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的探索与思考
2019-10-19周广卿赵晋刘惠春
周广卿 赵晋 刘惠春
摘要: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如何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是人事组织部门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油田企业在政策制度、梯队建设、培养培育等方面形成的一系列有益探索,分析了专业技术人员在数量、质量、体制机制配套上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油田在新时期“二次加快发展”阶段进一步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的下步思考。
关键词:油田;专业技术人员;体制机制;积极性
一、背景及意义
(一)激发人才积极性是党和国家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才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二)激发科技人才积极性是中国石油加快科技创新的重要部署。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指出“要强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国际化能源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并持续发力,近两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意见和政策制度,大力推进“双序列”改革和“三项制度”改革。
(三)激发科技人才积极性是长庆油田启航新征程的迫切需要。2019年,长庆油田明确了“二次加快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到2025年油气当量突破6300万吨的宏伟目标。面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气勘探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专业技术人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迫切需要企业聚焦“高素质、专业化”,打造过硬专业技术队伍,持续激发技术人才创新创效活力,推进油田高质量发展。
二、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的初步探索
(一)长庆油田专业技术队伍人员结构比较合理
长庆油田现有专业技术人员6000余人,其中以地质勘探、油气田开发、地面建设等主体专业人员为主。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人员占88.3%,整体学历层次较高;平均年龄35.8岁,40岁以下的占75.8%,队伍整体年轻,充满活力。
(二)近年来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的有益做法
1.配套體制机制,做好制度保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设置、聘任管理、薪酬体系、考核评价等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体系;二是狠抓激励机制构建。成立专业技术专家委员会,提高专家政治地位和技术话语权。三是督查制度落实落地。对专业技术人才政策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各项制度在基层全面落地。
2.加强梯队建设,打造强将精兵。坚持问题导向和科技发展需要,聚焦人才梯队现状,加大各级专家、骨干人才的选拔培养力度,积极打造层层带动、整体提升的“金字塔”型人才队伍。3.加强培育培养,提高创新能力。制定石油科学家培育计划;开展青年科技英才培养工程;畅通技术交流、知识共享通道,搭建科研单位与基层单位纵向指导平台、建立双向培养机制;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政策和经费倾斜。
4.选树先进典型,营造重才氛围。加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表彰,设立“杰出成就奖”“创新人才奖”“青年英才奖”“科技尖兵”等,覆盖各级各类技术人员、体现技术创新水平的荣誉奖项,并给予相应奖励激励。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双序列”改革推进仍有阻力
在思想观念上,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仍存在崇尚“管理”、轻视“专业”的想法。在体制机制上,有的单位管理制度配套与“双序列”改革还不够同步,行政领导与技术专家的职权划分不够清晰。
(二)专业技术人员在数量上明显不足
长庆油田专业技术人员整体规模本身偏小,加之由于人员转聘到管理岗位、自然退休、大学生招聘和人才引进渠道有限等原因,近十年,虽然油气产量翻番,但专业技术人员仍每年减员100人左右,导致专业技术队伍接替不足,已成为制约油田“二次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高精尖专业技术人员储备不够
高端技术人才的配套政策、服务体系、科研基础、引进机制尚不完善,导致高精尖人才成长较为缓慢、储备不足。特别是行业内知名专家、领军人才紧缺,与塔里木油田培养出5名院士、大庆油田2名院士相比,长庆油田还有较大差距。
(四)专业技术人员激励机制尚未在基层有效落实
在长庆油田快速发展过程中,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吃苦耐劳、攻坚啃硬,支撑了重要作用。但在薪酬待遇、政治地位等方面配套还不到位,考核评价还缺乏有效激励措施,在项目攻关、技术创新上“吃大锅饭”的现象仍然存在。
四、下步思考与展望
(一)搭建制度平台,为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攻关提供保障
一是加快同步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明确管理序列和技术序列职责界限。二是探索打通“双序列”之间的转换通道,明确转换规则和程序。三是推进分类分级评价机制改革,充分考虑技术人才专业性质和研究方向。
(二)扩充队伍规模,适应油田“二次加快发展”需要
一是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组建高层次科研团队,给予配套制度支持,解决油田开发瓶颈技术。二是扩大大学生招聘规模,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质量。三是加强非主体专业人员培养。四是探索知名高校毕业或工作业绩突出的非主体大学生、操作人员聘任到专业技术岗位。
(三)培养精英人才,引导担当科技创新重任
一是培育高端人才,完善专家工作室建设;二是加大青年人才培养,持续开展青年科技英才培养工程;三是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坚持“引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有针对性、精准化、分层分类分片开展培训工作,提升专业技术队伍素质。
(四)切实提升待遇,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
一是提高薪酬待遇,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业绩、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的兑现奖励力度;二是提高政治待遇,充分体现尊重人才、发掘人才的氛围,为专业技术人才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做好精神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