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2019-10-20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王莹莹刘静荆丽凯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王莹莹 刘静 荆丽凯
瓣膜置换术是临床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最常用的术式之一,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解除其异常的血流动力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然而,受手术侵袭操作、患者自身的心功能差、病史长等因素的影响,常易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心率紊乱、电解质失衡以及低心排血量综合症等并发症,不仅会加重患者机体的痛苦,同时还会降低其手术治疗的效果,因此,在围手术期间,临床需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才能提升患者的术后质量[2]。本文主要探究了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4例行瓣膜置换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适应症;排除标准:合并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实质性器官病变者。该项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为自愿加入本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4∶18,患者年龄分布:43~74岁,平均年龄(60.1±2.3)岁,其中27例二尖瓣病变、15例主动脉瓣病变;研究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3∶19,患者年龄分布:45~72岁,平均年龄(60.3±2.2)岁,其中26例二尖瓣病变、16例主动脉瓣病变,两组患者的年龄、心脏病变类型等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主要给患者提供常规的术前检查、术后体征监测护理。研究组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①术前护理,术前除了需完善患者机体检查,还需给其提供营养支持护理,如指导患者多摄入复方氨基酸、脂肪酸等食物;为给手术治疗创造良好的机体条件,术前一周还需给患者吸入氧气,严格控制其对液体及盐分的摄入量,检查其机体血钾、血钠变化,并及时纠正其紊乱电解质;为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还需指导其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等训练。②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密切做好患者的循环系统、抗凝治疗监测、引流管观察护理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维持护理。术后2~3d,可在心电监护仪监测下,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咳痰及上下肢功能锻炼,术后4~5d,可进行床边站立、扶床慢走等下床活动锻炼,术后10d,可指导患者进行各种动作尝试,如自主步行、加速步行等。由于患者的心功能较差且病情较重,因此,在整个围手术期间,护理人员还需做好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生存质量评分(采用生存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评估,总分100,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附表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8%)明显低于对照组(19.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生存质量评分对比术后,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
3 讨论
本研究中,对两组行瓣膜置换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别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了对行瓣膜置换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能缩短其住院周期和提升其预后质量。
总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