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探析
2019-10-21吕小敏
吕小敏
摘 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技术和思维模式上的优势,能够利用技术等方面的支撑,全面提升创新创业运行效率和成功率。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依然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依托互联网平台,加强平台和帮扶体系建设,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互联网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传播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新型思路指引和技术支撑,同时也造成创新难度不断提升。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依托互联网技术来解决创新创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是提升创新创业水平的基本要求。
1、“独创空间”运行模式及创新
1.1 “独创空间”运行模式
“独创空间”大学生草根创作定制平台项目,是某校大学生群体为相应国家创新创业理念,基于自身专业技术特征,所创立的新型创业项目。其商业模式是以互联网平台为运行基础,以服装制作与生产为项目运行载体,将大学生服装设计师、手工制作人才、客户和服装品牌商等纳入到统一的平台中,采用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搭建起一体化的“独创空间”运行模式。
1.2 “独创空间”模式创新
“独创空间”模式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创新:首先是利用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支撑,更好的让意向客户参与到服装设计和面料选择等流程中来,有效规避传统网络购物模式中容易买到假货和售后等方面的问题。其次是基于客户的深度参与,能够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并且依托手机APP等渠道进行直接沟通,有效节约中间运行成本。再次是能够基于创新创业平台获取政策和相关部门等方面的支持,减少前期运行风险。
2、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
2.1 理论与实践对应不足
创新创业是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对于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而言,在课程组织、师资水平和实践平台搭建等各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创新创业课程通常是由辅导员或其他教师兼职进行,在专业性有所欠缺,仅依托这些理论教学内容无法对复杂的市场信息进行准确的判断,由此造成创新创业过程中所选择的项目类型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偏差,造成项目的经济效益实现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2.2 大学生群体自身不足
大学生群体在创新创业活动实施中,自身各个方面也面臨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首先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主要是以校园为主,缺乏社会经验和个人阅历,在项目选择方向上存在一定困难。其次是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时,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项目的实施缺乏目的性,在进行过程中对市场风险把控和经营管理中的问题都存在不足,造成活动多是以失败告终[1]。再次是学生在创业活动中容易受到自身思维模式的影响,创新能力不足,形式上千篇一律,与市场现有企业在业务和形式上存在重叠,从而造成竞争力不足。最后是大学生群体对创业风险的应对能力不足,由此造成整体积极性不高。
2.3 大学生群体的互联网理念浅显
对于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而言,将互联网理念应用到创新创业活动中,突破传统经营模式在地域和空间的限制,是取得创业成功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在目前大学生创业群体中,对于互联网技术和理念方面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多是参照现有模式进行操作,创业过程中的创新性不足,由此造成经营模式只是简单的将线下模式搬到线上,对于客户的吸引力不足,在缺乏流量支撑的情形下,将会变成“死店”,最终造成创业活动的失败。同时,在创业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也是创业活动开展初始阶段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由此给创业团队带来较大负担。
2.3 创新创业体系不完善
虽然政府和学校层面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积极出台了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引导大学生群体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但是在实际活动开展中,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政策的落实无法真正到位,或者是出现运行偏差,能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起到的促进作用有限。其次是政策落实与学生现实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学生创业所能够起到的激励作用较为有限。再次是在政策帮扶中对学生创业活动的考核不足,无法及时准确发现创业活动中存在问题并予以纠正,最终造成创业活动的失败。
3、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的途径
3.1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是保障大学生创业活动能够得以优化,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具体完善措施的落实,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将项目选择与学校自身科研优势结合在一起,依托科研项目分解分化新型创业项目。其次是要加强对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培养,通过创业校友原有创业活动的经历,互联网创新模式案例等,引导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创业活动中面临的困难,激发学生创业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并将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活动相互对照,以此提升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再次是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利用网络资源提升网络课程开设的实效性,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创业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减少创业活动中的盲目性,由此不断提升创业水平。
3.2 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能够为学生创设更加贴合实际的环境氛围,在大学生创业活动开展中,通常是基于自身一时的想法和思路入手,虽然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是在市场环境中,类似的或者更加成熟的运营模式已经存在。如果在这方面的认识存在不足,将会直接造成创业活动产生较大风险。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学校层面必须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来搭建虚拟的实践平台,将已经成熟的运营模式或者案例导入到案例库中,从而为学生创业项目的选择和流程推进提供参考。
3.3 构建完善的帮扶体系
对于大学生创业群体而言,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困难不仅体现在项目选择和推进等方面,更体现在资金支撑和风险能力抵抗等方面。因此在创业活动开展中,学校需要建立体系化的帮扶体系,依托学校和当地金融机构的合作,依托互联互保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好资金支持[2]。同时,学校和辅导层面应当加强对创业流程的监控和指导,根据创业实际流程加强指导,以此促进创业项目更快的达到成熟状态,全面提升抗风险能力。对于一些风险较大,经济效益实现困难的项目类型,则应当及时采取积极的措施有效规避风险,促进创业活动整体成功率。
4、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是适应我国自主创新发展要求,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不仅创业活动自身要依赖于一定的互联网技术来是实现,而且在创业教育和帮扶措施落实中,也要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以此才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为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活力提升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茹玉,曲秀琴.高职院校层级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风,2020(15):208.
[2] 汤程桑,杨璐溢.互联网革命下的创新创业与经济范式转变[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5):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