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研究

2019-10-19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471000刘姗姗王爽张盼盼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9期
关键词:体位康复护理人员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471000)刘姗姗 王爽 张盼盼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的脑血管临床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与死亡率,对患者生命产生严重的不良威胁,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1]。然而若想提升患者的长远临床效果,则需要对其予以良好的护理[2]。以往的常规护理虽然能够缓解一定的临床不良症状,但无法获得深入效果[3];随着护理方式的不断发展,目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成为护理人员主要使用的护理模式,能够获得长远效果[4],本文将进行如下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3例脑卒中患者,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为53~68岁,平均年龄为(60.5±4.9)岁,病程为3~21d,平静病程为(12.1±0.1)d;试验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为54~68岁,平均年龄为(61.1±5.1)岁,病程为4~21d,平静病程为(12.5±0.1)d。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脑血管意外诊断指南》[5]中关于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未患有其他脑血管疾病。排除标准:①无法配合完成护理;②患有其他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家属在了解相应的护理方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附表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FM与ADL评分比较(分)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护理等。试验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1)体位护理。①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摆放良好的体位,例如使患者采取仰卧体位或患侧在上侧卧体位等,能够有效的避免异常肌张力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每2h对现有体位进行更换。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并及时纠正错误体位。②对患者进行转移与平衡锻炼。在患者休息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转移与平衡能力进行锻炼,例如使患者进行由卧位至坐位,再至站位的锻炼,之后在患者承受范围内进行行走锻炼。(2)手部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较易出现手部肿胀现象,进而影响手部的正常活动,为此护理人员可采用缠线或温热等疗法对手部进行护理,同时避免在患侧输液。(3)关节护理。①进行被动锻炼。护理人员需要在24h内对患者进行关节的被动训练,但需要选择适合的时间与正常范围内进行,并需要依据有节奏、缓慢、轻柔与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②进行主动锻炼。待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可辅助患者进行关节的主动锻炼,例如对于上肢可进行肩关节外展、上举、肘关节屈伸、腕关节背屈与指关节伸等;对于下肢可进行髋关节内收与内旋、屈髋、膝关节屈伸与踝关节背屈等。(4)为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恢复患者的局部组织细胞兴奋,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相应的按摩推拿方式,并告知其按摩的时间与力度。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护理效果[6],评价标准:显效,神经功能恢复90%~100%;有效,神经功能恢复46%~89%;无效,神经功能恢复46%以下。②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力(FM)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运动功能力评分依据简式Fugl-Meyer标准评价,日常生活能力依据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运动功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把研究得到的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x2检验和t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试验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60.87%),差异显著(P<0.05)。

2.2 患者护理前后的FM与ADL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的FM评分与ADL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FM评分与ADL评分显著提升,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

3 讨论

脑卒中将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危害,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然而由于患者及其家属缺少医学知识,为此在治疗过后需要对患者予以良好的护理。常规的护理仅对患者进行药物护理等。纵观目前治疗脑卒中的相关药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将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刺激,对其造成额外损伤,因此常规护理无法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7]。

随着护理技术的发展与护理经验的不断丰富,目前诸多护理人员一致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即当患者发病后,通过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稳定,使患者恢复意识,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主要包括体位护理、手部护理、关节护理与推拿按摩等。此种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修复,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关节与肌肉的能力,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康复程度。除此之外,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继发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依据实验数据可知,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5.74%,并且护理后的运动能力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提升,主要原因在于早期康复护理在患者苏醒后的早期便予以相应的护理,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同时能够有效的确保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生命体征的平稳性,进而能够积极配合后续的护理,确保护理过程的顺利完成;同时早期护理方案中的护理措施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使患者恢复关节与肌肉等能力,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而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提升临床护理效果,还能提升患者的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可作为护理该类患者的首选方式。但临床护理人员仍然需要加强对早期护理方案的完善,同时需要不断积累实践的临床护理经验,如此才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使其摆脱疾病困扰,恢复正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体位康复护理人员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