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9-10-19河南省睢县人民医院476900赵景燕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9期
关键词:暗带达拉溶栓

河南省睢县人民医院(476900)赵景燕

急性脑梗死是指患者突然出现脑血供应中断情况后导致脑组织坏死,其临床表现多为眩晕、耳鸣以及突然性的头痛[1]。目前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可采用静脉溶栓药物,而且早期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可有效缓解脑梗塞的发展,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而本文的目的,旨在研究并分析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在本院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时间范围为2015年7月~2016年8月。纳入标准:①年龄均在45~75岁之间;②均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且不存在意识模糊等现象;③患者和家属都知晓本次的研究,已自愿签署了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经CT检查存在脑水肿、肿瘤等现象的患者;②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现象的患者;③其他无法配合完成研究的情况。随机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女=32∶18;年龄上限为75岁,下限为47岁,平均为(60.25±7.52)岁。观察组男∶女=31∶19;年龄上限为72岁,下限为45岁,平均为(60.31±7.19)岁。对比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

附表 对比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rt-PA(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S201500001)静脉溶栓治疗,剂量为0.7~0.9mg/kg。疗程为2周[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为H20130051),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为2周[3]。

1.3 观测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和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其中NIHSS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而BI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而临床效果中,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或者改善则为有效,反之则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核算软件为:SPSS22.0版本,其中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采用“均数±平均差”的形式来表示,并用t值来检验。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形式来表示,用卡方来检验。若P<0.05,则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对比NIHSS评分和BI评分 通过比对两组数据,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比治疗前的低,而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BI评分则要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2.2 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6%,要比对照组的62%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两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外科疾病,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4]。而急性脑梗死的病灶,大致上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缺血中心和周围的缺血半暗带。而且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血管或者血液等出现异常造成的大脑动脉堵塞或者狭窄,都有可能引发该病;不仅如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或者冠心病的患者很容易诱发急性脑梗死。而在治疗过程中,缺血半暗带的缺损程度对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脑缺血再灌注的这一过程中,很容易形成大量的氧自由基,从而导致脑水肿发生,进一步加重了脑细胞的损伤程度,故而如此,如何良好的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液供应,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极其重要[5]。

目前,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式包括有一般治疗和溶栓治疗。不过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还是溶栓治疗,该方式可以通过静脉给药,也可通过动脉给药,不过动脉给药溶栓的应用较为广泛。而在进行溶栓治疗时,常采用的药物包括有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等[6]。为患者进行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帮助患者恢复梗死区域的供血功能,从而有效挽救缺血半暗带,恢复该区域的神经元。但是有资料表明,在所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仅有少数患者可以在4.5小时内得到有效的溶栓治疗,所以扩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时间窗,可以让患者得以早日进行溶栓治疗,减轻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

依达拉奉作为一种羟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有着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功效,可以通过抑制脂质来减轻神经细胞损伤,降低自由基对不饱和脂肪酸造成的氧化损伤,帮助缺血神经元提高生存能力;同时该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抑制或者缓解脑水肿情况。在临床上,依达拉奉被广泛应用于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的脑梗死患者。

在本文的研究中,从所得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手段,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明显要优于治疗前,P值小于0.05。这表明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溶栓治疗和溶栓治疗皆有着良好的效果。而采取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NIHSS评分明显要低于仅采取溶栓治疗的患者,而BI评分则要高于仅采取溶栓治疗的患者,P值小于0.05。这表明,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在临床疗效上,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溶栓治疗的患者,其临床有效率为86%,而仅采取溶栓治疗的患者的有效率为62%,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值小于0.05。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效果,还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猜你喜欢

暗带达拉溶栓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诊断创伤半暗带的研究进展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寻找卒中半暗带的思想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一块石头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