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在控制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中的应用

2019-10-21黄自珍李淑玲

医疗装备 2019年19期
关键词:合格率医疗器械器械

黄自珍,李淑玲

江西省人民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6)

外来医疗器械是由器械供应商租借给医院,可重复使用,主要用于与植入物相关手术的器械[1]。该类器械的特点为专业性强、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材质特殊、价格昂贵、更新迅速、使用频率高、医院之间频繁流动、存在感染风险隐患。按形状和结构性状可将其分为表面光滑类、轴节类、齿槽类、多关节类、孔洞类、管腔类、电动工具。这些器械大部分形状不规则,按常规器械清洗方法进行清洗难以保证清洗质量,容易导致灭菌失败[2]。邹祝平[3]研究报道,器械清洗彻底既可保障灭菌成功,又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如何规范清洗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提高清洗质量,一直是消毒供应中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8年10月将PDCA循环应用于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9月4 736件(362套)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0—12月4 139件(345套)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管腔类1 470件,轴节类435件,带齿纹类1 034件,其他类1 797件;观察组管腔类1 245件,轴节类633件,带齿纹类1 237件,其他类1 024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选取的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包括超声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机,带光源放大镜,ATP生物荧光检测仪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先分类,冲洗器械表面污渍和血渍,超声清洗、冲洗,进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消毒等常规清洗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PDCA循环质量管理工具应用于器械的清洗消毒,对器械清洗进行规范化管理。

1.2.1 制定完善的器械清洗质量改进计划(Plan)

(1)重新修订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流程,并对全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2)加强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清洗相关知识培训;(3)科室成立清洗质量检查小组,严格按照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要求对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检查;(4)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召集所有成员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1.2.2 实施管理计划(Do)

(1)管理小组成员负责拍摄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的结构,将器械图片和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处理要点制作成指导性强的操作指引,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落实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纠正操作中的偏差,使小组人员能够掌握科学、正确的清洗流程和方法。(2)成立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检查小组,按照行业规范要求对清洗后的器械进行清洗质量检查,清洗不合格则必须退回去污区重新清洗。(3)将护士分批派到手术室观看手术过程,学习器械的具体使用方法,从而掌握器械用后处理的关键点。(4)加强培训与考核,定期或不定期对全科工作人员进行理论授课培训,包括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的结构、拆卸和清洗方法等。科室培训小组成员通过提问、操作等方式进行培训与考核,不合格成员给予一次补考机会,仍不合格成员扣除部分绩效奖金。(5)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及岗位风险相关知识培训,增强员工责任心。

1.2.3 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监督(Check)

检查既是上一阶段的延续,也是对上一阶段的深入,是PDCA循环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4]。器械清洗后,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工作人员采用目测加带光源的放大镜和ATP生物荧光酶检测法对清洗后的每件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进行清洗质量检查,确保清洗质量符合行业规范要求。管腔类器械可先用白纱布通条法进行检查,再用其他设备进行检查,无血渍、污渍为清洗质量合格。清洗质量检查小组每月不定期督查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

1.2.4 持续质量改进(Action)

科室每月定期召开质量反馈分析会,根据具体检查情况,分析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对改进后的清洗流程进行效果评价,如存在不足,及时进行科学分析查找原因,重新优化流程,未解决的问题再进入下一轮PDCA循环,直到问题解决。

1.3 效果评价

(1)清洗质量评价方法:目测法,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表面用肉眼直接观察;带光源放大镜检查,器械结构复杂,多孔、关节或缝隙处等用带光源放大镜(3~5倍)检查;ATP生物荧光酶检测法,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中的管腔器械及难以通过目测加放大镜进行检查的器械选择ATP生物荧光酶检测。(2)清洗质量合格评价标准: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1];采用ATP生物荧光酶检测法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根据厂家说明)ATP生物荧光酶检测合格标准,测试结果≤45 RLU。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采用目测法+带光源放大镜法检测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ATP生物荧光酶检测法检测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

3 讨论

3.1 PDCA循环质量管理特点和优势

PDCA循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率先提出,又称“戴明环”,包括计划、实行、检查、行动4个阶段,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必须遵循科学程序,按照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循环,不仅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也适用于一切循序渐进的管理工作[5]。通过信息反馈原理实现质量全面管理,并使管理质量得到持续、螺旋式改进[6]。PDCA循环具有综合管理的特点,通过全员的全过程参与,以预防为主,按计划执行,在不断完善工作的同时持续提升质量。

3.2 提高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的重要性

合格的清洗质量是确保灭菌成功的重要前提,外来医疗器械在使用后污染严重,很多器械带有血液、分泌物及骨碎片,尤其是不规则的齿类、轴节类器械,以及结构复杂的管腔类器械更容易遭受污染,常规清洗方法难以保证器械清洗质量。如果器械清洗不彻底,残留的有机物质会在器械表面形成生物膜,将延缓甚至阻碍微生物与灭菌因子接触,增加灭菌失败的概率[7]。针对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结构特点及清洗难度大的问题,将PDCA循环应用于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管理,发现清洗过程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再通过实施、督查和改进,达到提高器械清洗质量的目的。

本研究通过开展PDCA循环质量管理活动,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目测法+带光源放大镜法、ATP生物荧光酶检测法检测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质量管理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合格率,保障了医疗安全,而且增强了小组成员主动参与科室质量管理的意识,充分发挥科室工作人员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实践能力[8]。

总之,PDCA循环应用于不规则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

猜你喜欢

合格率医疗器械器械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健身器械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
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器械动态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