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2019-10-20兰云鹏
兰云鹏
摘要:目前,我国的煤矿工程建设发展迅速,我國当前存在的煤炭塌陷区域较多,区域影响人口达到95万人,这种塌陷对于水资源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每年超过10亿吨水受到污染。塌陷区造成了河流断绝,土地绝收,收入减少并且诱发山体滑坡等多种地质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对于塌陷区的修复已经被提上日程,首先要对采煤区的安全情况进行保护,其次应当对采煤区进行生态恢复的相关操作,并且着重力量对于塌陷区的生态进行恢复,在这方面加强研究,同时也进行创新来让生态恢复更加具有效率。
关键词: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引言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景观提升应着眼于保护特色景观风貌,根据生态修复规划的目标,对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数量、特征、外貌及结构等进行合理的人为干预,在生态修复植物工程竣工后,及时开展科学系统的植物养护管理,综合提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最终形成近自然的生态系统。
1采煤塌陷区现行生态修复现状
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是通过自然恢复与人工措施相结合,促进退化、受损的或者遭毁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采煤区的生态恢复包括恢复生态系统,以及系统的相关功能,同时也要注重人和人以及人和自然之间的管理来对生态恢复效果进行探究和发现。“湿地公园”是一种对于塌陷地区恢复生态的模式,淮南市在塌陷区基础之上建立了淮南西湖的建设工作,首先对塌陷区的土地进行了修复,并且对当地环境和升态进行了恢复和修正,然后对当地的水文环境进行了管理和修复,又对当地的道路环境和植被环境进行了管理和更新,让塌陷区向湿地公园进行转变。这种转变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净化,同时对于当地生态恢复、对生物和植物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一些不足,首先资金不充足让生态的回复受到了一定的阻力,同时缺乏相关的经验,也缺乏对于塌陷区非常深入的了解以及研究,所以恢复的质量和效率很难得到保证。土壤污染物调查结果表明,矿区农田土壤不存在重金属污染情况,而且镉含量超出了国标。
2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研究
2.1明确生态修复责任主体
对于生态恢复的责任主体应当是采矿企业,第二位责任顺位是政府。这种责任确立方式是在采矿过程中按采矿资源的收益顺序进行确认的,采矿企业的获利是以破坏生态为前提,所以企业首当其冲作为生态恢复的责任主体,如果企业没有很好地执行生态恢复的责任,那么政府应当及时对相关企业进行管理和惩罚。政府在对这些企业处罚的过程中也应当对后续事项进行管理,设立相关的资金对废弃矿山进行修复,对造成的生态问题进行恢复和维持,并对开采新的矿山做好一定的勘探和研究工作。如果存在较大的破坏可能,则一定要及时进行制止,避免出现难以恢复的情况。责任应当由政府和相关企业共同承担。
2.2保持矿区生境利好发展
矿区生态系统中的各项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永恒变化的完整性。首先,要对开采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预控、治理和修复,尽量保持矿区原有生态的完整性;其次,要阻断有毒有害元素从非生物体到生物体的转移,进而阻断其经由食物链危害动物及人类的健康;最后,尽量减少采矿对矿区生态自然平衡的侵扰,随时关注并调整生物生态位,将矿区生态因果链向利好方向引导。
2.3加快适生植物在煤矿区的覆盖率
一方面,为了能够更好的应用植被重建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对煤矿地区的土壤质量以及原有的植被生长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调研。为了能够加快适生植物在煤矿区的覆盖率,从而降低煤矿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选择适生植物时不仅需要考虑到水土保持现状,还需要考虑适生植物在当地的生态适应能力。以内蒙古的鄂尔多斯煤田为例,由于该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且长期受到沙尘暴等问题的影响,在选择植物时应当主要以耐旱的灌木类或者是禾本科草种为主。另一方面,植被重建技术的应用应当根据植被的种植情况来开展工作,如果是为了增加当地的林地覆盖率,那么则应当选择造林密度技术,由于幼林郁闭直接的影响到造林密度技术的实施效果。因此,在设计造林密度技术应用方案时应当结合此前的调研结果合理的设计造林密度,确保预期的造林密度收益能够得到落实。
2.4加快洁净煤等先进技术的推广进程
随着环保督察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原先煤矿地区所特有的烟囱林立的现象得到了充分的改变,为了能够降低煤矿地区所带来的大气污染以及水体污染问题。一方面,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当扩大集中供热的覆盖面,鼓励煤矿应用型企业积极应用洁净煤等先进技术,降低甲烷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环保局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定期对煤矿地区的水土进行检查,向煤矿生产以及应用型企业宣传最新的水体处理技术。以高矿化度矿井水为例,针对该类型的井水则主要以脱盐技术为主,借助于膜分离法等先进技术来处理矿井水,将高矿化度矿井水中的杂质等有害物质进行处理,确保出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从而实现水体的二次利用。
结语
建设矿区生态系统恢复力。建设矿区生态系统恢复力的途径包括:重新建立与地形、土壤相匹配的树种多样性;使用定植苗技术来提高抗压能力;利用表土和林地表层物质来促进多样的、自然的林下植物群落的演替;利用粗木质材料来迅速启动关键生态过程。使矿区生态具备在采矿扰动下的恢复能力,以及从未来其他扰动中恢复的能力。考虑矿区生态自我恢复周期较长,对煤矿生态破坏区施加技术手段,既可以恢复退化的煤矿废弃土地的生产力,又可以防止生态退化地区成为污染源。
参考文献:
[1] 宋海龙.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菱湖渚湿地公园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2] 杨长奇.山西省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模式及生态重建研究[D]:太谷:山西农业大学,2013.
[3] 田应龙,田楠.石佛寺水库人工湿地生态植被管护探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5(5):57-59.
(作者单位:山西华晋明珠煤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