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效果如何

2019-10-20肖飞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9期
关键词:降糖西医胰岛素

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其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在近年来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所以一直困扰着诸多患者。糖尿病可能导致人体多种组织,如心血管、神经、肾脏以及眼等受到长期的损害,进而引发衰竭或功能缺陷等病症。因其较强的侵害性,临床上对这一疾病也给予了诸多重视,希望找到适合的治疗方式,进一步救助糖尿病患者。而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糖尿病的治疗方式也在逐步变化和革新,中西结合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上,但是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因此,为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主要内容及效果。

1. 关于糖尿病的简单介绍

糖尿病疾病大都因胰岛素没有发挥充分的作用导致,其主要的症状就是高血糖,属于代谢紊乱型症群。而类似胰岛素没有发挥充足作用的情况出现的原因同样较为复杂,可能因缺乏胰岛素所引起,也可能因人体对胰岛素有所抵抗所导致,也可能两方面因素都包含在内,其中在2型糖尿病里抵抗胰岛素的情况比较常见。糖尿病患者可伴随多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体重下降、多尿、多饮、多食等。久而久之,如果未经有效治疗,则可能波及到患者的神经系统或者大小血管等组织,进而引发多种慢性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 中西医学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学就已经形成了关于糖尿病的一些治疗理论,在中医学专著典籍《内经》里就将临床上存在的一些症状定义为与糖尿病相关的疾病,如“尿有甜味、尿浊、身体消瘦、多尿、多食、多饮”等,书中还将这些特征命名为“消渴”,这些症状和糖尿病的症状基本相同,所以现代中医还把糖尿病叫做“消渴病”。之后经过历代医学家对该疾病的研究,且在《内经》的基础之上进行不断的试验,而后依据消渴的主要特征,衍生出了生津止渴、滋阴固肾、清胃泄火、清热润肺等治疗方案,同时也形成了诸多较为有效的药方。中医研究表示:“五脏柔弱者,善病消氧”,并明确指出导致糖尿病的原因多为秉赋不足,这一点和现代医学中的遗传因素病因存在一些共通之处。另外,中医还认为,积热伤津以及饮食不节很可能导致消渴这一病症。就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饮食疗法对降低胰岛β细胞负担存在一定效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β细胞功能尽快恢复,同时还可令肥胖的患者体重得以降低,从而令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受体数目得以增加。由此可见,虽然中西医的理论存在差异,但从这两方面对糖尿病进行治疗,效果存在相似之处,均较为有效。

从中西医角度出发,对糖尿病疾病进行治疗,都应从控制饮食、保持适量运动、养成规律作息以及定期进行血糖监测等方面做起,这些措施是治疗糖尿病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坚持这些举措,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病情,避免出现急慢性的并发症。以上内容正是中西医学模式在糖尿病治疗领域中的主要研究成果,同时经过研究后也发现中西医学在进行糖尿病的治疗方面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每一方式都有自身的特异性。

西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则主要从胰岛素这一方面入手,首先明确胰岛素增加所起到的作用,而后通过具体的方式对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进行刺激,这样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胰岛素敏感性进行改善,通过此来令胰岛素降糖的作用得以被充分发挥,这种做法甚至还可以令胰岛素得到直接的补充,进而充分利用体内组织中的葡萄糖,同时还可令肝糖原合成被促进,肝糖释放也会随之被抑制。另外,将葡萄糖在患者肠内的正常吸收速度被降低,也可以充分降低胰岛β细胞所带来的负担,进而使糖代谢紊乱等多种代谢紊乱症候群的情况得到改善。西医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存在诸多益处,其降血糖的作用较快,效果也较为明显,同时还可有效避免因各种因素引发的糖尿病慢、急性并发症;但是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在改善糖尿病病症效果方面收效甚微,而且很多降糖药物存在副作用,在选用时应特别谨慎。

中医治疗糖尿病则与西医治疗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主要从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等出发,大都采取健脾益肾、清热活血、益气养阴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疗,通过对人体内的环境进行调整,来达到改善代谢紊乱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利用中药进行降血糖的效果比西药效果较弱,但是发挥作用的时间较为持久,而且很多中药存在双向调节的作用,所以基本上不会引发低血糖的情况。由此可见,利用中药进行糖尿病症状的改善以及预防慢性并发症,存在显著的疗效,并且中药的副作用较少,价格也较为低廉,值得推广使用。

中西药物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存在许多共通之处,且二者各有特点,能够取长补短,正因如此,二者如果联合应用,则可有效提高降糖的效果,并可抑制相互的副作用,进而达到长期控制血糖、糖尿病病情的目的,同时还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令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高,进而有效降低疾病的致残或致死率。在临床治疗中,可对轻症或中型的糖尿病患者施以运动或饮食疗法,在此基础上,还可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法,以保证症状得到缓解;而对于一些重型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则可在以上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利用西药对代谢紊乱进行控制,同时辅助使用中医辨证疗法,降低降糖西药使用量,这样既可改善症状,又可抑制并发症的产生,效果显著。

3.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疗效的提高

3.1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治疗相结合

首先可将西医中的病理、病因诊断与中医中的辨证论治相结合,利用现代医学标准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确定两种治疗方式的研究一致;而后从中西医的不同特点出发,从全方位对糖尿病进行阐释,保证定量化、客观化以及微观化的结合,有机结合辨病与辩证。

3.2提高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存在较高的疗效,二者的优势各不相同,但在治疗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比如西药的优势主要为起效快、降糖效果较好等,而中药的优势则主要为降糖的作用比较持久、症状改善效果较好。所以将两种方式进行结合,则可降低副作用,抑制并发症,最终令患者生存质量得以改善。另外,将中西医方式进行有效结合,还可推动医学向科学化、全面化方向发展,更加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综上所述,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所以应积极治疗。现今临床上多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这种方式与二者單独使用相比效果更加显著,所以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简介:

肖飞 (1987-)女,汉,四川绵竹,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内分泌,中医肿瘤。

猜你喜欢

降糖西医胰岛素
两手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诊药房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洪昭光:中西医将相和
有些人需要强化降糖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