通过有计划使用镇痛药物,持续镇痛效果较好,极大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近年来临床上对于术后镇痛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医护人员开始有计划使用镇痛药物和镇痛措施用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术后伤口疼痛会导致术后部位肌张力上升,对于接受痔疮切除术手术患者而言,由于创口疼痛导致患者不敢排便,睡眠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精力下降不利于手术快速康复。同时研究指出,术后持续疼痛还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由于手术创口疼痛,导致患者累积焦虑和抑郁情绪,将会影响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以至于抵抗力下降,对术后康复造成负面影响[3]。需要特别指出,应用超前镇痛模式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服用镇痛药物后的临床表现,發现镇痛效果不佳或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时需要及时采取紧急处理。

综上所述,接受痔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通过应用超前镇痛模式,镇痛效果较好,同时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也得到较大改善,建议在临床上应用该镇痛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三英,欧阳钦,李天煜,莫彬艳,陆华群,曾志坚,徐平.静脉注射地佐辛联合亚甲蓝、布比卡因超前镇痛用于痔疮术后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20):3789-3791.

[2] 李洪涛,肖黎波,王剑鸣.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在痔疮手术后镇痛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7):117-119+129.

[3] 邹枧英.布托啡诺应用于痔疮手术中超前镇痛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8,19(09):141-142.

猜你喜欢

镇痛效果
自控镇痛泵在骨科患者术后的应用与护理
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活动度与镇痛效果分析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罗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在下肢手术的麻醉平面与镇痛效果分析
探讨不同镇痛方法用于妇产科患者术后阵痛的效果
帕瑞昔布钠与下肢神经阻滞联用对膝关节和远端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分析
右美托咪定用于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观察
导乐分娩镇痛仪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丁丙诺啡对臂丛麻醉患者的镇痛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