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产活化利用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和传承
2019-10-20徐明飞
徐明飞
摘 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传统村落正面临日渐消融的现状。传统村落不仅是传统文化遗产的载体,也是村落居民生产、生活的栖息地。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需要对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充分认识,分析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根本原因,基于遗产活化利用的视角,在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基础上,由政府扶持引导,筹集资金,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保持传统文化的本真与特色,推动经济收益的增长,继而使传统村落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遗产活化利用;传统村落;保护;传承
几千年来,悠久的农耕文化孕育出灿烂的中华文明,村落作为农耕文化的起源地与承载体,至今仍保留着世代传承下来的大量文化与物质的珍贵成果。村落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受新农村建设与价值观念的影响,大量的传统村落正在逐渐消失,而现存的传统村落也出现了房屋空置无人看管、传统文化逐渐消融、村落建筑老化破坏等现象。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就是保护先人传承给我们的文化遗产。“遗产活化利用”理论的提出,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指明了工作的方向与路径。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对传统建筑与传统文化的保护,还要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的活力,将村落中保留的传统文化积极利用起来,发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对其展开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价值的开发利用。
1 传统村落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1 村落建筑文化的日渐消融
村落作为农民生产与生活的居住场所,是人们生息繁衍、世代传承之地。在传统村落中,村落格局与建筑无不处处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智慧与文化理念。传统村落建筑中独特的区域特色与文化气息,是村落居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获得智慧结晶,其中隐含大量的历史痕迹与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国家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能力。受社会潮流的审美影响,村落居民普遍认为传统建筑不符合潮流发展趋势,在新房建造或是老屋改建过程中往往依照现代的审美眼光去建设,使传统的村落建筑逐渐被破坏、被取代,村落的建筑格局、建筑风貌遭到严重的破坏。传统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正日益消融,是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工作所面临的首要问题[1]。
1.2 村落民间技艺的无人传承
民间技艺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技艺术法,承载着民众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地方特色。长久以来,这些各式各样的民间艺术形式都深受人们欢迎。民间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它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不可估量,是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无价瑰宝。受社会潮流影响,村落居民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不满足于农村的生活,外出打工以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与更舒适的生活环境。由于村落中年轻人才流失严重,老一辈的民间技艺传承人难以找到合适的传承人选,民间技艺的传承面临尴尬的局面。价值观念的转变,让年轻人更为注重经济利益的得失,民间技艺的表演限制于乡村落后的经济水平,微薄的收入更是难以传承的根本原因。在现代农村中,出现了村民积极外出追求新生活,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舒适环境,而传统村落正在逐渐消失,民间技艺难以传承,传统文化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1.3 村落传统文化的遗失
村落文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文化遗产,另一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文化中的非物质遗产部分就是传统村落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即村落居民的语言、生产生活活动、民俗活动、宗教节庆等方面。在传统村落中,旅游开发已成为必选的发展途径,传统村落独特的地域特色与人文价值成为旅游开发的独特卖点。为吸引游客,获取更大利益,在村落文化真实的场景表演中,村民增添了大量虚假内容作为卖点博取游客注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抛之脑后。大量虚假元素的添加,使传统文化失去了本真的魅力,完全沦为了商业性的表演[2]。
2 传统村落遗产活化利用的策略
2.1 保护传统文化,合理活化利用
传统村落中蕴含宝贵的历史信息与人文价值,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厚重积淀。传统村落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人文价值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一旦遭到破坏,便不可再现。因此,在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时,我们要秉承遗产活化利用的原则,从大局出发,从两方面着手工作:一是要做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工作,村落文化中的建筑布局、传统建筑、民风民俗、节庆礼仪等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都要做好保护与恢复,尽最大可能做到还原其本真效果;二是从遗产活化利用的角度,在做好村落文化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掘其经济与社会价值,使其能够重新焕发活力,实现更大发展。特别是在对传统村落进行旅游开发时,务必要保持文化的本真性,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避免因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淡化、消融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做好对传统村落文化的合理活化利用,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3]。
2.2 加大资金投入,理性开发利用
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项工作不能只单纯依靠政府投入,而是应该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多方合力,最终达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合理并重的效果。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政策引导作用,多方筹集资金,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并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指导与监管。在对传统村落进行开发利用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理性开发原则,在做好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基础上,突出传统村落的地域特色与人文价值,推动村落经济稳步、健康地增长。
2.3 提升村民觉悟,坚守文化本真
传统村落不仅是传统文化遗产的载体,也是村落居民生产生活的栖息地。传统文化从村落发源、在历史中成长,凝聚了古代先民的智慧与理念,是值得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基于遗产活化利用的视角,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离不开村落居民的参与配合,所以要提升村民觉悟,让村民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与自豪感,尤其要最大限度地唤起年轻人的思想和情感共鸣,增强文化认同感,是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村民意识到自己才是村落文化的主人,才能自觉自发地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历史内涵、文化肌理和人文情怀,寻根问源,解读内涵,讲好故事,凝心聚力,在合理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坚守住传统文化的本真,这样才是传统村落遗产活化利用的最好表现[4]。
3 结束语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就是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精髓。传统村落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与传承,凝聚了无数先人的生活智慧与文化理念。基于遗产活化利用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和传承,避免了传统村落开发过程中造成的文化破坏与冲击,在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遗产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在保持传统村落文化本真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村落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既而促使居民更为积极主动地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良性循环之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将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张行發,王庆生.基于遗产活化利用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传承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8(9):35-39.
[2]顾大治,王彬,黄雨萌,等.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以安徽绩溪县湖村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2):100-105.
[3]陈晓华,程佳.文化传承视角下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述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13-120.
[4]刘海青.基于保护与利用视角下的里夺传统村落发展方式研究[J].北方文学,2018(11):13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