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文言文教学策略
2019-10-21丁伍红
丁伍红
【摘 要】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的认识,蕴含着古代人的智慧。学习文言文,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积累,提高审美情趣,传承中国文化,有利于提升孩子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中年级;文言文;人文素养
统编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相比,最大的亮点便是文言文的出现。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的认识,蕴含着古代人的智慧。学习文言文,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积累,提高审美情趣,传承中国文化。小学阶段选取的文言文短小精练、生动有趣而又不失丰富的人文内涵,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提升孩子的人文素养。
可是,文言文特定的语言形式,悠久的文化历史,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学生们很难读对、读顺、读懂,因此,我们教师可从兴趣的激发、方法的指导、知识的拓展等方面开展文言文教学。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怕文言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的“之乎者也”晦涩难懂,学生初次接触,如读天书。教师不能逐字逐句分析、解释,不能一味灌输,这样只能让学生们更畏惧学习。因此,我们要以兴趣引导,让他们在心理上接纳文言文,并产生学习的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在学习《司马光》时,教师可以用大家熟悉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导入,勾连起学生的已知和未知,架起学习文言文的桥梁。这样,降低了學习难度,增强了学习兴趣。有了故事的铺垫,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不由自主地将旧知和新授联系起来,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文言文学习的状态。接着出示课文,让学生比较这篇课文和以前课文的不同,两相对照,一目了然,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教者适时概括出文言文的特点,契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加深了他们对文言文的了解。
对文言文的兴趣,还源自老师对学生的呵护。学生理解有偏差时,教师不能批评指责,而要正确引导,鼓励为主,消除孩子的畏难情绪。
二、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文言文
1.朗读多样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打开文言文学习大门的钥匙。教师组织学生多样化地朗读,让其充分接触语言,反复咀嚼文字。在设计朗读环节时,教师应注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层层递进,这样,在不同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得以保持。
为了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司马光》,教者设计这样的朗读环节:读准词语——读通句子——读出节奏。朗读要求的设计符合学情,且层次分明,逐层递进。首先,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力求做到朗读正确;接着引导学生朗读通顺,力求朗读流利;引导有节奏地朗读,为理解文言文搭建平台。教学是动态的生成,学生并不能自主地读出节奏,教师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如一些学生不能正确把握“光持石击瓮”的节奏,教者灵机一动,再次出示词语:持石、击瓮,短语的呈现,意义的构建,使学生恍然大悟,便能正确停顿。
文言文教学时,教师的范读很有必要,能为学生提供朗读的范本,又能促进学生的文本理解。
2.巧妙理解
朗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和内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巧妙运用教材上的注释,让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本。注释是文本理解的拐杖,学生关注并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并迁移到以后的文言文阅读。对于文字的理解,除了借助注释,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尝试组词、查阅字典、动作演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多元化的理解途径,文言文的学习不再困难。
教学时,如果学生理解“瓮”时,只凭借注释,感知不够清晰,此时,教者出示“瓮”“缸”的图片,对比鲜明,具体形象。
词语理解充分后,教者让学生对照注释说说这个故事,这既能检验学生理解是否到位,又能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表达时,对于“持石”这个词语的理解不到位,教者因势利导,让学生动作表演,比较“捧”“拿”的区别,感受人物的形象。
学生能大致说出意思,但故事的陈述过于单薄,教者应引导学生想象故事情节,将文言文内容说丰满,情节说生动。
3.感悟内化
文言文的教学光停留在会读,读懂还远远不够,还要引导学生体会感悟,进行内化。为了让其感悟司马光的人物形象,教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让学生按照心情变化贴动词,一幅心理曲线图便表现出其他孩子紧张、害怕的心理,而此时司马光心情怎样?学生静心思考,便感悟出司马光临危不乱、机智从容的性格。这一环节,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在学有困惑时点拨,引导适时、恰当,巧妙地突破难点。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感受到人物形象,学生背诵文言文就水到渠成了。
三、拓展迁移,让学生爱上文言文
好的课堂应有意犹未尽之效,我们要注重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要能以一篇文言文的学习带动一组文言文的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厚其积淀,为了让学生对司马光的了解更丰满,教者引入《宋史·司马光传》中的一个片段,学生朗读,体会交流,既迁移运用了习得的方法,又对司马光有了新的认识。
中年级的文言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热爱,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打开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