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能力、微观能动主体与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

2019-10-21任小艳傅佩缮

党政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动态能力组织力领导干部

任小艳 傅佩缮

〔摘要〕在急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只有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才能巩固党的基层执政根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不但依赖于政治组织力,还有赖于管理组织力的提升。动态能力为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提供了一个分析视角。本文分析了基层党组织提升动态能力的关键要素,阐释了领导干部作为动态能力微观主体在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具有指导性的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框架。

〔关键词〕组织力;动态能力;运行能力;领导干部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9)05-0034-08

当今社会,社会秩序不断调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需求层次不断升级,这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新时代,给党组织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激烈竞争和具有挑战性的复杂环境下,有的地方党组织建设卓有成效,成为全国典型,而有的地方党组织则处于虚化、弱化、边缘化等涣散状态。这说明,仅仅通过党的思想教育、制度建设等政治“软”指标的提升还不够,因为在急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党组织的核心能力(静态能力),即政治属性和制度依赖,往往使党组织陷入“惯性陷阱”或“核心能力刚性”的不利局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党组织在同样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导致不同的工作效果?实际上党组织的良性运行不仅依赖于起根本性作用、处于静态的政治组织力,还有赖于从管理层面打造良好的动态能力,形成管理组织力。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资源的高效有序配置,使党组织能量不致静置耗散,从而增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那么,动态能力如何调整和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在这个过程中,党员干部作为微观能动主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以实现党的组织力提升的?本文旨在回答上述问题,在以下方面进行探讨:(1)从管理学角度阐释动态能力的含义;(2)解释领导干部作为微观能动主体在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中的作用;(3)构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框架,分析动态能力如何调整和提升党组织的运行能力。

一、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可行性

动态能力是战略管理领域使用的一个重要词汇,是相对于组织的核心能力(也称静态能力)而言的一个概念。在超竞争环境下,随着组织核心能力理论的快速发展,核心能力的一些局限性,即核心刚性的问题浮现出来,它使组织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核心刚性来自于核心能力的惯性,当组织经过多年的资源与能力的整合积累形成核心能力时,它可能会不自主地排斥组织其他的能力,从而阻碍组织的发展。导致超竞争环境中组织核心能力的矛盾出现了,一方面组织核心能力是组织竞争优势的源泉,另一方面组织原有的核心能力有可能成为阻碍组织发展的一个包袱。为了打破静态的能力理论研究局限,20世纪90年代,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理论得到了发展和重视。在继承和发展资源基础理论的基础上,1994年提斯等人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随着外部环境动态性特征的日益增强而获得了学术界愈来愈多的关注。

动态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许多不同的提法,都围绕“动态环境中组织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组织怎样才能获取持久竞争优势”这一核心内容对动态能力进行界定,代表性观点有以下几种。提斯等(Teece & Pisano,1994)提出,动态能力是“组织整合、建立以及重构组织内外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1〕。艾森哈特(Eisenhardt)和马丁(Martin)2000年提出动态能力是“组织通过获取、释放、整合或重置自己的资源来应对环境的变化,或凭借战略惯例不断更新资源配置,以满足环境变化的需要”〔2〕。左罗和温特(Zollo & Winter,2002)提出动态能力是“一种稳定的集体活动的学习模式”,“能使组织通过系统创造或调整运行规则来提升组织自身效率”〔3〕。温特(Winter)于2003年继续提出“动态能力是组织拓展、调整或创造常规能力的能力,是一种创造能力的能力”〔4〕。

以上定义虽然“各位学者的角度不同,但环境的动态性是动态能力概念的出发点”。组织中的“变革、学习、创新成为应对环境变化的基础”,认为组织“只有通过动态能力的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5〕。与静态能力(组织目标、价值观和信仰)核心要素相比,动态能力理论在资源基础观的基础上添加了环境变化维度,打破某个时间点的竞争优势,关注动态的环境内如何保持组织长期的发展和竞争优势。关于动态能力观与静态能力观的比较,如图1所示:

由此可见,“动态能力”一词是强调了组织为了应对外部环境变动而拥有的自身更新的能力,适应环境动态性与一般能力动态调整是动态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前者自身能力被改变的动力,后者是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组织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同时,也反映了组织在既定路径上和现有社会地位下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的能力。实际上,这就将除政治组织力之外的管理组织力纳入组织能力提升的视域。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新时代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明确指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6〕这个论述深刻反映了党面临执政环境的复杂性和执政本领的不足。然而,“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7〕那么,党的建设如何才能在新的形势下找到立足点,并焕发新的活力,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根本上说,新时代下的基层建设,如何不忘初心、坚持宗旨,在继承党建有效模式基礎上,既能符合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又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党的长期执政。这是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在这个原则下,围绕基层社会治理与党建互动关系,对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工作方式、党员干部微观主体作用等,进行深入的反思和调整。

兴起于战略管理领域的动态能力理论为研究组织力提升提供了新的视角。当今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的社会,市场机制几乎将所有领域纳入到一个共通的竞争环境中,这是任何组织不得不承认并面对的客观事实,政党组织也不例外。党的十九大提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基层社会是最复杂的,社会环境变化最快,民众诉求和利益纷争是最多的。仅靠党组织内部资源优势是不够的,还需要拥有特殊的能力来更好地整合利用内外部资源。所谓资源指的是党组织拥有和控制的一组可用因素,由党组织通过广泛利用其他社会资本和技术、专门知识、信息系统和管理者与群众间的信任的耦合机制来进行配置。在面临环境的革命性变化时,就需要保持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的适应性调整。“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是依据党所处的内外环境和党的任务来决定的,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环境变化,工作条件改变,党提出了新的政治任务,那么,党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也必须有所改变;否则,旧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就要障碍我们党的工作内容的发展与政治任务的执行。我们党之所以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就是我们不仅在思想上、政治上从来不受任何死的公式所束缚,而且从来不把党的组织形式以至任何组织形式,看成是不可改变的公式,我们能够根据中国革命斗争发展的具体条件和新的政治任务以及我们组织上积累起来的新的经验,来改造我们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8〕因此,动态能力关注环境变化下的组织规划、资源重构与能力调整,党组织需要巨大的内部结构性柔性和外部组织结构变革来对现有组织形式、运行机制进行创新和重构。所以,研究基层党的组织力提升,从发挥竞争优势的政党战略地位角度,导入动态能力概念,可以建立一种重新理解党组织如何获得执政优势的战略范式,从而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效性提供了可能性方案。

二、微观能动主体在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中的作用

《党章》第三十二条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为,大部分党组织在基层,最接近社会生活和基层群众,而基层领导干部是连接国家和民众的中间渠道,因此,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的源泉在于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它影响到党组织战略决策和组织功能的发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落实,关系到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因而是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从政治素质上看,基层领导干部应该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尊崇党章,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是作为党的干部的首要的政治能力。但保证党组织组织力的发挥还要注重培养基层领导干部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这是保证党组织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因此,从基层党组织领导者视角分析党组织组织力提升,有助于全面理解组织力的系统性和党执政优势的根源所在,更加重视提升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

从动态能力角度看,组织中的微观能动主体的作用力主要体现在领导干部在组织力提升中的作用。组织力包括组织力的方向和组织能量。对于党组织而言,组织力的方向是党组织的奋斗目标,而党组织“组织力输出和发生作用的方向性,其背后的深层动力即是组织能量”。其能量大体来源于“组织的主体性”“组织成员的能动性”和“组织内部各种要素的互动”,“而肯定人是组织的主体性,则是承认组织能量的根本原因。而恰恰是因为人的主体性,导致组织必须产生相关的体制来进行管理”〔9〕。因此,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就在于在动态中通过协调党组织中实现目标的各种力量,不断坚持党组织正确方向,从而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在实现党组织目标中的各种能量和力量要素中,领导干部是最重要的力量之源。领导干部正是通过微观主体的“个人力”的发挥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个人力”是党组织中个体应对组织和社会的微观和宏观环境的产物,既有因实现个体目标和价值选择而形成的个人主动表现,有又因适应党组织和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被动反应,是主观之于客观而产生的共同体。在应对动态的环境中,领导干部微观主体的“个人力”更多体现在个体如何增强外部环境反应能力来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其作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中体现出来:

第一,在社会复杂因素交织的动态环境中及时获取各类信息。面对社会转型、利益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党组织生存的环境发生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化。党组织只有不断适应社会环境,才能实现党的奋斗目标。领导干部处于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位置,掌控党组织的内部运作,同时也是沟通外部环境(各类事件、基层治理、人民群众)信息的通道。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下,应保持对外界环境的敏锐感知。根据信息理论,党组织在解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过程中,需要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以减少不确定性并付诸行动以取得好的结果。而各基层党组织领导者有能力全面有效地收集和处理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通过党组织内外部社会网络进行资源重构和策略调整。因为与普通党员相比,领导干部在组织外界有更丰富的社会网络,在组织内部拥有政治权力,具有领导和动员组织资源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因此,相对于其下属而言,他们拥有的社会网络规模更大,能够控制、获取和处理信息和知识更多。根据社会网络理论,由于领导干部在网络结构中的位置而获取更多资源和信息。领导干部处于社会网络的中心,拥有更多社会资本,可以促成更多的合作者行为并带来资源。因此,他们是获取和分析信息的重要主体。这正是动态能力在微观主体层面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的表现。

第二,根据基层社会变化整合资源进行党组织运行机制的创新。领导干部资源整合和工作创新能力是解释党组织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0〕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获取信息并做出正确决策固然重要,基于外部环境变化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也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领导干部处于各级党组织的顶层,有权决定党组织资源的配置和重构,有能力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因为,领导干部丰富的社会关系有助于获得物质的、信息的和情感的支持,从而有助于基层党建的开展,在中国的人情社会条件下更是如此。他们的战略思维和规划能力是解释组织力的重要因素,这决定了领导干部的战略决策和改革创新能力。因此,決策领导干部要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根据环境变化充分利用资源和提升党组织运行能力,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党建运行方式的创新,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发展新局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发展,将对重构党组织组织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在落实各项工作部署中增强学习本领。增强学习本领是克服本领恐慌和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党组织组织力的关键所在。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个新论断: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一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光辉历程和伟大实践的一条重要经验总结,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一个重要关键所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要增强学习本领”这一党的建设新要求,并把“增强学习本领”放在增强执政本领的第一位,主张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这是因为学习是影响领导干部动态能力生成的重要内部因素,也是维持和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的最基本的维度和方向。只有增强学习本领,才能加强政治领导,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把握时代性和规律性,才能做到改革创新,才能推动科学发展,才能做好群众工作、做好任务落实和驾驭风险,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因此,增强学习本领是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影响因素中的关键一招。加强领导干部学习包括两个过程:相对被动的经验积累过程、相对自主的认知学习过程。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下后者更为重要。党组织内部的学习机制如“干中学”“用中学”等都会促进领导干部自身能力的形成与提升,通过学习新知识、将其应用到组织设计中并将其制度化,从而能更好地提升组织力。

三、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模型

从管理的角度看,党组织组织力可以分为运行能力和动态能力两方面。运行能力对党组织运行机制而言,指党组织执行党的路线方针、落实党的规章制度、在党群良性互动中保持政治声誉以维持党组织领导地位的能力,更多地表现为整体协调和服务能力。动态能力则关注“随机应变”,强调主动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而调整、创新、提升党组织运行能力。组织力提升体现了党组织发挥动态能力调整其运行能力的过程和党组织已提升的运行能力的结果。已调整的运行能力是指已经根据外部环境的需要成功调整的、适应新环境的运行能力。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已調整的运行能力将会使党组织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密切党群关系。党组织从运行能力到已调整的运行能力是动态能力发挥调整功能的结果。

组织力的提升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们用一个周期五个过程来说明(见图2)。初始阶段是党组织在环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所变现出的组织运行能力,这一阶段党和政府高度融合,通过党建体制的构造确保党的组织统一和政令统一,也就是保持了党组织对内和对外的组织平衡。当外界环境(实体的、生物质和社会的物质、要素和力量等因素)发生变化,需要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相应做出改变时,就进入了党组织动态能力调整运行能力的三个阶段,即感知社会变化阶段,根据动态变化的环境重新进行党组织目标定位和战略决策阶段,根据目标定位和决策规划进行组织运行机制和调整能力的阶段。党组织的动态能力顺利完成调整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后才进入提高运行能力阶段。只有当党组织完成一个周期的组织能力提升过程,党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方能适应新的环境,从而才能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服务功能。

组织力的提升与领导干部的微观主体工作密不可分。相应地,领导干部的工作提升也由一个周期五个阶段组成(如上图2所示):在没有发生外在变化的时期,领导干部的主要工作是领导党组织的日常工作,也就是第一阶段的正常运行阶段;领导干部在开展正常工作过程中同时保持对外在环境的敏感性,密切关注社会变化,并及时收集相关信息以咨决策,这是第二阶段的洞察变化阶段;当领导干部已确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或即将发生变化,则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做出规划决策,这是第三阶段机制创新阶段;领导干部将做出的战略规划付诸行动和实施,并对过程进行贯彻落实,这是第四阶段;当完成前面四个阶段后,党组织适应了新环境变化,党组织在领导干部主持下良性运行,发挥组织效能,这是第五阶段。

通过以上环节,党组织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维持了具有复杂特征的某种动态平衡:一方面是党组织内部的平衡,党组织内部的微观主体自身和个体间在相互努力、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实现了整体上的数量和质量上的提升,维持了党组织相对稳定状态。另一方面,组织在对外部社会环境的信息索取、消化和反馈机制上实现了动态平衡。对内和对外两种平衡的实现,党组织的社会功能才得以发挥,组织力的意义也得以凸显,不断调整决定组织力能量的方向,使得组织力的能量全部释放在党组织目标上来。

由于外部环境变化的无限性和人的认知的有限性,组织力的提升必然是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期不断地螺旋前进、永无止境的过程。因此,党组织需要不断地进行组织结构和组织运行机制的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且,任何领导干部由于能力和态度差异,不可能在动态能力的各个方面都做得尽善尽美,所以只要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就会有修正提升组织力的空间。由此可见,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在完成一个提升周期后并没有完全结束,而是需要不断地根据环境变化进入到另一个组织力提升周期。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地调整运行,党组织才能提升领导力和凝聚力,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长期执政。

四、结论、启示与意义

学术界对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研究刚刚开始,而强调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开拓了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的研究视野,然而,目前对党组织组织力如何提升却没有清晰而完整的分析框架,对动态能力概念的定义尚没有形成统一定论。因而,本文试图通过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推导,澄清动态能力的本质,明确动态能力的关键要素,阐释领导干部微观主体在组织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并构建组织力提升框架。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党组织组织力是政治组织力和管理组织力的统称。而保持政治组织力的优势依赖于管理组织力,管理组织力的提升是增强政治组织力的有力保障。因此,从管理学角度看,组织力可分为运行能力和动态能力两种。动态能力指党组织整合、构建、配置内外部社会资源以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主要强调三个方面:强调党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动性的感知能力;强调党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做出正确的战略规划或调整;强调与时俱进地重构和提升党组织运行能力。第二,党组织的组织力需要凝结组织中的所有个体的“个人力”,凝结的过程就是组织力提升的过程。动态能力的微观主体是领导干部,他们是党的事业的骨干,负责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对基层党组织运行具有领导权和决策权,是组织中“个人力”的承载者。因此,领导干部要保持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如关注社会环境、科技发展、关注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当问题出现,就要及时做出决策,并通过政治资源调整与执政能力提升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第三,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包含组织动态调整运行能力的过程和党组织已获得调整组织结构和工作方针的结果,由于环境变动的持续性和人的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将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一方面,“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另一方面,我们正处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11〕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党组织只有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不断提高组织力,才能抓住机遇、不断调整,承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目前,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这也体现了党组织组织力的整体提升。

结合本研究结论,基层党组织在实施组织力提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组织力的提升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設指明了方向,是环境快速变化条件下,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的重要举措,应该受到各基层党组织的高度重视。第二,领导干部作为党组织的微观能动主体,对组织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重视领导干部的核心工作。为了保持对外部世界的敏感性,党组织需要建立并完善信息获取途径,并对有利或不利信息进行归类分析。为了根据外部变化收集的信息做出正确的战略判断,党组织需要加强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为了能按照党的奋斗目标进行党建工作创新,党组织需要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提升党组织运行能力。第三,组织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现代社会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依赖越来越强,领导干部之间的凝聚力相当重要,只有领导干部戮力同心、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才能提高党组织的工作效能,实现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

总之,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研究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问题,将环境的动态性和党组织的变革与创新统一起来,重视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有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确保党的政策方针路线落到实处,保持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保证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

〔参考文献〕

〔1〕Teece D. J, Pisano G. 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enterprises: an introduction〔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4,3 ( 3 ) :537-556.

〔2〕Eisenhardt K.M.& Martin J.A.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 21) : 1105-1121.

〔3〕Zollo M. & Winter S.G.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3) : 339.

〔4〕Winter S·G. 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October Special Issue ( 24 ) : 991.

〔5〕赵顺龙.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103.

〔6〕〔7〕〔10〕〔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8〕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16-317.

〔9〕沈伟鹏.管理哲学视域下“个人力”与“组织力”的关系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63.

【责任编辑:刘彦武】

猜你喜欢

动态能力组织力领导干部
抓“四力”提升油企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如何提升二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基层党组织如何提升组织力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新常态下的动态能力战略理论的价值和企业实践研究
基于战略视角的小米科技动态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