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腔输液技术在重点病种抢救中的应用
2019-10-21曾李邹佳林
曾李 邹佳林
【摘 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在重点病种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骨髓腔输液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04月~2019年04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抢救治疗的82例重点病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对他们进行抢救分组:对照组41例患者予以常规抢救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予以骨髓腔输液技术抢救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经过抢救,观察组在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留置时间、输液速度以及穿刺并发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临床抢救总有效率(97.56%)以及治疗总满意度(92.68%)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2.93%,73.17%),比较差异明显(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髓腔输液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重点病种急诊护理措施。
【关键词】重点病种;骨髓腔输液技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112-02
急诊科是医院临床治疗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位之一,它收治的患者多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等特点,其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高效、快速、及时的治疗,以便更好的控制患者病情发展,保证其生命健康安全[1-2]。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骨髓腔输液技术也被逐渐应用到临床抢救治疗当中,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下面文章就骨髓腔输液技术在重点病种临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均随机选择自2017年04月~2019年04月之间,我院急诊科接诊的82例重点病种患者。患者年龄基本在23岁~75岁范围,平均年龄是(43.9±5.8)岁;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50例;病症类型中,31例为急性心肌梗塞,25例为肾炎,26例为脑血管疾病。将8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平均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1例,年龄基本在23岁~75岁范围,平均年龄是(43.0±5.3)岁;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26例;病症类型中,16例为急性心肌梗塞,13例为肾炎,12例为脑血管疾病。观察组患者41例,年龄基本在23岁~75岁范围,平均年龄是(44.2±6.0)岁;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24例;病症类型中,15例为急性心肌梗塞,12例为肾炎,14例为脑血管疾病。经过临床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类型以及临床表现等基本病历资料方面的数据对比差异不大,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已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能够进行临床分析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抢救治疗。具体方法:患者入院后,要立即对患者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给予常规静脉输液,并进行吸氧、心电监护、卧床休息以及抽血化验等临床治疗干预,密切观测患者的实时病情发展情况。
1.2.2 观察组 采用骨髓腔输液技术对患者进行临床抢救治疗。即在予以患者吸氧、心电监护等常规抢救的基础上,进行骨髓腔输液治疗。具体方法:取患者仰卧体位,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注意应避开肿胀、破损或感染的部位。抽取10ml生理盐水,并将注射器连接到连通器上,排出空气后备用。连接穿刺针和驱动器,将穿刺部位固定,并将针头指向骨质中心。于90°夹角进针直至骨质,打开驱动器,待穿刺针进入骨髓腔后断开驱动器,并稳定针座,拔出针芯,将红骨髓液回吸后,连接备用连通器,加压注入生理盐水后连接输液器。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和分析。T检验表述计量资料,X?检验表述计量資料。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穿刺情况
统计学对比显示,对照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24%(37/41),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0%(41/4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穿刺时间、留置时间和输液速度方面,观察组患者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如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不良反应情况
经过临床统计,对照组41例患者的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4/41),其中3例为穿刺针周围肿胀,1例为渗液。观察组41例患者均未出现穿刺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
经过临床抢救,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总有效率为82.9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总有效率为97.5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如表2。
2.4 对比两组的治疗满意度
随访统计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满意度分别为73.17%和92.6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如表3。
3 讨论
重点病种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确认规定的,医院在接诊治疗时应遵循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检查、优先抢救、优先住院的“先救治、后缴费”原则[3],对它的临床抢救重点在于治疗的快速、及时、有效,尤其是迅速、有效的建立静脉通路是抢救成功的重点关键所在[4-5]。骨髓腔输液技术就是近些年来基于此情况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急诊输液技术。同传统的静脉输液相比,它的静脉通路建立时间更短,穿刺成功率更高,输液速度更快,置管时间更长,能够满足绝大部分抢救药物及营养液的输注要求,对重点病种的临床抢救尤其是心脏骤停、严重休克等外周循环衰竭患者的临床抢救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6-7]。能够更好的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临床研究显示,本次随机选择的重点病种患者的临床抢救过程中,采用骨髓腔输液技术治疗的患者其穿刺成功率达到了100.0%,无明显不良反应,且穿刺时间、留置时间和输液速度也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在临床抢救总有效率(97.56%)和治疗总满意度(92.68%)方面,骨髓腔输液抢救患者也均明显高于常规抢救患者(82.93%,73.17%),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重点病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应用骨髓腔输液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从而更好的提高临床抢救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 鄢涛,谢雯雯,刘小琴,姜伟,汪红霞,邓艳华,杨勇,余函阳,李芝霖,阳毅,唐一男.骨髓腔穿刺输液在基层医院创伤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8, 29(20):2863-2865.
[2] 孔建宜,柯丹,杨凤华.快速骨髓腔穿刺输液在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2):98-100.
[3] 陈贵洪,钟武,陈睦虎,陈红生,张文.EZ-IO骨髓腔内输液装置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05):136-138.
[4] 温亚.提高骨髓腔输液在急诊危重病人抢救中使用率的做法及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7,31(22):2790-2792.
[5] 段丽珍.骨髓腔输液与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07):1006-1007.
[6] 马文芳.髂前上棘骨髓腔穿刺建立输液通道急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4):70+72.
[7] 刘丽,张锦莲,曾芝云.注射器穿刺骨髓腔输液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6):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