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道路的探索与思考

2019-10-20王婷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民办高校

王婷

【摘要】: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教育发展前景是美好的,但是前进的道路是蜿蜒曲折的,如何突显民办高校的办学优势,提升办学水平,根据对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周密考量,有前瞻性地将推行教育国际化作为重要办学理念,对现有问题进行探索,规划一条适合长期发展的教育国际化办学道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发展进程中的亮点、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提出的若干问题以及教育国际化新设想为出发点作一个概述性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 教育国际化 教育开放 国际化教育实践

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政府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明确提出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的要求,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并加快教育国际化步伐,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教育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既面临着十分宝贵的良好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每所高等院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将在新形势下接受社会和历史的严峻考验。

一、 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和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1.1 教育国际化的概念

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多元概念,不仅包括不同的层次和内涵,而且涉及不同的维度和外延,因此,对于教育国际化的探索,首先必须明确教育国际化的概念。

欧洲国际教育协会指出,国际教育包括范围广阔的活动,只能一般界定为所有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关的活动。

国内某些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全球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从边缘成为高校管理、规划、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一个中心因素”。高等教育國际化大致包括“大学生的国际交流、教师的互访与学术交流、课程的国际化、大学间的国际合作、国际与区域研究、外语学习等”。【1】

另一些学者提出,“国际化是一个总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更少地趋向于本国,更多地趋向于国际发展”。【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3】

尽管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教育国际化进行解读,但是,教育国际化是将与国际接轨的教育理念融合到教育实践中去这一点最基本的和毋庸置疑的。

1.2 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都是经相关部门批准的具有独立颁发资格的学校,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是资金来源不同。公办院校有一部分办学经费来源于政府,属于政府行为,而民办院校的资金来源完全靠自筹,是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

尽管民办高校在教育资金支持上无法与公办院校企及,但是民办高校的优势是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市场性,可以根据市场发展动态,开设适应现时期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以培养应用型、开拓型、外向型、复合型的人才为目标,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此外,由于民办高校与公办大学体制上的本质区别,民办高校必须依靠教学质量站稳脚跟,确切地说,没有了国家和政府的后台作用,民办高校必须凭其教育实力,凭其输出的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决定她的兴衰成败,所以,一个成功的民办学校,必然有优秀的教学质量作保证。因此,为了不断改善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以及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民办高校必须更加注重其教育国际化发展。

二、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三大亮点

民办高校应以教育国际化作为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海外学习、海外实习和“3+N/4+0”双学位这三大模块,形成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三大亮点。

2.1 海外学习

学生通过1至2个学期的海外学分互认交流学习项目,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体验海外高校教学环境,还能大大开阔国际视野。

2.2 海外实习

除为期1至2学期的海外学习学分互认项目外,学校还应为学生安排在寒、暑假期间出国短期培训与海外实习,让学生深度体验海外社会文化,大大增强了跨文化沟通技巧与能力。

2.3 “3+N/4+0”双学位课程

为了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节省学习时间与学习成本,可积极推出与海外知名院校协作的“3+N/4+0”双学位课程项目。

“3+N/4+0”双学位课程项目与向海外输出本校品牌课程是上海市民办高校中的新生事物,也是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向深层次发展的两个重要标志。

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提出的若干问题

3.1 新形势与旧观念

在当前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打破某些旧观念的束缚,要用世界的眼光、时代的眼光来对传统的教育价值进行重新认识。

应改变将高等教育看作是大学生应试-就业的单一模式的传统观念,要为学生将来的人生规划提供多种发展选择。应改变单纯用考试成绩来评估与选拔学生的传统思维,要看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极强的可塑性。这些潜能的外化和显现不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引导和诱发,而教育国际化与出国交流学习恰恰能提供这样的契机。

3.2 新内容与旧模式

西方流传着这样一句格言:“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新内容需要新形式来体现。形式对内容的发展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起阻碍作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某些规章制度已表现出不适应教育国际化的需求,我们应该认真进行梳理,打破某些已在客观上阻碍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旧规章制度的束缚,并建立促进教育国际化的新规章制度。

四、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新设想

民办高校更需要创建一个良好的教育国际化平台,将国际化理念融合到教育实践中去。我们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4.1学生培养的国际化

要进一步拓展学生出国学习深造的途径,构建多元化、多类别、多层次的国际合作项目,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注重对出国学生强化进行外事纪律与国外社会文化背景等教育培训,使学生在国外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同时,要逐步改变学生出国学习的单向访问模式,加强招收国外高校学生来校交流学习的力度。

要充分利用国外留学生资源,与本国学生交流切磋,从而增进中外学生对彼此学业、文化、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了解和理解,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

4.2师资力量的国际化

要促进中外教师交流,逐步推廣民办高校与国外知名高校教师互派,并支持管理人员与教师参与国际性学术交流。

要考虑聘请适量经过严格甄选,确能帮助提升民办高校教育质量与国际声誉的国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定期来讲学。

教育国际化,必须要建设适应教育国际化要求的教师队伍。尤其要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一支具备教育国际化素质的中坚力量,为建设一流民办高校打下坚实基础。

4.3教学理念的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要求课程设置的国际化。除了与国外高校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还要积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课程资源、学习其先进的学科分类、课程设置、课时规定等方面的经验,培养学生通晓国际规则,开拓国际视野。同时要与我国国情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增加学生对本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高尚情怀。

教育国际化要求教学管理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在授课形式、考核方式、学分管理等各方面不可避免地要对现有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

为了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号召,完成既定的使命与目标,突显中国民办高校特色,教育国际化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深知前进的道路艰苦而漫长,我们正在跨越一条陌生的河流,没有船与桥梁,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进程中,边探索,边前进,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项意义深远的事业。

【参考文献】:

【1】 李新华、孙琦:《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

【2】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历史到理论到策略》,《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第11期。

【3】 陈学飞:《面向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教育国际化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化高校联盟体系下结构化MOOC框架 
国际化时代下传统文化的教育自觉
教育国际化中的学生交流
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