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京胡同文化的小微空间设计
2019-10-21高蔚岚崔欣宇毕珺钤王丹
高蔚岚 崔欣宇 毕珺钤 王丹
摘 要:目的 基于北京“胡同文化”,对内务部街胡同的小微空间提出公共服务性质的优化设计,从而丰富公共生活,改变居民对于公共空间的利用思路。方法 通过实地调研,在对内务部街胡同的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胡同的历史文化资源,针对当地居民的生活诉求以及北京城市形态和空间组织布局,对可再利用的小微空间进行优化设计。结论 在保留北京“胡同文化”同时,整理胡同空间、增加文化触媒,营造能够承载文化生活、公共活动以及改善空间环境的胡同“思维空间”,保障胡同公共空间的品质和稳定性。
关键词:同文化;小微空间;公共设施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胡同,作为北京历史文化进程与独特风貌的体现,以其充满人情味、亲密、自然与小尺度的性格以及它的无形与适应性等特质,塑造出胡同独特的城市空间类型,其对于北京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有着独特的意义。
国内方面,一些传统居住空间被改成了商业购物街,例如北京的前门大栅栏、南锣鼓巷,在这些地方,胡同只是为众多国际化品牌提供一个本地的建筑空间形态载体,弱化其居住属性,强化旅游商业属性和娱乐属性,这种商业类型的胡同改造蕴藏更多的装饰感。在北京前营胡同的改造中也引入了相似的商业模式,将这种胡同利用方式推向新的高度,但由于防火规划与安全的要求,拓宽了街道,因而削弱了北京传统胡同另一个重要特性:亲近感。
国外方面,日本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老龄化问题也较为棘手,其公共设施的研究重点在于将逐个功能相结合,将功能集结于一体满足使用者多方面的需求,而这种集结化的多功能的设计可作为胡同小微空间设计的参考。
随着政府对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加大了对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这些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但是其设计并不够深入和完善,存在着配套设施不健全、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缺乏人性化设计、与环境不協调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公共设施成为摆设,并不能切实的给居民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同时对城市的环境品质造成了不良影响。
1.2研究内容
胡同文化作为北京地区独有的地域文化,这种胡同文化中蕴藏着北京市民生活的缩影,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胡同文化已经成为北京文化的载体,其数量众多。相对而言,北京胡同的整体空间较小,多为大杂院的居住形式,居住人口稠密,由于可改造利用的空间较少,因而当地居民的居住体验较差。胡同作为联络网,其交叉处存在很多的微空间,然而当前这些具有很大利用价值的胡同小微空间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除此之外,内务部街胡同作为一条呈东西走向的胡同,中间建有学校——北京市第二中学,其胡同的马路空间较为狭小,在车流、人流量大的时间段,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之间的有序安全通行也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该项目将基于内务部街胡同的基本现状,对当地居民的生活诉求进行实地的走访调查,选取内务部街胡同可利用的小微空间、边角区进行空间优化设计,打造出全新的胡同公共区,赋予北京的老胡同新时代的使用价值,提升胡同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1.3研究目标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胡同已经成为北京城区更新改造的重要内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的建筑形态,将核心区内具有历史价值的地区规划纳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名单,最大限度留存有价值的历史信息,进一步挖掘有文化底蕴、有活力的历史场所,唤起老北京的文化记忆,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延续性。由于胡同历史文化背景和自身的人本尺度,其空间品质对历史街区整体活力和胡同居民公共生活质量都有着直接而且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当下转型的情景下,北京旧城历史街区的胡同空间的更新改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内务部街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内,其街巷肌理形成于元代,历经数百年的变迁,曾是诸多历史名人的居住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的年轻人搬离胡同,胡同内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目前胡同居民的生活环境较为局促,因生活区域划分不够明确甚至缺失,存在通道狭窄拥挤、共享单车停放杂乱占道、人流车流交汇存在安全通行隐患等问题。团队研究将以内务部街胡同作为试验点,探究适合胡同以及狭窄区域的设施设计,在保留北京“胡同文化”的同时,改变居民对于公共空间的利用思路,形成自主维护机制,保障胡同公共空间的品质和稳定性。
1.4研究方法
该项目的前期调研过程采用实地调研、焦点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北京内务部街胡同的公共设施的现状进行调查,挖掘有利用价值的胡同小微空间,同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进行调查。同时,通过文献查阅,参考国内外有关小微空间、狭小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为该项目的设计提供创新思路,优化项目设计方案。将多点的调查分析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使得设计方案更加的贴合北京内务部街胡同的实地情况,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能够切实的改变内务部街胡同居民的生活现状,提升生活质量。
第2章 理论基础
2.1小微公共空间理论基础
Small-micro public spaces,广义上是指一种基于人本空间尺度的类型-形态视角对于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最小尺度范围筛选的空间类型。由董贺轩提出的“微型公共空间”一词,指代处于街边或者社区内并对居民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的小型广场或者公共绿地。小微公共空间的精髓在于其“小”和“微”的尺度特征上。对内而言:人们身处小尺度空间,更容易触摸空间细部,感受近距离的人群活动,增强使用者的安全感和亲切感,为人们的交往创造轻松的氛围。对外而言,小尺度空间可以见缝插针地填补现有城市肌理,具有较强的空间适应性和可塑性,尤其针对公共开放空间资源异常紧张和匮乏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更能发挥尺度优势,体现其在优化空间结构、缝合现有空间尺度上的积极作用。京城中心地区的胡同街道作为典型的微空间场所,其胡同内部街道存在很多未被开发利用的小微空间,因而为优化城中心地区胡同街道的空间结构,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居民的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指数,规划改造胡同内部的小微空间成为胡同空间改造的重要方式。
2.2胡同文化理论基础
传统胡同内的建筑、小品等都体现了胡同原生态的环境特征,灰砖灰瓦的建筑,独具特色的宅门、影壁、门墩、门楼、抱鼓石等,与胡同内一些古朴典雅的牌坊门楼、对联等景观一起,共同形成了气质静雅、内涵丰富的环境特征。溯源胡同的形成和演变,虽然当前的胡同承担着更多元、更复合的功能,也面临着多重复杂的矛盾和冲击,但是胡同仍是北京最突出的文化特征和名片之一。冯翼才曾说过,“北京的文化特征,并不(只)在天坛与故宫,而在胡同和四合院中。”胡同作为北京文化的一个建筑实物载体,其内的设施都蕴藏着胡同的文化、风貌、历史、居民的情感等等,因而对于胡同内小微空间的公共设施改造更需要去传承这份历史悠久饱含情感和记忆的胡同文化。
2.3公共设施理论基础
公共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从社会学来讲,公共设施是满足人们公共需求(如便利、安全、参与)和公共空间选择的设施,如公共行政设施、公共信息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绿化设施、公共屋等。
公共设施作为产品中的一类,其整体的设计理念理应满足产品、人和环境这三个因素在发展中的平衡,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对于产品功能和情感的双重需求,因此对于公共设施的具体化设计必须从“环境—公共设施—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从公共设施本身的形状、色彩、材质、其所处的空间环境以及目标人群等方面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研究。本课题将公共设施所处的大环境定位在北京内务部街胡同地区这一特定的环境之下,针对内务部街胡同的实际情况,从当地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出发,设计出为内务部街胡同量身定做的公共服务设施,最大限度的实现“人—公共设施—环境”三者间的和谐关系。
第3章 调研分析
3.1实地调研
在实地调研阶段中,我们从内务部街胡同、目标人群与已有胡同公共设施三大方向进行具体深入调研,主要掌握内务部街胡同的街道现状,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现状,探究当前胡同公共设施建设的发展现状和方向等多种信息。
内务部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南部,东起朝内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南邻史家胡同,北有支巷通本司胡同。胡同内13号为北京市重点中学北京市第二中学所在地,建筑风格呈现清末民初的欧洲古典风格,白色边框的拱券大门,灰色砖墙浮雕。由于近二三十年的胡同改造拆迁,许多胡同内的老建筑已经被破坏或者拆除,呈现出新时代的胡同风貌,但是仍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北京传统的胡同建筑元素于其中,例如灰墙灰瓦、门楼、门墩、屋檐等。因而对于北京内务部街胡同的公共设施设计应当设计过程中汲取北京胡同文化中的建筑风格元素,保证这个公共设施就是为内务部街胡同地区居民量身定做的效果,真正的融入到胡同的街道当中去,无违和感。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很多的年轻人搬离胡同,胡同内居住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居民年龄大多分布在两个阶段,学生和老年人。对于老年人来讲,退休后可支配时间充裕,与领居和周边人员的社交需求增加。同时,社区老年人的业余生活爱好是老人在心理上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由于内务部街胡同中设有中学,上学和放学时间段的人流车流量很大,因而对于胡同道路空间的规划也极为重要,以确保车辆能够正常通行和学生们的行进安全。
内务部街胡同现有的胡同空间布局,东西走向的胡同基本呈一侧为固定机动车停车位,另一侧提供非机动车停放,车辆的行驶路线成自东向西的单行道。由于胡同的宽度空间不够,行人与行车之间的无明显的道路分区,行人道被停车区所占据,行人只能在行车道上行进,增加了行人行进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易造成狭窄胡同的拥挤堵塞。在公共设施方面,胡同内一共只设有两个公共座椅,绿化花箱作为拦截桩设置在道路一侧起到绿化装饰以及限制机動车停放的作用。但是,这种规模的公共设施并未起到规范非机动车规范停车的作用。
3.2产品调研
我们对市面上现有的胡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典型化案例分析,为基于北京胡同文化的小微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形式。
当前内务部街胡同地区的公共设施建设只以提供单独公共服务的形式存在,例如独立的公共座椅、花箱设计摆放,停车位的地面标志标注等。其公共设施的造型设计并未充分地考虑到所处的具体环境,面向的目标人群,例如公共座椅设计只是采用普遍市面上的多人带扶手的木板座椅,并未切身考虑到内务部街胡同文化、空间以及居民的切实休息需求。
除此之外,本组通过网络检索已有的北京胡同空间设计案例,例如西城区街区、胡同公共空间创意设计竞赛中的优秀作品“一个盒子——集约街道设施”,创意公共座椅设计等优秀设计案例,注重分析其设计理念,将视角聚焦于内务部街胡同的具体环境情况,把模块化集约化的设计思想融入进小微公共空间的规划之中,从而基于北京文化赋予内务部街胡同新的公共服务设计,为当地居民提供全新的人性化的公共服务体验。
3.3问卷调研
本组通过编写调查问卷,对内务部街胡同地区生活的居民进行实地问卷调研,主要关注生活在内务部街胡同地区居民的生活现状,了解其生活需求,找到内务部街胡同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痛点问题。一共调查33位女性和17个男性,年龄分布在6个不同年龄段,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胡同内主要的活动形式为逛街、散步、参观胡同、交谈等,多为一些社交性的活动形式。
2、对于内务部街胡同的最深刻的印象为人流车流量大,同时具有较为浓厚的胡同文化氛围。
3、针对当前内务部街胡同的生活现状,当地居民主要呈现出私家车停放杂乱占道、通道狭窄拥挤、共享单车停放杂乱占道等车辆停放的问题。
4、在内务部街胡同的整体空间的规划上,当地居民重点提出通道被车辆杂物挤占、公共空间形式单一、缺乏基础公共设施、交通流线混乱、绿化规划不当的痛点问题。
综上所述,内务部街胡同的小微公共空间的设计非常必要,可针对当地居民的具体生活需求进行具体分析改造,重点解决车辆停放、公共设施建设以及绿化规划的问题,通过充分利用胡同内局限的小微空间,丰富其公共设施的功能,将一套公共设施进行模块化划分做到多功能利用,从而实现“居民——公共设施——环境”的和谐统一,更好的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
第4章 设计研究
4.1原型研究
满足产品技能角色的原型,由人的生理特征的相似度决定。当产品造型按照人的生理特征设计时,人们会对其产生本能的适应和理解。例如,陡峭的道路会令人望而却步,而符合人机工学设计得当的阶梯和坡道则会引起人们的探索欲;公共座椅的形态可以千变万化,但只要符合人体的基本倚坐尺寸,就会不断有人停下来稍作休息。
4.2对象研究
50岁以上老年人逐渐步入退休阶段,身体机能方面出现退化。由于神经支配能力降低,造成反应时间增长,平衡度减低,活动力减低,柔软度减低。在骨骼系统方面,则有关节退化,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范围降低、骨质疏松、脊柱弯曲、背痛等问题。在社交方面,老人退休后可支配时间充裕,与领居和周边人员的社交需求增加。同时,社区老年人喜欢把植物花草养殖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在此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知识储备。通过养殖花草可以让老人在心理上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
此时公共设施要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变化设计适老化设计,可以通过增加公共空间的符合人机工学的座椅数量以满足居民中老年人的社交需求,为老年人社交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在座椅旁可以增加花箱的设计来满足老人对于植物养殖的需求。现有的公共座椅数量较少,设置点周边被大量车辆占据,使用率极低,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
20岁以下群体多为中学生,共享单车的普及,骑车上学的学生选择骑共享单车的情况增加,导致学校门口有大量的单车堆积,压榨了行人的空间。在校中学生有良好的素质、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通过适当的设施来引导学生将自行车停放到适宜的地点。
综上所述,对于胡同内部小微空间的设计中,需要把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整合,进行相应的调整与设计,在数量需求方面,可以对产品进行模块化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施的设置。
4.3内容设计
针对内务部街胡同大量自行车停放杂乱、花箱位置不便等问题,设计出一款集隔离自行车、行人休憩、照明、花箱于一体的产品。
该产品花箱部分置于地面,自行车隔离栏悬挂于墙面,底部悬空,便于雨水、落叶、其他污渍的清理。
花箱部分采用木材,经过防腐处理后材质耐久性强、环保安全,其顶端开有凹槽,可种植花草。花箱中部放置一横一竖两个LED长方形灯条,在夜晚可照明,使过往行人看到周边环境,提高安全性。
自行车隔离栏采用模块化设计,为不规则长条形组合,隔离栏单体外侧为上窄下宽的平滑曲面体,曲线符合人体工学,将坐具改为倚靠设施,居民和过往行人可倚靠于该曲面,减轻老人坐下和起立时的腿部的压力,避免有人长时间占用设施。靠墙一侧单体空心处和底部置入LED灯条,使灯光漫反射于墙面和地面,提高隔离栏周边环境的亮度,引导人们规范停车。隔离栏总体厚度薄于车前轮最前端到车把的距离,卡住前轮。隔离栏之间距离比车轮略宽。采用水泥制作,强度高、防护性好、与胡同主体灰色相配。
总结与展望
北京胡同始建于元朝,此后数百年不断扩建,构成旧北京城的基本格局,它主要有空间琐碎、道路狭窄、居住人员密集、底蕴浓厚等特点。胡同是历史的产物,为了使其与时俱进,满足现代人对于居住、休闲空间、车辆停放等身心需求,空间改造、公共设施规划势在必行,尤其是对于胡同中的一些小微空间的再設计与在应用。
本组将视角聚焦于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内务部街胡同地区,通过前期的实地调研、浏览观察、采访当地居民等方式了解内务部街胡同的现状,找到该胡同生活环境紧促、道路狭窄、非机动车随意摆放等痛点问题,明确了用户人群——老年人和孩子,因此对于小微空间以及公共基础设施所需的要求更高。本组明确了课题所需解决的痛点问题以及服务的目标人群,提出了基于北京胡同文化的小微公共空间设计的初期方案。
在原型研究的过程中,基于胡同内的环境现状,本组的设计将会减少设施的占地面积,提供多功能的服务。通过组内成员的头脑风暴进行目标人群的需求分析,本组将公共设施所能提供的服务集中到花箱绿化、路灯照明、自行车隔离摆放、座椅、路标这五个方面,并对这五个服务功能进行集约化、模块化的设计,最终的设计产品将同时满足这五方面的服务功能。
本组通过前期的具体内容分析,设计出适用于北京内务部街胡同的小微空间公共设施,其核心功能在于规范胡同中的自行车摆放,减少因公共设施的设立而带来的不必要的空间占用,自行车隔离栏将悬挂于墙壁之上,由不规则的长方形组成,外侧上端曲线符合人体工学,可供倚靠,暂时休憩;自行车隔离栏下端可卡住自行车前轮,有效固定自行车;同时自行车隔离栏的悬挂离地便于清扫。由于当前的花箱摆放于胡同一侧人行道和车道之间,使得胡同内的区域划分并不人性化,加重了人流与车流之间交叉行进间的矛盾,本组将花箱、照明、路标的次之需求融入进自行车隔离栏的设计之中,呈现出模块化、集约化的最终设计,满足居民的多项需求,减少空间占用。
本组设计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于胡同内的交通规划问题较为复杂,该设计的提出只能起到规范停车,减轻非机动车随意停放所带来的人行和车停之间的矛盾问题,但无法从实质上解决人流车流分区,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
北京胡同的小微空间的公共设计是当前北京城区内胡同地区的重要问题,由于空间面积狭小,居住人口较为密集,老龄化较为严重,对其公共服务的要求更高。本组提出的基于北京胡同文化的小微空间公共设计的研究,只是胡同小微公共重新规划空间设计中解决一部分特定需求问题的建议,对于胡同居民对于其他公共服务的需求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展。
参考文献
[1]陆宁,李芳宇.可持续视角下老旧社区公共设施适老性的优化设计研究[A].西南交通大学,2018,39(22):164-170.
[2]赵玉倩.基于和谐化理念的历史文化街区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河北;河北工业大学,2017.
[3]汪丽君,刘荣伶.大城小事·睹微知著——城市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解析与研究进展[A].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8.
[4]赵旭.公共座椅的人机工程学分析[A].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1.3518,3519.
[5]胡晓涛.产品设计中的原型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5.
[6]郭竹梅,张大敏,褚玉红,朱慧婧.北京胡同绿化保护与建设:老城保护中的:“为”与”不为”;北京规划建设;2019.
[7]周橙.公共户内座椅产品开发设计探讨[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2:119-123.
[8]武欣蕊,戴湘毅.胡同微空间利用现状与居住优化策略——以北京市为例[J/OL].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11):152-155.
[9]朱天禹.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公共性[D].清华大学,2013.
[10]马岸奇.砖瓦文化与北京胡同[J].砖瓦,2018(10):11-12.
本文通讯作者:孙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