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力针法治疗外伤性面瘫临床验案

2019-10-21王梦郭春艳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验案

王梦 郭春艳

【摘  要】目的:探讨螺旋力针法治疗外伤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螺旋力针法出自江西民间亮师针法,利用人体力学平衡,改善人体力学失衡,临床运用于外伤性面瘫,疗效佳,疗程相对缩短。

【关键词】螺旋力针法;外伤性面瘫;验案

【中图分类号】R47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79-01

外伤性面瘫是一种外伤后颅底骨折损伤面神经引起的神经病变,因其结构和经路的复杂性造成的,属于神经内科中比较常见的疾病。面神经是人体内居于骨管中最长的神经,也是最容易受到损伤的神经。患者常因车祸伤、手术、拔牙术后损伤面神经,导致面神经损伤,形成面瘫,大部分患者在一个月内多能治愈,少数 患者治疗 3 个月后仍遗留面部表情肌主动运动不能, 如不能抬起额纹、眼睑闭合不全、不能鼓腮及口角歪斜 等,这类患者为外伤性面瘫后遗症 [1],不仅延长了治疗时间,更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2]。外伤性面瘫常规针灸治疗,常采用面部腧穴:阳白、颧髎、四百、地仓、颊车、迎香等。四肢腧穴:曲池、合谷、手三里、足三里、丰隆、太冲等。疗程较长,见效相对慢,笔者结合江西民间亮师针法创立的螺旋力针法,改善面瘫力学失衡的表现,属于使用螺旋力针法治疗的有效病种。

按照筋膜理论,人体是借助筋膜实现螺旋状联动的。在人体内造中,筋膜呈对角线联动,始自脚底的筋膜,正面经过腹部、背部、再经过肩膀呈对角线连接至颈部。因此,左脚反射右上半身,而右脚反射至上半身,人体就像一个“X”字一样,螺旋力针法的取穴在关节两边,就像给人体一个通道,让它朝着通道通过,不偏不倚,让身体自己去修复。[3]

螺旋力针法组成:巨阙、中脘、曲骨,双曲池、孔最、四渎上两寸,双血海、阴陵泉、阳陵泉、太溪。

腹部肌肉组成:腹横肌是成横形螺旋状围绕在腹部,身体各肌肉是前后交叉附着在骨膜上,各形成多个螺旋力。

人体前屈后仰、左旋转、右旋转、左侧屈、右侧屈的中轴为曲骨,螺旋力针法操作时首选曲骨。巨阙为腹部肌肉附着点,维持力学平衡重要穴位。曲池为补益气血要穴,上肢力学平衡基点。孔最为孔隙、孔窍,治疗七窍疾病,口眼歪斜为其一。阴陵泉、陽陵泉分属足少阳胆经及足太阴脾经,阴阳调和,气血将和。太溪穴属足少阴肾经原穴,有补益肝肾,益精明目之效,恰其靠近足跟处,跟腱附着点,故调节双足力学平衡。

患者,男,20岁,因“外伤致左侧口眼歪斜2月余”至我科就诊,现病史:2月余前,因电动车祸伤致面神经损伤及多处骨折,到某知名三甲医院行针灸治疗后,口眼歪斜仍无明显改善,遂到我科就诊,症见:左侧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饮水漏水,面部麻木作胀,头重如蒙,口中粘腻,舌前2/3味觉减退,无耳后疼痛,无面部抽搐,纳眠可,大便正常。查体:左侧额纹消失,左侧眼睑闭合不全,露睛约2mm,左侧鼻唇沟变浅,不能抬眉皱鼻,不能鼓腮吹哨,示齿试验(+)。中医诊断:面瘫病 证属风痰阻络证,西医诊断:面神经损伤。针灸治疗:螺旋力针法:巨阙、中脘、曲骨,双曲池、孔最、四渎上两寸,双血海、阴陵泉、阳陵泉、太溪。患者取平卧位,皮肤局部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平补平泻。10次为1疗程,2疗程后,患者口眼歪斜症状痊愈。

通讯作者:郭春艳,女,昆明市中医医院,研究方向为针灸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声强,于溯,汪建平 .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中若干问题及其 建议 [J]. 中国针灸,2011,31(12):1134-1138.

[2] 李梦晨,黄秀琴,谢洪启 . Bell's 面瘫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及其心 理健康状况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6):691-692.

[3] 王买亮.螺旋力针法的简介[D].换个角度悟中医,2018:22-23

猜你喜欢

验案
基于国医大师张震“一体两翼”学术思想论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杜小利教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验案举隅
生脉饮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验案
张鸣鹤教授治疗结节性脂膜炎验案2则
名老中医张瑞霞主任医师治疗过敏性休克验案赏析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反复呕吐验案一则
王伟明论治胆囊炎经验浅述
补中益气汤临床验案举隅
五子衍宗丸治疗淋证验案1则
孙西庆教授论治耳鸣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