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政治逻辑

2019-10-21李桂秋

党政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全面从严治党

李桂秋

〔摘要〕组织力是政党组织的基本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团结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弱化问题的深刻回应是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政治目的;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政治机遇;内外兼修,提升党组织自身组织力与组织群众的能力是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政治理路。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全面从严治党;乡村振兴;政治逻辑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9)05-0042-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1〕。这是新形势下党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基层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的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就是靠着一个个基层组织才逐步发展壮大,从而取得今天的建设成就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会议上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2〕而组织力是党组织的生命力,正如列宁所说:“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3〕毛泽东在《组织起来》这篇讲话中也指出:“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一切老百姓的力量、一切部队机关学校的力量、一切男女老少的全劳动力半劳动力,只要是可能的,就要毫无例外地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劳动大军。”〔4〕所以,对于党组织而言,组织力是其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何谓组织力?组织力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效组织自身的能力,即教育、管理、监督、凝聚党员,使党组织团结有力,以实现党组織的目标和任务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组织群众的能力,即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以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团结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强弱关系着我国社会最大的社会阶层——农民阶层的稳定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一、组织特性:党组织组织力的理论透析

(一)组织力是政党组织的基本能力

政党本身是一种政治组织,是以实现某种特定政治目标为目的的政治组织,所以除了具有一般的组织特性外,还具有政党所独有的组织属性。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作为阶级先进队伍的政党组织,其自从成立伊始就具有高度的组织性,这种高度的组织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组织严密、团结统一。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无产阶级“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 〔5〕在共产党内部,以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的组织纪律和组织规矩,对党员及其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使党组织内部有序、统一,高度组织化的管理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保证了党组织功能的最大发挥。二是外部以健全的组织体系组织本阶级和整个社会。共产党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有一套健全的组织体系,党通过并依靠这些基层组织,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组织本阶级和整个社会力量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进行政治统治。“共产党基层组织不只是一种外生的领导力量,而且还需要将其组织体系内化到阶级队伍和社会机构中,使党的组织成为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的组织形式,以实现政党组织与社会空前的结合。”〔6〕共产党高度的组织性使党团结有力,这正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大优势。我们革命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强大的组织能力。“具有超强的组织力,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和最大的软实力,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7〕

(二)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政治意义

我们党通过基层党组织来组织本阶级和整个社会,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负有组织农民的重要任务,而农民是当前社会的最大阶层,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之伟大梦想的重要依靠力量,所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政治目的就在于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助力实现伟大梦想。

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将农民的经济、社会生活全部整合到集体经济组织中,党组织在集体经济组织中处于领导地位,掌握着农村的全部资源的分配权,农民个体完全被笼罩在集体组织之下。在这种制度设计中,基层党组织对个体的影响力,不仅来自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合法性,也源于日常管理的权威。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和地位达到空前的程度。其工作方式也从“政治动员”和“政治领导”发展到“政治掌控”。〔8〕在党组织对农民与农村社会事务全面掌控的时代,使党组织获得了较强的组织能力,也因此在党的领导下,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直接协调下,广大农民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使农民摆脱了公社组织的束缚而成为了原子化个体,党组织直接掌握的资源逐渐减少,对农民的组织日益减弱,党组织与农民之间利益关联度降低。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就业方式和利益实现路径多样化,农民对党组织的依附性愈加衰微,党组织与农民的关系逐步疏离,而党组织自身的软弱涣散及群众工作能力的不足也进一步导致了组织力的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广大农民的齐心协力,中国梦的实现更不能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9〕“人民”当然少不了广大农民。因此,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能够为党谋求更加广泛的政治支持,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

二、政治目的: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弱化问题的深刻回应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应顺应农村社会变化而实现自身转型,更充分地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但实践证明,其转型滞后于农村社会发展,以至于其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在组织力方面更有弱化倾向。

(一)利益表达与聚合能力弱化

政党是连接民众和公共权力之间的桥梁,民众的利益诉求通过政党加以整合,然后输送到公共权力部门中,并在公共政策中体现出来。所以,政党的首要功能就是利益表达功能。而利益是人们一切行为和活动的出发点。在现实生活中,不管人们从事经济活动还是政治活动,满足自身利益需要都是该行为的内在动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对着农民的利益分化与冲突,如何更好地协调与聚合农民的利益将是党组织获得农民信任的基础和前提。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生产、统一分配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农民利益实现与党组织直接相关,党组织就是农民利益的代表。而改革开放后,尤其是税费改革以來,村财政空壳化,使党组织无力回应农民的利益诉求。而且,农村税费的取消,使党员干部原本通过征税与农民接触,了解农民需求,并为完成税费征缴任务而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的机会减少。此外,在压力型体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把大量精力用在了完成上级考核指标上,而对农民的利益诉求回应不足,由此加剧了农民与党组织之间的离心感。

(二)组织领导能力弱化

“基层党组织是党直接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自觉地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组织和动员群众为实现党的政治主张而奋斗是其首要功能。”〔10〕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负有组织农民进行农村社会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领导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领导干部的能力与水平;二是一定的经费支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脱离农村涌入城市,尤其是农村中文化程度较高、有思想有见识的青壮年劳动力以及农村社会精英流失严重,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人才荒”,导致无能人可选,党组织后备干部储备不足,出现党员干部老龄化、后继乏力现象。而降低标准选拔农村干部也同时降低了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还有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家族化、黑恶化现象,对党组织形象造成了极大破坏。自税费改革实施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原本依靠向农民征税等方式从农村汲取财政资源的渠道被切断,其日常工作经费主要依赖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而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一些农村集体经济不景气,集体经济收入匮乏。没有财政来源和集体经济收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就没有充足的财物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处于“无法作为”的尴尬境地。此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收入多元化,土地不再是农民唯一收入来源,农民对党组织依懒性降低,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无法有效将农民组织起来,领导农民达成一致的集体行动,在农村建设和发展中显得匮乏无力。

(三)思想凝聚能力弱化

思想上的认同是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重要因素。“意识形态是合法性最基础的部分,它不仅为政治体系的存在提供合理性解释,而且能培育社会成员的认同感,并激发社会成员为这种‘合理的社会奋斗。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种核心的社会价值支撑,那么这个社会便没有奋斗的方向,社会发展便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社会道德将会沦丧,主导意识形态是执政者的首要目标。”〔11〕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通信、传媒的日益发达,各种思想渗入农村,对农村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尤其是“市场经济这一最为细密有力的现代性武器以最快的速度摧毁着农村传统的价值与观念”〔12〕。人们对金钱的热切追求淡化了人情往来,对个人利益的关注淡化了对集体的依恋和认同。而且,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人口外流加速,血缘地缘关系淡漠,传统的宗族、家族观念淡化,使农民日益原子化,其价值认同也日益复杂化。同时,基层党组织在意识形态的宣传上有效性不足,导致意识形态吸引力不够,甚至在有些农村地区宗教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远远超过了党组织,党组织在农村思想价值领域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四)党组织软弱涣散现象突出

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处于半瘫痪状态,组织生活走形式,党组织正常活动难以开展。对党员疏于教育、管理,缺少关怀。党员大会很少召开,党员与普通群众无区别,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彰显。党组织内无凝聚力,外缺乏威望。党组织工作也面临弱化、虚化、边缘化的困境。有的党组织只重业务工作,轻视党建工作;有的党组织缺乏经费支撑,无法正常开展活动,久而久之对开展党建活动失去了热情。有的党组织在落实党建工作中走过场、重形式而无实际内容,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党建工作被边缘化主要表现在,农村党务工作空转,党建工作没人抓,无人管,成了游离于抓经济、谋致富等中心工作的边缘化工作。党组织本身的软弱涣散,使党组织在农民中的威信降低,影响力和号召力下降,因而在农村社会建设中无法将农民有效的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党组织的组织力下降。

   三、政治机遇: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他提出:“对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13〕基层的问题很多,而且与老百姓的利益直接相关,全面解决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对强固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具有重要意义。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有利于净化农村政治生态,改善农村党员干部形象:一方面有利于治理农村“微腐败”。亚里士多德说过:“群众对自己不得担任公职,不一定感到懊恼,他们甚至乐于不问公务,专管家业;但一听公务人员在侵吞公款,他们就深恶痛绝;他们因此才感觉自己在名利两方面都有所损失了。” 〔14〕农村权力过度行使、权力任性与权力腐败行为时有发生,这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更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新形势下,通过严明党的纪律、约束权力、严惩腐败行为,净化农村政治环境,纯洁党员干部队伍,会有效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提升农民对党组织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有利于治理农村党员干部的不作为、怠政问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参差不齐而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所以不作为、怠政现象较为普遍。对上级交代的工作消极应对,对群众诉求,能拖则拖,这种消极不作为、怠政现象也使农村党员干部的形象大打折扣。而治理党员干部不作为、怠政问题也正是全面从严治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此外,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7.7万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中,已有97.1%的村和96.5%的社区得到不同程度的转化提升。〔15〕总之,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一个契机,而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提升组织力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供了一个机遇。

第二,由封闭到开放:建立党组织与农民的互动机制,调动农民参与农村事务的积极性,将农民动员起来。党组织与农民的互动主要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在党组织选举中实现农民的有效参与。在村党组织书记和委员的选举中采用“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方式,让农民有发言权;二是在农村社会事务中,尤其是在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决策中征求农民意见,实现农民的充分参与;三是为农民表达利益诉求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实现互动;四是在党组织工作考核中,让农民有评价权,增加群众满意度测评在总的评价中的比重。通过采取这些相应的方式,实现党组织与农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农民在农村社会事务中發挥主体作用,将农民广泛的动员起来,这是组织农民的前提。

第三,思维与行动逻辑转变:由被动到主动,做好群众工作,在实践中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在计划经济时期,基层党组织形成了与当时社会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管理要求相一致的“惯习”,在这一“惯习”的作用下,基层党员干部形成了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有着内在一致性的思维和行动逻辑:以完成任务为目标,以简单服从上级为取向,以命令为执行手段,以划分工作边界为基本要求,将党的领导逻辑与党的执政逻辑简单等同起来。〔22〕在这一思维与行动逻辑背景下,党员干部以被动的方式开展工作。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这种思维与行动逻辑与现实社会明显不相适应,按此思维与行动逻辑已经不可能将群众组织起来。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转变这种传统的思维与行动逻辑,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展群众工作,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党组织要建立畅通的党群沟通机制,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群众,走访调研,关注和了解农民的利益诉求以及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了解农村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以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为基本定位,建立服务农民的长效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和平台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为协调和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和纠纷提供帮助等。同时,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民的价值理念,强化农民集体意识、组织意识,形成积极的文化氛围。只有做好农村的群众工作,才能凝聚人心,只有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才能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而在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同时,才能在组织群众中发挥作用,组织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17〕〔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5,65,66.

〔2〕习近平. 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N〕.人民日报,2014-01-15.

〔3〕列宁全集:第1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21-122.

〔4〕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28.

〔5〕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6.

〔6〕 〔8〕彭勃,邵春霞.组织嵌入与功能调适:执政党基层组织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2).

〔7〕 王同昌.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8,(1).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

〔10〕周敬青.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嬗变与现实思考〔J〕.求实,2012,(5).

〔11〕 牛正兰,刘敏.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及其巩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2〕 贺雪峰.组织起来: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10.

〔13〕 习近平.坚持全而从严治党依规治党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N〕.人民日报,2016-01-13.

〔14〕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269.

〔15〕 软弱涣散党组织如何“跟上趟”〔N〕.人民日报,2017-09-12.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 .

〔19〕 齐卫平.党内民主是党纯洁性建设的正能量〔J〕.江西社会科学,2013,(6).

〔20〕 王 利.权力规约视阈下党内民主的发展逻辑〔J〕.求实,2017,(2).

〔21〕 唐晓清.农村基层党群关系问题的思考及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3).

〔22〕 郑长忠.基层党组织转型:走出“边缘化”处境的根本出路〔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

【责任编辑:刘彦武】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全面从严治党
抓“四力”提升油企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如何提升二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基层党组织如何提升组织力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演进及完善建议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