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反复呕吐验案一则

2016-11-02郑利钦邓再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验案

郑利钦+邓再冲

【摘 要】 旋覆代赭汤益气和胃、降逆止呕,被广泛应用于痰浊阻结胸膈胃脘,肝胃之气上逆所致之顽固性呃逆、呕吐等各种内科病症。笔者以该方加减治疗反复呕吐1例,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旋覆代赭汤;反复呕吐;验案

【中图分类号】R256.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2-0080-01

呕吐,于临床所见,大多论治不难,但案中患者之症,亦令医者头痛。

1 病案资料

卢某,男,27岁,已婚,2016年3月6日就诊。主诉:餐后反复呕吐胃内容物2年。现病史:患者诉2年前在看守所期间,因食物不洁,饮食不规律,患上呕吐之疾,每在餐后半小时内呕吐胃内容物,发病至今未进行过治疗。近因外出饮酒而致呕吐复发,呕吐后胃脘部隐痛不适,餐后可减轻,渴喜凉饮,牵引胃脘。刻诊,胃脘部隐痛不适,难于明状,形体消瘦,胃脘部柔软,稍拒按,未见腹膜刺激征,大便质偏硬,苔薄黄而腻,质偏红,脉细数。诊断:呕吐。证型:脾胃阴虚,痰浊中阻。治以滋阴健脾,化痰降逆止呕。方药:旋覆代赭汤加减:旋覆花15g,代赭石10g,党参20g,半夏10g,甘草10g,大枣5枚,生地15g,玄参15g,麦冬10g,藿香10g,大腹皮10g。共7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1服。复诊述服一剂后,急如厕,后症状稍减,隐痛不适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续服前方7剂。再次复诊胃痛症状已消失,呕吐未再发,予中成药香砂六君丸善后,嘱忌辛辣香辛,油腻厚味食物。随访未见复发。

2 讨论

患者因饮食不洁而至呕吐,迁延不愈胃阴必伤,故隐痛而偏喜凉饮;又因饮食不洁,痰浊郁阻中焦脾胃,喜牵扯胃脘皮肤实为痰浊较甚,欲拉扯以缓痰浊蒙蔽之势;痰浊郁久而化热,更伤胃阴,加之酒为湿热之品,饮后而旧患复发,故见苔黄而腻,舌质红。脾胃阴伤,加以呕吐迁延,故加旋覆花,代赭石以平胃降逆止呕。方中旋覆花下气降痰,并软坚散结,以治心下痞硬;代赭石甘寒质重,降逆下气,助旋覆花降逆化痰而止呕。张锡纯认为:“赭石色赤、性微凉,能生血凉血,而其质重坠,又善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并认为该药性很平和,生研服不伤肠胃,虽降逆气,但不伤正气,“通燥而无开破之弊”[1]。患者服一剂后,急如厕实为旋覆花,代赭石下气降痰,软坚散结,使邪有出路的表现。生姜为温热之品,有助邪伤阴之嫌,故代之以生地、玄参、麦冬滋阴兼清热,藿香、半夏、大腹皮芳香祛痰散结,而去呕吐之源兼消痞硬,党参、大枣、甘草补中益气扶正,补虚安中。全方益气和胃,降逆止呕,标本兼顾。该患者因反复呕吐,病机不单独局限于胃,所治涉及肝、脾,颇能启发思考。

参考文献

[1]周远红,樊俊华. 旋覆代赭汤的临床应用进展[J]. 光明中医,2010,25(8):1543-1544.

(收稿日期:2016.04.19)

猜你喜欢

验案
张鸣鹤教授治疗结节性脂膜炎验案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