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茶苗在不同基质、不同环境下生长比较研究

2019-10-19李锦锦束庆龙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拱棚油茶生物量

刘 春,李锦锦,束庆龙

(1.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2.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合肥 230031)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木本油料树种,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 300年的历史,油茶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等特点。茶油是一种健康食用油,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脂肪酸结构合理,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我国现阶段将油茶作为重要的油料树种大力推广种植[1-3]。

容器育苗是现阶段人工造林的主要育苗方式,能够提高树木栽植成活率,基质是容器苗生长的小环境,为植株生长提供养料等条件,是影响育苗质量的重要因素,基质的筛选和配比在生产上是决定容器育苗好坏的关键技术[4-5]。近阶段,国内外林业人员研究了各种基质对不同树种育苗的影响,陈录平等[6]发现中性紫色土对直杆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subsp.maidenii)幼苗生长效果最好,对苗木株高、干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根干重等有促进作用。

温室与室外拱棚育苗由于光照、温度、湿度以及温、湿度日较差等不同,对油茶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7-10]。目前,有关油茶室内外育苗差异比较的研究尚未见专门报道。本试验通过配制不同育苗基质对油茶分别进行了温室和室外拱棚育苗的比较研究,以期探索最佳的油茶容器育苗栽培环境并筛选最适宜的基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条件

试验中采用的移栽用苗为大棚圃地已萌发新叶、扦插生根的小苗,品种为“大别山1号”。

温室内有温湿度调控设备,相对湿度控制在50%左右,温度控制在26 ℃。室外移栽环境为人工塑料拱棚。

1.2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生物学重复的试验方案,配制9种基质(表1),每种基质准备75 个无纺布容器袋,试验按3 个重复组处理,每个重复25 株,对每个处理分组标签。完成容器苗移栽后,将每组处理随机摆放在温室育苗床上(苗床上预先铺有3~5 cm的珍珠岩)。

室外塑料拱棚内苗床预先做好清理消毒处理,铺设5 cm 的过筛黄心土,按温室同样的处理方法进行容器育苗。完成容器苗移栽后,浇透水,喷施500倍多菌灵消毒,再覆盖塑料薄膜。

表1 不同基质配方Tab.1 Different substrate formulations

1.3 指标测定

对温室、室外拱棚内的容器苗进行定期有效的管理措施,60 d后统计成活率。

60 d后分别对室内、室外不同基质培育的容器苗重量、叶片数、茎高、根系等指标进行统计。设计9组不同基质处理,定期测定数据,结果取平均值。

1.4 数据处理

采用DPS 7.55统计软件和Excel 2010进行方差分析和图表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不同基质处理移栽成活率

不同基质移栽平均成活率为86.22%,以基质Ⅲ、基质Ⅳ成活率最高,均达到96%;其次为基质Ⅷ,成活率为94.67%;基质Ⅰ最低,仅为46.67%(图1)。

油茶容器苗移栽成活率在不同基质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基质Ⅰ与Ⅱ、Ⅲ、Ⅳ、Ⅶ、Ⅷ差异显著,与基质Ⅴ、Ⅵ、Ⅸ无显著性差异;基质Ⅱ~Ⅸ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图1 不同基质处理油茶容器苗移栽成活率(室内)Fig.1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ed container seedlings of Camellia oleifera with different substrates(indoor)

2.2 室外不同基质处理移栽成活率

室外9 种基质处理容器苗成活率均值达到99.41%(图2)。成活率最差的为基质Ⅲ处理,但也高达97.33%,成活率比较顺序为Ⅰ=Ⅳ=Ⅴ=Ⅵ=Ⅶ=Ⅸ(100%)>Ⅱ=Ⅷ(98.67%)>Ⅲ。

室外容器苗成活率在不同基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图2 不同基质处理油茶容器苗移栽成活率(室外)Fig.2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ed container seedlings of Camellia oleifera with different substrates(outdoor)

2.3 室内、室外不同基质处理间移栽成活率比较

室外油茶容器苗成活率远高于室内,均值超过90%,室内外基质I处理相差最大,相差较小的为基质Ⅲ、Ⅳ、Ⅶ、Ⅷ处理(图3)。

图3 室内与室外不同基质处理容器苗移栽成活率比较Fig.3 Comparison of survival rates of transplanted container seedlings with different substrates indoor and outdoor

结果表明室外拱棚比温室苗床更适合油茶容器育苗,可能与温差、湿度、光照、地面环境(容器苗在室外接触的地面环境更有利于其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等因素有关。

2.4 室内、室外基质培育的苗木生长量比较分析

对室内外不同基质处理的容器苗地上生物量进行比较,室外栽培效果优于室内(图4,5)。比较室内外9 种基质处理的植株各部分生物量总数,叶片数室外比室内多出33.20枚(图4),新梢长度高出20.64 cm(图5),地上重量(叶片与茎干重量)高出8.47 g,地径比室内低0.01 cm(图6)。新梢长度的区分度最明显,地径生长量差异较小。

图4 苗木叶片数比较Fig.4 Comparison of leaf number of seedlings

图5 新梢长度比较Fig.5 Comparison of shoot lengths

室内、室外基质Ⅴ处理的植株叶片生长较好(图4);基质Ⅵ处理对促进容器苗地径生长效果明显(图6)。综合以上结果,表明Ⅴ、Ⅵ两种基质对油茶容器苗各器官生长量的积累均促进作用。

根系是油茶容器苗生长的先天之本,影响苗木质量及后期的造林效果。通过比较分析室内外油茶容器苗根系,发现室外拱棚内容器苗须根、主根的长度、数量等数据均高于温室(图7)。

图6 地径比较Fig.6 Comparison of ground diameter

图7 主根长比较Fig.7 Comparison of main root length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基质Ⅴ、Ⅵ对油茶容器育苗移栽成活率及后期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根系、叶片、嫩梢等生物量比较,室外拱棚育苗比温室苗床育苗更适合油茶容器育苗。

黄凤雅等[11]在不同油茶良种引种栽培试验中发现,油茶不同良种幼林生长状况差异是个体差异与环境、气候、立地条件、小生境差异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油茶容器苗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生长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研究了室内外2种环境下不同基质处理的油茶容器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情况,数据分析表明室外环境下移栽的成活率及生物量优于室内。油茶容器苗的栽培过程中,除了基质影响移栽成活率,稳定的光照、温度、湿度、水肥等环境因素也对其有一定影响,室外拱棚的环境条件整体优于室内人工提供的植株生长环境,这可能是室内外油茶容器苗生长差异的主要原因。

不同基质处理对油茶容器苗移栽成活率及后期的生长状况起到重要作用。崔娜娜等[12]研究不同基质材料对油茶容器苗生长生物量的影响,发现不同基质处理对油茶容器苗的成活率、生长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有显著影响。彭邵峰等[2]研究了4种不同基质对油茶容器苗生长的影响,发现不同基质处理对苗高、径粗、叶片数的生长影响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基质Ⅴ、Ⅵ能够促进油茶容器苗后期生长,可以作为油茶容器苗繁育的首选基质配方。通过比较分析,这2种基质中均掺入一定比例的黄心土,具有一定的保水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对根系的萌发生长有促进作用。比较植株各部分生长量,除地径生长速度较温室缓慢外,室外容器苗各项生长指标基本都优于温室。

温室内育苗是将容器苗置于育苗架上,温度、湿度及养分的稳定性稍差,制约了油茶容器苗根系的生长。室外拱棚内环境稳定,容器袋与地面土壤接触,温度、湿度及养分的供给保持良好,对根系生长有很大帮助,从而促进整个植株生长。

猜你喜欢

拱棚油茶生物量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轮牧能有效促进高寒草地生物量和稳定性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西葫芦瓜小拱棚薄膜覆盖栽培技术
生物量高的富锌酵母的开发应用
基于SPOT-5遥感影像估算玉米成熟期地上生物量及其碳氮累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