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在线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2019-10-21俞聪妹林维铭

西部论丛 2019年29期
关键词:拐点在线教育混合教学

俞聪妹 林维铭

摘 要: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改革及突破的重要战略决策。2020年的春季在线教育全员、全网、全域推进,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走向在线教育,区域、学校、教师、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思考在线教学的现状及未来对教学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在线教育;在网密码;混合教学;支点;拐点

在线教学在师生情感上、教学时空上、教学管理上、教学体验上、及教学方式上与线下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走向全网教学,学校及教师在体验在线教育供给体系的多样性、多模态、多效能便利的同时,不得不重新审视教育价值、教育方式、教学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构及基于学生未来的师生关系重构。在负重前行中,学校及教师也将迎来融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最好契机及超常规发展难得的机遇。

一、区域在线教育亮点

1.全域统筹,下好全网教育“先手棋”。 开展线上集成教学,实现了学生学习超越时空的交互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接收到形象、立体、直接的知识,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城厢区教育主管部门、教学研究部门在城厢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建立在线教育联合协调工作机制,前置问题诊断,在分析研判中谋划而后动,组织全区学校依托“书香校园智慧阅读”平台开展“中小学在线教学课堂”,开展在线教学专项培训,在在线教育方案制定、教学实施管理、学科统筹推进、过程跟踪指导、专题专项破题、家校协同联动、信息技术支撑、教研转型提质等方面全程统筹,推进在线教育分学段、分阶段、分重点稳步开展。

2.全程管理,打好全网教育“组合拳”。 在线教育管理是全新的领域,需要全情的投入及全程的精细管理,以解决实践中的困难问题。区域及学校在技术支撑、课程设置、备课组织、课堂教学、课后评价、学生管理、教学交流、家校融合“八到位”上下功夫,落实“一校一案”、“一科一策”、“一班一表”管理,搭建校际之间在线教育资源共享、经验共通、难题共克的平台,在网召开“城厢区在线教育教师培训”、“城厢区在线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布置会”、“城厢区中小学校长在线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城厢区初高中毕业班备考工作座谈会”、“城厢区在线教育工作情况通报暨经验交流会”,真正举起在线教育“责任伞”“能量伞”、“保护伞”,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教育不掉线,为在特殊时期的在线教育共建温暖课堂,应对好非常时期的特殊使命,交上教育人的专业答卷。

3.全情指导,举起全网教育“专业伞”。 教研员充分发挥专业队伍优势,专注在线教育研究,优化区域学科资源库,推荐、录制优秀教师教程,启动“城厢名优教师空中课堂”,开展“网络集体备课”“在线听评课”活动,引领全网教学方向,优化在网教学模式,推进线上教学设计指导,分别开设“教师在线答疑”“学生在线答疑”学“家长在线答疑”,及时解答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在全网教学中的困惑形成“多元、自主、网格、快捷”的区域空中教研空中教学指导的模式。校长、教师和学生从最初对在线教育的困顿、质疑,到实际推进过程中的磨合改进,到探索中的反思提升,师生们亲身体验到在线教育的直观、多元、趣味等优势,教学管理视野进一步打开、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改革思路进一步明晰。

二 、区域在线教育痛点

1在线教育困难问题。线上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它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可选择、可回放、可复制的独特优势,但学习过程不可见、教学过程不可控、实时反馈不可行、学习成效不好评的突出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学生家庭条件有限,全网教学的信息支撑及互联网的终端硬件要素无法保障,学生端设备准备不足,学生自主、自学、自律能力不高直接导致疫情下的在线教育远没有达到完美的状态。在线教育实践中困难、问题在所难免,主要体现在:

区域层面:校际之间发展失衡、城乡之间差距拉大、在线教育研究不深、在线教育突破有限。

学校层面:在线教育准备不足、问题导向意识偏低、跟進评价机制不全、校本教研主题缺失。

教师层面:在线教育理念不新、在线教育视野受限、应对在线教学能力不足、高效协同办法不多。

学生层面:学习内驱力不足、过程自制力不高、自主学习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够。

2.在线教育问题归因。 除客观因素外,在线教育折射出的问题原因有5点:①教学管理视角受限: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对在线教育并未真正重视,较少使用在线教育的课程资源。突如其来的全网教学管理的学习者的视角、研究者的状态、合作者的视野、管理者的思维相对缺失;②教学核心产生偏离: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教学,教学主体都是学生。线上教学过多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无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灌输知识的多,建构支架的少;教教材的多,用教材教的少;教书本知识点的多,教课外的知识及阅读少,缺乏以教定教的在线教育教学研究的视角,为深度而教、为能力而教、为未来而教的课上课下结合、课内课外结合、知识点与知识面结合、知识建构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成为稀缺品;③深度协同未能达成:校际管理差距、教师素养差距、学生能力差距、家校共育差距是绕不过的事实,在全网教学中,校际之间、城乡之间、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通道为能真正打开,单师作战、单校作战、单科作战、单生作战还常态存在。④教师在线教育能力不足。线上教学与实际教学存在巨大差异,教师立足学情评估、教学管理、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立足线上全新课堂教学行走方式相对单一固化,在教学中未能突出引领性、建构性、指向性,指导学生以探索式、项目化、主题化、研讨化的学习偏少或缺失。对如何提高学生在线学习内驱力、自制力、学习力、研究力研究还很不够。

三、 区域在线教育支点

在线教育变的是形态与形式,不变的是对优秀教育教学质量的追求和实现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终极的课程目标,在线教育要以基于学情、为了学生、发展学力为支点,撬动线下教学变革,实现从在线教育从“有没有”到“能不能”、“好不好”突破。

1、区域层面的坚守

发展在线教育,教学应用是目的,管理服务是保证。区域要从教学管理走向教学领导,在推进在线教育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精准化、长效化上做好经验总结及改进建议,在线上教育的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适切性上真实践、真研究、真提升。区域要在线教育专业指导、模式选用,平台选择、混合教学实践上广学、精修、深耕,在网探索跨区域、跨学校、跨班级、跨学科的“共享教师”“共享课程”,进一步拓展资源使用的广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普惠,补齐农村学校在线教育短板,促进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2、学校层面的坚守

学校要在聚焦推进人工智能时代教学方式变革的新策略上谋动,建立研究团队,确立行动方案,“开展互联网+教学”技能培训,遵循“全员发动、统筹推进、名优带动、在线微课、资源推送、导学先行、自我检测、答疑跟进、轻负高效、以学定教”的在线教育总体思路,创新弹性管理,搭建科任教师—班主任—学生—家长—备课组长—学习小组长在线教育管理反馈网络,推进各班建构以4-6人小组的网络管理及班级文化;坚持调整出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提供优质、高效的线上学习资源、精准学科课程分析、诊断评估学习质量、做好学习支持服务,聚焦全网及混合教学高效推进。

3、教研层面的坚守

在线教育在共策、共建、共享中才能共生,要着眼空中教研内容主题化、教研活动项目化、教研平台信息化、教研开展系统化为抓手,创新工作机制,丰富教研内涵,积极推进在线教育科学推进,从单兵作战走向优势互补。在全师参与的前提下,分工合作,突出“参与性+展示型+效能感”教师在线教育教师合作方式,在媒体素材、教学课件、导学案、作业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等精心研究、选择及推送线上优秀资源,推选优秀教师以录播或直播方式开展线上共享课程,坚持课程资源的统一供给、作业的统一设计、教学评价的统一管理、学生居家学习的教学管理“四统一”,开展基于提升学生“吸收内化”“主动参与”的主题研究,在发展、优化、引领混合教学上下功夫,更新教师教学时空观念、引领学生无边界的立体学习,从知识学习、知识的运用到流程时间与空间再造,提升在线教育效果,思考当下乃至今后的在线教育发展的命题。

4、教师层面的坚守

与线下学习相比,居家学习在教学时空上、师生情感上、教学体验上、教学管理上及教学方式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在线教学”不是“线下教学”的线上化,“在线教学”在教学结构的搭建、教学内容的组织、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持续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點,教师要读懂在网密码,修炼在线教育自我专业力发力,教师要优化在线教育行走方式,回应时代命题,缩短说和做的距离,把经验交给前方,反思过去尽责当下,主动提升信息化素养,打出教师自身的“品牌标志”,从以教定教走向以学定教。

四、区域在线教育拐点

教育是实践的哲学,教学研究部门、学校、教师要主动回应时代的需要,发挥教学研究人员、名优教师、学科中心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作用,讨论教学方案,立足真实教育场景和学生现状扎实研究,根植教学实践,聚焦在线教育调整、调适、调控再升级,促进教学团队深度研究,研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坚守学生立场,倾力学情调控,提升疫后教学复原力。

互联网时代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变革。受疫情的影响,在线教育从可选项成为必选项。直播课互动的启发,也让教师思考如何增强师生互动时有了新方向和新起点,强化了师生的在线教育认知。在线教育不再是短期的行为,更可能演化为教育组织、师生个体的习惯,并制度化为新型的教学模式,推进传统学校的转型发展。在线课堂为未来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教师角色也将实现根本性转向,复课后教师教学要重塑教育流程,从“教的专家”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设计者和引导者",从“专业训练的指导者变为“学生人生发展的向导”,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材施教,进一步优化教育生态。

随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线上课程资源质量将不断提升,人们主动选择在线教育的意愿将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将优化传统教学模式,开学复课是一场关乎教育,更关乎生命的挑战,疫后校园必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和教研关系,从直播室到一人一座的教室,“疫后”课堂更加需要动态生成及有温度、有效度的行动式学习。行走在良性变革之路上,混合教育应该是我们不二的选择,谁能领先一步,谁就领先一个时代。

参考文献

[1] 何加林.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

[2] 樊志华.自主探究学习丛书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7

[3] 邢改萍.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中卷1)[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01

[4] 王伟鸣.教育质量自主监测[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03

[5] 贾秀险.英美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5

猜你喜欢

拐点在线教育混合教学
拐点
《廉洁拐点》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高级食品化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提高机械原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移动环境下高职金融课程混合教学的研究
慕课中美应用差异的四大原因分析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混合教学”在开放大学教育模式中应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