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治疗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9-10-21潘高资王振双
潘高资 王振双
【摘 要】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疼痛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可伴有胸闷、心悸等其他不适,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甚至颈部、咽部,劳累、失眠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其发病率之高,其病因之复杂,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以往经常使用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效果常常不甚理想[1]。笔者自2018年以来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详细报道如下。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心绞痛;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150-02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心绞痛住院患者100例,收治时间自2018年1月~2019年6月,均常规行心电图检查,并有阳性改变。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6.5±5.2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0个月,平均3.2±1.6年。治疗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7.5±5.9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11个月,平均3.1±1.7年。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分布上,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心绞痛的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扩血管、稳定斑块、抑制血小板聚集治疗,常规口服西药,阿托伐他汀片 20mg,每天1次,阿司匹林片 100mg,每天1次,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25mg,每天2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心绞痛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次1.04g,每天三次。均连续治疗10天。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同时满足以下情况,患者症状消失、心电图改变恢复、不需要硝酸甘油治疗;有效:治疗后满足以下情况,患者症状消失或减轻、心电图改变恢复或部分恢复、不需使用硝酸甘油或相同时间内用药次数减少△;无效:治疗后符合以下其一,患者症状无改善、心电图无改变、仍需要使用原剂量或更大剂量硝酸甘油治疗。
注:患者症状减轻、心电图部分恢复、硝酸甘油用药次数减少出现任意一条,其他两条符合显效便准,即为有效。
4 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见表
5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大多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症,因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往的治疗,通常以稳定斑块、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常规西医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然而效果并不理想,目前,逐漸将中医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认为与心阳不振、气滞血瘀有关,把它归属于“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范畴。本病多因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高粱厚味损伤脾胃,或七情内伤所致气滞、血瘀、痰浊内生,使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而发病〔2〕。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认为:“胸痹”为本虚标实之病证。本虚以脏气亏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阻为多见。治疗上按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心绞痛发作时以邪实为主,先治标;疼痛缓解后以本虚为主,宜治其本;虚实夹杂时,可根据虚实的主次,适当兼顾。只有结合具体病机采取相应治法,使之丝丝入机,才能善用“通法”,达到化瘀通络,益气温阳之效〔3〕。 通心络胶囊为中成药制剂,其方中人参、降香具有活血化瘀、舒畅络气之效;方中蜈蚣、全蝎、蝉蜕具有搜风解痉之效;方中水蛭、土鳖虫具有去除脉络瘀滞之效,且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人参、降香还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动脉粥样化形成的作用[4],蜈蚣、全蝎、蝉蜕具有抑制血管痉挛、减少斑块破裂的作用[5],在基础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具有化瘀通脉,益气止痛的功效,对改善冠状动脉缺血缺氧症状有重要作用,对提高患者疗效有重要价值。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简单而易行,易被患者接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汪帆.冠心病患者给予复方丹参与黄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分析[J].新疆:养生保健指南,2018/26:299.
[2]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96.
[3] 刘锐,胡穗发.心绞痛中医治疗近况[J].时珍国医国药,2017,15(12):869-870.
[4] Europen Hearth Joumal Supplements(2015)17(Supplement B),B13-B22.
[5] 杨期东.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影响的临床研究[J].疑难病杂志,2007,6(5):23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