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博物馆展览中的交互艺术对儿童能力培养的影响

2019-10-21陈镜如刘亚平

锦绣·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儿童教育

陈镜如 刘亚平

摘 要: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对数字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媒体技术资源探索新型教育方式,已成为当今社会教科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以及全面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教学内容也是家长和老师关注的重心。文章以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为例,结合科技趋势、人文心理、艺术美学等领域知识,旨在探讨博物馆展览中的交互艺术对儿童能力培养产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交互艺术;儿童教育;科学与艺术

由于 “心物合一”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儿童是同时运用理智与情感或者主要通过情感看待世界的,因此在儿童成长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采用适应儿童认知模式(即以科学与艺术整合学习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必要,开启将科学的内聚思维与艺术的发散思维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展基于传统课堂更具特色的教学活动,将逐渐为未来教育转型发展开辟可行道路。

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兴艺术产物,交互艺术几乎兼具科学与艺术求真求美的特性。它为参观者打造独特沉浸式体验空间的同时,引导其进行个性化观看进而做出专属自己的个人感受。交互艺术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可见若将此种艺术形式应用在儿童教育上,其可达到的教学效果不容小觑。

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坐落在新加坡金沙海滨湾的艺术科学博物馆(世界上第一座将科学与艺术融合一体的博物馆),分析概述它是如何将艺术与科学融为一体从而打造充满乐趣和探索的世界,如何利用交互藝术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尽情发挥自身创造能力的。

1 通感交互——多感官联动,促进儿童创造力提升

对于大多数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的儿童来讲,与其被动倾听仅仅接受单感官通道刺激,采用“做中学”的模式调动多感官在儿童教学过程中或许更为适合。而恰恰交互艺术最具魅力的一点就体现在,其着重强调产品与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参与者必须加入到艺术作品的“创作”当中。

艺术科学博物馆中的未来场馆挑选了15件以数码装置为特色,通过自然、城市、公园和空间四个主题展示艺术、科学和教育作品。在“自然”主题展览中,参与者可以穿梭在由算法生成的数字动植物世界,沉浸在充满蝴蝶和花的数字世界当中,参与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感受到生命内在循环以及四季更替变换。通过“看”调动其他感官的知觉,交互艺术通过本身具有的通感特性,使参与者在与产品发生互动过程中将知、情、意、行统一起来,多感官的联动致使原有的认知结构被打破,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观念得以重塑。

2 人人交互——知识与快乐共享,促进儿童情感和自我的表达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情感需求,当孩子们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达时,即在创造自我,认识自我。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技术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当传统教育无法实现所有的教学目的时,利用其他媒介也能产生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共享知识和快乐的教学效果。

在“连接-火车块”这个互动艺术作品中,互相不认识的小朋友汇聚在一起,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和他人交流沟通,最后根据既定的建造方案,利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木块设计共同的交通网络,奇形怪状的交通工具和千姿百态的房屋组合一起,打造形成别具一格的城市景观。此交互作品不仅满足了儿童的审美需求,将喜欢的玩具当成可以对话的个体、组建奇幻世界的工具,而且在搭建属于自己交通网络过程中培养了儿童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化体验——做中学看中悟,培养儿童共情能力

交互艺术是新奇的,美妙的,通俗易懂的。儿童在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不会感受到类似于传统艺术展览的“枯燥深奥”。打破别动单一的欣赏方式,在这个交互空间里所有一切的艺术呈现都会根据欣赏者的行为、动作而产生变化。因为有良好的反馈机制,所以参与者在参与过程中会倾注自我情感,进而获得个性、独一无二的互动反馈。

在未来场馆中的“小镇”单元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给汽车、建筑物和宇宙飞船等物体上色和画画,当二维图纸通过特殊装置投射进入到大屏幕中虚拟的小镇时,他们会变成动画并四处移动。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到绘画涂色的行列当中,虚拟小镇因为参与者的不断增多而逐渐丰盈起来。即使人们原先并不相识,但因为自己画的物体聚在一起,小小的世界开始变大。儿童通过人与机器的交互进而与他人互动,从做中学从看中悟,简单快速了解与陌生伙伴相处的方法,以及表达自我情绪的方式。神奇的交互装置让儿童流连忘返,寓教于乐帮助儿童加深对作品的学习和理解这是交互艺术的独特魅力。

传统教育活动有很多种,如纸上绘画、搭建乐高积木、欣赏动植物园,这些教育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虽然都可以刺激儿童心智发展,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与世界的连接,但这些创造多是基于平面抑或是过于真实。如果有一种形式可以把想象变成现实,相信这样的新媒体艺术将会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交互艺术就是这样一种全新的方式让简单的创造变得立体,让儿童置身于创作者以及自己构造的空间环境当中,收获参与传统教育活动之后不一样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张莹.论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9,32(4):108-110

[2]陈晓芳.促进儿童科学与艺术的整合教育[J].人民教育,2019,(12):49-51

[3]邓海虹.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探析[J].艺术广角,2019,6:273-274

[4]陈庆修.科学与艺术谁也离不开谁[N].学习时报,2019-8-28(6)

[5]孙秀丽,高西美.数字时代艺术博物馆展示的交互设计[J].美术观察,2019,8(288):80-81

[6]王瑶.浅论儿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以老牛儿童探索馆为例[N].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8

[7]江牧,陈雪,张凯.基于通感的当代创意编程设计的运用与影响[J].包装工程,2018,39(6):5-9

作者简介:

陈镜如(1998—),女,重庆人,本科,汉族,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16级物联网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

通讯作者:刘亚平(1992—),男,助教,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环境哲学.

猜你喜欢

儿童教育
乐听“蛙声”一片
新形势下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背景研究
加强博物馆软件建设提高博物馆儿童教育水平
浅谈动画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卢梭自然教育观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迪
关于低学龄儿童教育的思考
关于乐高机器人在儿童教育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关于乐高机器人在儿童教育中应用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