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媒公共领域的青少年媒介素养研究

2019-10-20张晓帆

广告大观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公共领域传媒媒介素养

张晓帆

摘要:基于青少年群体对网络社交和公共事务的高度参与,传媒公共领域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出了许多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媒介素养成为青少年网民的行为指导。从网络热点新闻来看,青少年对社会重大事件的转发、分析和评论方面,参与十分积极,但却缺乏足够的媒介素养。本文基于党报媒体的社会责任立场,从媒体传播的角度出发,探索青少年应该如何提升媒介素养,在公共传播中维护社会秩序。

关键词:传媒;公共领域;媒介素养;新媒体

在信息传播以外,媒体机构还具有多层次的社会责任,包括消除虚假信息、提升公民媒介素养、引导社会舆情等。但在传媒发展过程中,媒介素养的教育功能往往被忽视,“教育”作为传媒公共领域的重要课题,很少被重点提及,仅仅融合在新闻传播的引导中。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时代,公众媒介素养的缺失暴露出更严重的问题,后果也明显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因此,媒体机构应该重视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提升,实现媒体的“教育”功能,优化信息传播领域的社会秩序。

一、传媒公共领域对媒介素养的期待

笔者从近年的媒体从业经历中发现,青少年不成熟的心态和低水平的媒介素养,让他们的行为失控,甚至明知错误却故意为之,只为维护单方面的利益或发泄内心的不满。因此,传媒的公共领域属性,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民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公共事件和信息传播,在评价、转述、立场探究上,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用正确、公允的视角看待问题,惩恶扬善、缓和矛盾,正确引导网络事件沿着公序良俗的方向发展。

公共领域要求青少年要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面对网络文化发展的不断转型,社会现实中暴露出众多负面,比如官员廉政、就业、环境治理、教育、医疗等,都让青少年感受到无比的困惑。此时的青少年网民,迫切地需要媒介素养来疏导,让良好的社会心态占据思想的制高点,这里的“心态”并非对社会现实的置之不理,而是要充分了解社会发展到某个程度之后,这些事情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通过分析后让青少年意识到其中的一些必然性。

二、网络赋权需要媒介素养的约束

网络赋权让青少年具备表达观点的自由权,但这需要依托于良好的媒介素养上面。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同时也是培养网民积极融入社会发展的意识,在当前的环境下,受到多种思潮的影响,娱乐至上、自我主义等意识不断滋生,这引发出一系列的网络暴力事件,比如人肉搜索、爆吧、人身攻击等行为,浮躁的心态让青少年变得具有暴力倾向,一旦这种心态在虚拟世界里无限制蔓延,并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教育而泛滥到现实世界里,最终会引发更多的青少年成长和行为问题,甚至会带来超越法律范畴的事件。

青少年在新媒体环境为背景的新型公共领域中发挥作用,试图以观点言论的形式影响社会发展,就必须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高的媒介素养水平,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力的同时不违背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不论是原创还是转发、评价网络信息,都应该树立牢固的政治观念和法律意识,肩负起影响社会事务的职责,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正确地监督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和处理结果,真正去实现社会公共领域沿着正义和正确的方向进步。

三、青少年媒介素养的问题表现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民的年龄结构低龄化,近年来新增的网民中,绝大多数是青少年和老年人。由于青少年社会经验不足,介入网络环境后缺乏思想和行为的约束,时常会有不恰当的言行,既影响力公共舆论环境的秩序,也为自身发展带来不健康的影响。青少年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过度娱乐化。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查阅资料和娱乐,且后者占据了较大比例的时间。调查显示,青少年在网络活动中,大多数时间用于社交媒体和娱乐软件。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各年龄段网民的手机APP数量差异明显,其中安装软件最多的群体是15-19岁网民,人均达到84个,其次是20-29岁的网民群体,达到了65个;此外,10-14的网民群体,人居安装手机APP达到48个。青少年网民在微信、抖音、网络游戏等软件中浪费了大多数时间,过度娱乐化成为青少年利用新媒体的明显特征。

二是行为失德化。青少年在利用网络媒体时,通过网络赋权取得了匿名发言权,在青少年聚集的手机APP中,往往存在普遍性的失德特点,比如网络游戏、“最右”APP、抖音等软件,低龄化网民的留言、内容发布中,包含了谩骂、错误评价、引战等信息,暴露出较低的道德水准和知识水平。

三是使用无序化。合理运用新媒体提升工作、学习和生活水平,辅助现实中的需求,是媒介素养较高的表现之一,但青少年缺少对新媒体的合理应用意识,缺乏网络学习能力,而是将精力浪费在娱乐中,没能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己。

四、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建议

1.科学化地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从小学开始,但却容易被家长和学校忽视,当青少年开始独立进行网络活动时,便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因此,提升青少年的媒体素养水平,应该科学化的制定计划:一是要从低年级开展意识培养,让学生们了解网络媒体的具体功能,尤其是学习、资料查询、互动交流等积极方面,并合理安排娱乐、游戏的时间;二是引导青少年参与网络信息传播,通过学生记者团活动、参与新媒体内容创作和媒体实习等方式,全方位了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特点;三是要避免有害信息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对一些暴力信息、虚假新闻、不当言论的内容的传播,要加以严格管理,避免对青少年产生恶意引导。

2.树立正确的批判意识

对于成功的媒介素养教育而言,良好的媒介参与习惯是关键所在,唯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媒介参与习惯,才能保证青少年在进行媒介参与时避免无意识地被媒介所操纵,掌握媒介参与的节奏和主动权。媒体、家长等要给子女树立一个良好的媒介参与榜样,理智参与网络生活,客观评价媒介信息,梳理正确的批判意识,使青少年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3.主流媒体要推动媒介素养教育

对各级党报和主要的生活类媒体来说,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与新闻传播有着密切联系,传统媒体及其创办的新媒体平台,应该主动开展相关工作,增强青少年参与性,提升其了解媒体、评价信息和运用网络的能力。

对青少年来说,首先要应该了解信息的发布流程及特点,认清网络信息在传播中的演变,提高对虚假信息的甄别和防范能力;其次,党报作为主流媒体,要开辟专栏加强对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帮助他们提升教育能力,引导青少年正确开展网络行为;再次,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应该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占据新媒体信息传播的高地,传播正能量,消除虚假信息,不断优化网络信息传播环境,为青少年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志昭.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利弊影响及治理[J].新闻爱好者,2019(11):60-62.

[2] 陳钢.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误区及思考[J].传媒,2019(21):86-88.

[3] 靳书艳.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

[4] 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1):29-33.

(作者单位:大众日报社青岛记者站)

猜你喜欢

公共领域传媒媒介素养
中国语境中的公共道德与公民道德辨析
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的解析与研究
以高铁为媒介的辽宁城市旅游广告投放效果分析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理解公民道德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众语言艺术与现代视听传媒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