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业导向的豫南地区村庄规划策略研究

2019-10-20张梦龙

广告大观 2019年6期
关键词:规划策略乡村振兴

张梦龙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是涵盖经济、生态、文化、政治、社会全面发展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产业兴旺带来的经济发展是推动整个村庄向前的动力源泉,旨在解决影响我国农村发展的三农问题。联系豫南地区村庄的现实情形和河南省千村试点工作,深入挖掘村庄规划内涵和产业发展规律,从村庄的产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传承、多元治理和人才引培五個方面统筹分析,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以期为豫南地区的村庄规划提供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庄产业;规划策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放到与城市同等重要的地位,将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由城市到乡村内部要素的有序流动,注重发挥乡村的主体性,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形成更为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

豫南地区千村试点工作中的村庄规划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理论指导下的的实践与深化,其要求统筹安排生态、农业、建设空间,按照村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原则,合理布局村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资源,提出历史文化景观整体保护措施,避免大拆大建;对村庄的居民点布局、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合理规划设计,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等。

综合分析豫南地区村庄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剖析村庄规划内涵,结合实地调查,在生态、资源、文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针对村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并积极引导,监督规划建设的有序进行。

一、村庄产业类型

1、传统农业型村庄

该类村庄农业资源基础条件较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于省内的其他区域,农业发展方式呈现多样化,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花生等粮食经济作物和板栗、茶叶、油菜、棉花、食用菌、中药材、猕猴桃等其他经济作物,分布在社旗县、方城县、罗山县、淮滨县等区域。

2、农业带动型村庄

村庄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农产品种类丰富,依托自身的区位交通条件、农业产业资源、政策帮扶机遇、劳动力充沛等优势积极地进行传统农业变革,坚持农业发展与生态示范园相结合建设,坚持农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共赢,如唐河县毕店镇沙河铺村的溪牧生态农业示范园。

3、观光旅游型村庄

此类村庄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创建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和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打造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和乡村度假休闲地,兴起了一批独具特色的观光旅游型村庄,如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新集村等,这些村庄把乡村旅游培育发展成村庄的支柱产业,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二、村庄产业发展困境

1、产业发展定位不明

村庄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其后续长远运营的基本条件。豫南地区的多数村庄对其产业发展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定位,有产业发展基础的部分村庄多是拥有少数工艺能人的村民依靠自身经验及能力经营的小规模工厂或作坊,或者是存在一些政府推动下建设的扶贫车间、工厂等。

2、农业科技创新不足

随着我们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但对比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国内村庄普遍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豫南地区的村庄也是这样的现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3、产业融合程度不高

豫南地区多数村庄的经济发展缺乏创收项目,产业形式单一,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较低,导致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难以建立高效的村庄产业体系和培育村庄新业态,严重影响村庄产业经济发展。

4、地方文化特色缺失

豫南地区处于南北方交界处,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但多数村庄当下的建设忽视了对自身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注重物质层次建设,导致村庄的风貌没有属于自身的特色,出现“千村一面”、“千遍一律”等特征。

三、产业导向的村庄规划策略探究

1、村庄产业与村庄规划关系分析

村庄产业和村庄规划联系紧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对于村庄产业有着更高的要求,村庄产业兴旺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村庄建设发展的动力之源。在村庄规划中,村庄内各项用地以及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布置,完善的各项服务设施,良好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等对村庄内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而村庄产业的健康发展能够增加村庄的区域影响力,提高村庄的经济收入和村民幸福指数,对村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经济和群众基础支撑。因此,豫南地区的村庄规划应以发展村庄产业为导向,村庄产业兴旺能够带动村庄更好的建设发展。

2、村庄规划思路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实质是实现村民富裕。村庄产业发展要充分考虑自身特征,把握好统筹兼顾、发挥特色的原则,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个人收益等之间的关系,实现村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联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内涵,村庄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优化、历史文化传承都需要以空间规划为引导,注重产业发展、功能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在村域空间上的合理布置;并以土地利用作为保障,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合理高效的利用村庄土地;而多元共治与强化人才引培是村庄规划落地和实施的行动保障。

3、村庄规划策略

(1)产业发展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村庄规划中要注重村庄产业的定位选择,识别村庄自身的特色资源,遴选特色产业;对村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建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升级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高村庄经济收入,实现村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2)环境优化

生态环境对村民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村庄规划中不仅要注重对村庄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要关注人居环境的整治,既提高自然环境品质,又打造良好的居住生活条件,实现村庄生态宜居的发展目标,并为村庄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3)文化传承

文化是村庄的灵魂,寄托乡愁、文化自信自强是当下村庄文化建设的重心,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历史文化演变带来的影响,豫南地区村庄文化的发展传承面临着挑战,为更好留住人们的乡愁,守住传统文化根基,拯救村庄灵魂,在村庄规划中要结合村庄自身特点,将文化贯穿至整个村庄建设中,实现村庄文化振兴的目标。

(4)多元共治

多元共治为政府、村民、设计师提供一个合作治理的模式,改变以往过于关注物质空间环境营造而忽视村民本身的村庄发展建设模式,为村民提供参与村庄规划建设的途径,通过村两委构建村民与设计师、政府之间的沟通的桥梁;规划设计师全过程参与村庄规划建设,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促成政府各部门发挥合力,为村庄振兴发展提供资金、政策支持。

(5)人才引培

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应充分发挥人才在村庄规划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寻求村庄好而快的发展。以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吸引各类创业创新人才参与村庄建设、村庄经济发展、乡土社会重建;同时,根据村庄的发展需求,就地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

四、总结

针对豫南地区村庄产业特而不强、生态人居不优、文化传承不佳、村庄治理不足、发展活力不强等现状问题,探究产业导向下的村庄规划策略,以期从村庄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文化传承、多元治理、人才引培五个方面提升规划建设内涵与品质。

参考文献:

[1]  崔愷,郭海鞍,沈一婷,等.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巴城镇绰墩山村——西浜村昆曲学社[J].小城镇建设,2017(10):50-51

[2]  秦振兴,杨新海,郑无喧,等.苏南乡村闲置资源再利用与空间整合研究[J].规划师,2016,32(09):134-139

[3]  祝秋伟. 循环经济视角下乡村规划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规划策略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新形势下我国民间投资的发展困境及规划
文化导向下的城镇特色规划策略研究
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平衡探析
关于如何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桂林乡村旅游地户外广告的空间规划研究
城市新区滨水空间规划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