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在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19-10-21刘桃

医疗装备 2019年19期
关键词:面罩呼吸衰竭呼吸机

刘桃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肺病科 (江西萍乡 337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易并发呼吸衰竭[1]。临床可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但易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因此,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收治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0~85岁,平均(66.57±8.24)岁;病程3~12年,平均(8.21±2.34)年。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9~77岁,平均(66.64±8.17)岁;病程3~12年,平均(8.26±2.2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COPD并发呼吸衰竭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存在心、肝、肾等器官衰竭的患者;存在精神疾病且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呼吸机(河南辉瑞生物医电技术有限公司,型号HFS3100)治疗。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呼吸机护理、无菌操作、生命体征观察、吸痰护理及口腔护理等。

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具体如下。(1)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成立由护士长、责任护士及总责任护士组成的集束化护理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经验制定管理规范,包括并发症及交叉感染预防措施、呼吸机的使用流程及维修保养注意要点。(2)呼吸机使用:使用前进行试机,检查呼吸机性能、电源及管道连接等情况;将无菌蒸馏水加入湿化器内,使温度保持在32~36℃;选择适合患者脸型的面罩,并将急救药物放置床边;使用前嘱患者排空膀胱,取平卧位或半卧位,保持头部、肩部及颈部在同一水平面,同时头部向后微仰,使气道通畅;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逐步调整呼吸机参数,并于治疗1 h后进行血气分析检测,查看通气效果,及时调节参数;给患者佩戴面罩,用3M泡沫敷料做垫层,谨防压伤面部,并采用3根头带法加以固定,在保持面罩不漏气的基础上,注意松紧度以增加患者舒适度,同时打开面罩上的小活塞,避免无效腔通气;佩戴好面罩后可接通管道,将管道出气口向上摆放,避免患者受到高流气体直吹;指导患者用鼻呼吸,同时维持稳定心态,治疗时间>10 h/d。(3)基础护理:由护理人员辅助患者翻身并给予拍背,促进患者咳嗽排痰,每2小时1次,对于咳痰无力患者可给予吸痰;在取下面罩时,护理人员用温水为患者洁面,按摩脸部肌肉以促进其血液循环;辅助患者在床上自主活动四肢,加速肠道蠕动,若有需要可进行胃肠减压及肛管排气。(4)脱机护理:患者发绀消退,可平稳呼吸且神志清醒,同时二氧化碳分压 <50 mmHg(1 mmHg=0.133 kPa)、动脉血氧分压 >60 mmHg、血氧饱和度(SpO2)>90%时,可缓慢下调呼吸机氧浓度至脱机;脱机后,给予患者3 L/min鼻塞吸氧,持续观察20~48 h,待患者生命体征正常,可撤离呼吸机并填写使用情况。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肺功能、临床疗效及VAP发生率。(1)肺功能:使用肺功能测试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2)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干预后患者咳嗽、排痰量、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效,干预后患者咳嗽、排痰量、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发作频率降低且程度减轻;无效,干预后患者咳嗽、排痰量、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干预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FVC、FEV1及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VC、FEV1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肺功能比较(±s)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FVC(L) FEV1(L) FEV1/FVC(%)对照组 30干预前 1.69±0.32 1.17±0.22 68.24±7.82干预后 2.05±0.46 1.56±0.60 73.62±8.05观察组 30干预前 1.64±0.36 1.14±0.27 68.39±7.64干预后 2.42±0.54a 1.92±0.58a 78.73±8.16a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干预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干预有效率为76.67%(23/30)。观察组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VAP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VAP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OPD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是由于有害气体及颗粒导致的炎症反应,具有持续气流受限的特征,患者常伴有咳痰、气喘、胸闷等症状,易进展性并发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4]。

目前,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可采用呼吸机行无创通气治疗,但呼吸机管路易受感染,污染物进入患者下呼吸道可诱发VAP,影响治疗效果[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FVC、FEV1、FEV1/FVC及干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应用集束化护理在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预防VAP发生,提高临床疗效。FVC、FEV1、FEV1/FVC是COPD的敏感指标,均可反映气流受限程度,其值升高表明患者肺功能有所改善,呼吸衰竭得到有效纠正。

集束化护理是集治疗、护理及操作为一体,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的新型护理模式,可提高管理质量,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加速患者康复进程[6]。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并制定管理规范,明确呼吸机的使用流程及维修保养注意要点,同时采取预防感染措施,利于护理工作科学合理地开展;护理人员正确使用呼吸机,熟练掌握呼吸机使用流程,确保治疗的规范化,可显著降低VAP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服务,可增加其舒适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患者康复;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基础护理,排痰可保持患者呼吸顺畅,洁面及按摩可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四肢活动可促进患者肠道蠕动,预防静脉血栓,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在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预防VAP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面罩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理想面罩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