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龙岩地区清代功名柱考

2019-10-21应琦

锦绣·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龙岩科举

应琦

摘 要:在福建、江西的客家地区围屋门前,耸立着一座座华表似的石柱就是古代科举制的封建社会的功名柱。本文介绍了功名柱的由来、形式特点,并提出了对保护的思考。

关键词:功名柱;龙岩;科举

在福建、江西的客家地区围屋门前,耸立着一座座华表似的石柱。

这就是古代科举制的封建社会里,族中倘有人经过科举应试获得功名者,除在祠堂大门或厅堂上高悬“进士及第”“金榜题名”等匾额外,还要在祠堂或围屋门前竖立功名柱或者也叫石旗杆。故功名柱是功名、荣誉、权势、地位的象征,“石旗杆”越多表示该族的人功名成就越多,家族就越尊贵和荣耀。

它是封建社会科举功名的象征也是古代客家人历来重视读书的见证。主要作用: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后,社会地位提高,花钱竖立旗杆可以光耀门楣;二是旗杆竖立后,作为后人学习榜样,激励后人积极进取。竖立功名旗杆的资格因地而异,根据现有发现的一般只要贡生以上资格即可。如果部分家庭因贫困潦倒,无力出资,宗族也会出资竖立旗杆,据考官府也会资助部分。石旗杆凿成后,家族要举行热烈庄重的仪式来竖立,全村人要敲锣打鼓来祝贺。能竖上这种旗杆,是家族的荣耀。晚清时期,竖立功名旗杆的排场也加大,首先请石匠做旗杆夹、旗杆等,然后请唢呐班吹奏,最后宴请官员、嘉宾、族老、亲戚等等。

福建龙岩地区功名柱一般都是由石块雕刻而成。顶部因文武功名不同而不同,文功名顶部多雕成笔锋,武功名的旗杆顶部多雕狮子,柱身雕刻有考取功名人物的姓名、功名和考取时间,获得功名人士的简介等内容,大部分旗杆是一人一杆,也有父子同时刻在一个功名柱上的甚至祖孙三人同立一杆的。这些功名柱通常都是直立于获得功名人士的祠堂大门两侧,石柱的高矮、粗细与功名人士获取功名的大小成比例,有些还会专门为柱子盖一个院子就叫旗杆院。功名柱对研究古代工雕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功名柱的发现很多是在修缮桥梁水库水渠的时候,从地下挖出,一般都已经断裂不完整,大概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时候损毁后当了石料,有些用于铺设地面,有些被村民拿去建猪舍等等,荒廢后被土石掩埋,也不排除一部分是功名柱的后人有保护意识,主动藏于地下,现在才得以重现。也有少数被藏在民房内,得以保存现在进行旧房改造,民房被拆除后,旗杆才暴露了出来。

已出土的这些功名柱,旗杆石上的“乾隆”“嘉庆”“咸丰”等字眼清晰可见。目前见到最迟的到“宣统”年间,数量极少。包括进士、举人和贡生以及一些官府职务,到了清代晚期,考上秀才、举人等功名的,也有建功名柱的。

功名柱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旗杆夹与旗杆。高度达十几米,旗杆的上半部有一定讲究,若是进士出身的旗杆上半部将做两个四方斗,举人做一个四方斗,贡生没有斗。功名高低在旗杆上除了在旗杆上端区别外,还与旗杆底部的础石有关。据村耆模糊回忆,旗杆底部都有磐石垫底,举人、进士无需再垫础石,而贡生等则需在磐石上加一块圆础石。

如今,这些功名柱的主人都随着着历史的长河东流去。却留下这些沉重的“毕业证书”使崇尚文化的风气,在这些名人的影响下依然浓厚,代代相传。

功名柱对研究清代科举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功名柱是石头与人的结合,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对人才的需求什么时候都不过时。现在收藏爱好者用于为会所别墅建筑的装饰,虽说也算是一种保护,但是进行恢复原貌,原位保护是最好的方案,让它为弘扬传统优良文化,为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龙岩科举
爱情只有悬念
The Application of Hatim and Mason’s Model of Context Analysi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Specific Items
“科举”
小嘎屋
论戴名世序跋与科举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从《聊斋?叶生》解读蒲松龄四十不灭的科考幻想
宋代诗歌中的金华书写
南戏中的科举程式
科学发展 海西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