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护理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2019-10-21谢利莎熊艳帅纬纬

医疗装备 2019年19期
关键词:静脉炎药液输液

谢利莎,熊艳,帅纬纬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 (江西南昌 330000)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不仅可减少穿刺次数,还可减轻血管刺激,预防药液外渗、针头脱离和静脉炎的发生[1]。此外,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者对于多次穿刺的抵触心理,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2]。通常,静脉留置针可留置3~5 d,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留置效果不理想,实际留置时间在2~3 d[3]。本研究探讨预防性护理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住院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25~32岁,平均(33.25±1.37)岁;观察组年龄24~53岁,平均(32.94±1.2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1)穿刺前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穿刺的目的和方法,取得患者的配合;(2)穿刺后及时更换无菌敷贴,并告知患者穿刺肢体勿随意移动和剧烈运动等,以免针头脱出。

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1)置管前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详细解释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目的和操作方法,提高其认知,促使其积极配合护理操作;(2)结合患者情况选择弹性好、粗直、血流丰富、无静脉瓣且易于固定的血管,避开关节等部位;(3)结合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24G Y型一次性静脉留置针(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53152208),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细、短的留置针,小号留置针可漂浮在血管中,减少机械性摩擦,减轻对血管的损伤,从而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4)静脉留置针穿刺和留置期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刺时消毒范围必须大于敷贴范围,一般为8 cm×8 cm,待干后可行无菌操作;(5)留置套管针时,每周更换2~3次无菌敷料,同时严格消毒;(6)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和固定技术;(7)通过定期培训,观看录像,集中练习等形式,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留置针穿刺技术,要求穿刺前放松外套管,使针头斜面向上,右手持留置针呈15°~30°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2 cm,左手退出针芯少许,右手将外套管送至血管内,边退针芯边送入外套管;(8)预冲式正压法是临床常用的有效封管方法,能够通过综合正压与脉冲将管内的局部残留药物冲干净;(9)可采用10 ml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进行冲管,注意冲管应在2次输液间隔较长时进行;(10)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大量输注时,可选择粗大静脉穿刺;(11)输液顺序为先输入刺激性强或高渗的药液,后输入刺激性小或低渗的药液。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科室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总分100分,分为满意(>85分)、基本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3个等级。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4.12±1.03)d,长于对照组的(3.12±0.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0,P=0.000)。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包括:(1)患者的合作程度、病情、年龄以及对留置针的认知度,如患者意识不清或过度用力均可造成针头移位或脱出;(2)年龄偏大的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毛细血管压力高,易发生渗液现象,进而引起局部肿胀、疼痛;(3)关节附近不利于固定,留置针易滑脱或弯曲,进而缩短留置时间[4];(4)所选留置针的型号和穿刺血管不符,造成套管壁紧贴血管壁,易造成化学性静脉炎或堵管,进而影响留置时间[5];(5)护理人员穿刺技能不熟练,反复穿刺可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进而引起药液外渗,造成穿刺点感染或引发静脉炎,影响留置时间;(6)套管针固定不牢,患者在活动时牵扯到套管,易导致脱出或扭曲;(7)封管液选择不当或封管不理想可造成局部血栓形成,进而造成堵管,影响留置时间[6];(8)药物浓度、渗透压、pH均会影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期输注浓度高、刺激性强的高渗药液易增加血管通透性,造成药液外渗,进而引起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导致导管堵塞或脱出,影响留置时间[7]。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静脉留置针作为新一代治疗技术,其合理应用为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通过分析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减少穿刺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同时可减少药液外渗、水肿和静脉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有效延长留置时间。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血管的选择、留置针型号、无菌技术、穿刺技术、封管技术、药物、患者配合度等因素有关,通过掌握以上影响因素并提出对应的护理预防措施能够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极大地改善护患关系。

猜你喜欢

静脉炎药液输液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治斑秃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改进型纯相位相关亚像素级安瓿药液图像配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