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聊斋?叶生》解读蒲松龄四十不灭的科考幻想
2016-10-13高妍
高妍
摘要:《叶生》是《聊斋志异》中蒲松龄早期创作的作品,因主人公是蒲松龄“影子”的典型性为人们熟知。蒲松龄抨击科举制对读书人的戕害的作品很多,《叶生》因一波三折的情节、严密的逻辑性而典型。蒲松龄在科举考试中历经坎坷,对科举体制百般痛恨,《叶生》篇是表现他对科举失望的代表篇目,但自己、弟子、儿子均中举圆满的结局透露出了蒲松龄依旧对科考抱有美好的幻想。
关键词:蒲松龄;叶生;科举;幻想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他一生都在追求及第登科,却屡屡落榜,身后凭借《聊斋志异》名垂久远。《叶生》在《聊斋志异》卷一第三十一篇,讲述了叶生天资聪颖,企求金榜题名,报答知己的知遇之恩,却不料乡试落榜,死后对知己生死相随的故事。蒲松龄将主人公叶生的命运设置为死亡,但他的鬼魂却帮助了丁公子金榜题名,随后自己又中举。鬼魂在完成自己和弟子的中举愿望后“扑地而灭”,可故事并没结束,最后丁公子又助其子考上了秀才,结局圆满。
叶生作为作者的影子,借主人公的形象来反观作者,我们将《叶生》所表现的内容与蒲松龄的个人经历结合起来比较。
一、蒲松龄早年人生自信的建立
整篇小说处处流露着作者的自信。对本文主旨解读最多的就是该篇小说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折磨,而作者有充分的自信,使得他将自己的屡试不第的原因归结于外因,即不学无术、贪腐昏聩的考官作祟。蒲松龄自信的由来:
(一)天资聪颖。蒲松龄的自信不是他盲目的自我认识,来源于他幼时的天资聪慧与丰厚学识。从《蒲松龄年谱》记载的“顺治七年庚寅(1650),先生十一岁。与从兄弟从父读,经史过目辄了,父最钟爱之”[1]可知他在兄弟中才华突出。蒲松龄的长子蒲箬在《柳泉公行述》中也提到了“先父天性慧,经史皆过目能了,处士公最钟爱之。”[2]由这两则史料可知蒲松龄从小就显现出过人的学习天赋。
(二)童子试出类拔萃。如果说上面这两则材料因由蒲松龄亲朋所写而不可避免带有主观色彩,那他当时的几次考试成绩就是他才华过人的最好证明。据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记载,“先生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文名籍籍诸生间”[2],可知蒲松龄十九岁应童子试就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山东省志》中也有对蒲松龄童子试的记载,“弱冠应童子试,受知于学使施闰章,文名籍甚”[3],年轻时考试的一帆风顺让他自信了几十年。
(三)伯乐赏识。著名文学家、山东学使施闰章可以算是蒲松龄生命中的一个贵人,对蒲松龄非常欣赏。他对蒲松龄的文章给予了高度赞赏,“首艺空中闻异香, 百年如有神, 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二字之上,直足以维风移俗”[2]是施闰章先生对《蚤起》文的批语,“观书如月,运笔如风,有掉臂游行之乐”[2]是对《一勺之多》文的批语。蒲松龄先生的自信确实来自于他的真才实学。
相似的是小说中叶生也受到伯乐丁乘鹤的赏识,“使即官署,受灯火;时赐钱谷恤其家。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4]主人公遇知己赏识、提拔的经历也与蒲松龄相似。
二、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
蒲松龄早年生活窘迫,当时的生活是“家贫不足自给”,小说中叶生也沦落到了需要官署“时赐钱谷恤其家”、“门户萧条”、“家贫子幼”的地步,这无疑又是作者对照自己的经历描绘的。家贫是造成他中举心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与蒲松龄早年的一帆风顺相对,之后他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失败,这使他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蒲松龄年谱》记载康熙二十六年(1687),先生四十八岁时“应乡试,闱中越幅被黜。友人毕君关情慰藉,感赋词一阕,调寄大圣乐。词云‘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痛痒全无。痴坐经时总是梦,……嗒然垂首归去,何以见江东父老乎?”[1]叶生屡试不第时的精神面貌与蒲松龄极为相似,“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疾若木偶。”[4]叶生嗒丧而归的情节是作者自信受到重挫的重要标志,也与蒲松龄做了半个多世纪的秀才却无法中举的悲惨境遇暗暗契合。这正是作者本人对照自己的境遇临摹刻画的。叶生在这次打击之后郁郁而终的情节暗示了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均落榜对作者自信带来的致命打击,作者只有通过主人公的死亡才能一解他心中对于科举毒害的痛心疾首。
三、中举愿望的另类寄托
作者在自信受到重挫之后找到了宣泄的另类方式,就是通过叶生的鬼魂来帮他完成中举的愿望,文中叶生“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4]。除了主人公中举之外,作者还通过情节设置完成了弟子及自己家族后代及第登科的愿望,正是作者的自信不曾泯灭的表现。先是叶生死后魂魄帮助丁公子金榜题名。“以生平所拟举子业,悉录授读。闱中七题,并无脱漏,中亚魁”[4];后是叶生中举,“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4];最后,丁公子为报答叶生,举荐叶生的儿子第二年入县学成了秀才。“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4]。这三个圆满的结局透露了作者更多的是盼望中举,而不单单是抨击科举对读书人的戕害。他将叶生设置为死亡是为了替他同时也是替自己鸣冤,将叶生的学生和儿子一个设置成金榜题名,一个设置成小小年纪成为秀才,是自己愿望在后代身上能够实现的美好寄托。
对于科举,蒲松龄属意于追求而非抨击,同时代表了他希望后代像他笔下所写的那样科举顺利,使他的愿望得以实现与延续。因而蒲松龄对科举的反抗是不彻底的,他被打击的自信在小说中通过这样三次顺利及第登科的情节虚构得以宣泄与张扬。
四、《聊斋志异》图咏诗对《叶生》篇的解读
清光绪十二年(1886)上海同文书局广百宋斋徐润刊刻的《详注聊斋志异图咏》是《聊斋》插图本中水平最高的版本,也是区别于其他对《聊斋志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配图、赋诗的图咏本。这本《详注聊斋志异图咏》是以青柯亭十六卷本为底本,广百宋斋主人徐润在清光绪十二年请当时的绘画名家每篇各画一图,每图各题一首七绝制作成的。《聊斋志异》的每则故事都图、文、诗并茂,让读者多角度解读、体会作品。其为《叶生》篇所配的图、文、图咏诗令读者对叶生形象的理解进入了更广阔的境界。在《详注聊斋志异图咏》中,《叶生》篇的插图左上角留白处印有篇名“叶生”,篇名左边印有一首七绝诗。现将其摘录如下:
恩深知己慰平生,魂梦相随千里行。
莫道黄钟终毁弃,须知孺子已成名。[5]
这首七绝诗的前两句是对故事主要情节的凝练、概括,叶生的魂魄化作人形随知己千里还乡是故事情节发生的主干:起初叶生遇知己丁乘鹤,他在生活上对叶生处处帮助,在科试时也帮他向学使宣扬,叶生“遂领冠军”。随后乡试他名落孙山,但丁乘鹤读他的文章后却“击节称叹”,甚是欣赏,之后更是对其劝慰并与他相约三年任满带他进京。这样的知遇之恩让叶生甚是感动,死后灵魂与丁公一起回乡,并成为丁公子的老师。在他的辅导下,丁公子陆续考取秀才、进士,之后的一年里叶生也考中了举人并衣锦还乡,之后才有知道自己已死“扑地而灭”的经典情节。后两句是故事的情感内蕴,对故事题旨的总结、升华,“莫道黄钟终毁弃,须知孺子已成名”出自小说原文“君出余绪,遂使孺子成名。然黄钟长弃奈何”[4]。大意是叶生只凭部分才学便使丁乘鹤的儿子成名,自己却埋没于世。丁乘鹤此言颇有悲观、无奈、同情之意,而七绝诗中的感情基调与丁乘鹤的态度则截然相反。“莫道”、“须知”二字表明了后人看待叶生的人生境遇时乐观豁达的态度,这与叶生当时回答丁乘鹤的豁达意蕴不谋而合。叶生对丁乘鹤比喻他是长弃“黄钟”的时候,回答“是殆有命。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愿亦足矣。且士得一人知己,可无憾,何必抛却白纻,乃谓之利市哉。”[4]他的科考自信已被落榜的现实慢慢磨灭,不得不听天由命,能借丁家让天下人知道他半生沦落不是因为才华不济就已心满意足。
《聊斋志异》插图所配的诗大多都是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的复述,同时也加入了题诗者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后人在为这个故事的插图题诗时就采取了这种豁达的态度,这使得全诗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自信的基调,与蒲松龄安排主人公及其弟子、儿子均中举的圆满结局不谋而合。《叶生》不能简单地归类为悲剧,这篇小说表面低沉的情节下却结局圆满。
据《蒲松龄年谱》中《塾师生活与丰富的著述》记载“蒲松龄在此有心创作,至一六七九年(清康熙十八年),他已四十岁,《聊斋志异》一书已大部分完成”[1],而《叶生》又是蒲松龄的前期作品,可推测蒲松龄在创作《叶生》时还不到40岁。此后,他又几次参加乡试,却又屡屡落榜。康熙二十六年,他48岁参加乡试时,因越幅被黜,为此他赋词《大圣乐》“闱中越幅被黜,蒙毕八兄关情慰藉,感而有作”[2],这次落榜给他的自信造成了重大打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科举观念转变。蒲松龄40岁后的10年间对科举依旧积极进取,直到五十岁左右才停止,因此他在创作《叶生》时依旧对科举抱有美好希望和幻想,无处倾吐的他只能借文章吐露自己内心的无力与不甘。
参考文献:
[1] 路大荒. 蒲松龄年谱[M].齐鲁书社,1986.
[2] 盛伟. 蒲松龄全集[M].学林出版社,1998.
[3] 山东省志·诸子名家志[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4] 蒲松龄. 聊斋志异[M].中华书局,2009.
[5] 详注聊斋志异图咏[M].中国书店,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