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腋下小切口开胸术的手术要点及优势分析

2019-10-19河南省洛阳东方医院471003苗亚飞刘伟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9期
关键词:附表肺癌流量

河南省洛阳东方医院(471003)苗亚飞 刘伟新

肺癌疾病的出现,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感尤为显著,因此在对患者治疗期间,研究采用有效方法将患者的痛苦感缓解意义显著[1]。以往选择传统开胸术对患者治疗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以及后遗症均呈现出显著性特点,并且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感显著。在此种情形下,腋下小切口开胸术的有效应用,不会对患者主要神经血管造成危及,能够将患者上肢运动协调能力充分保持,并且在改善病情以及减轻疼痛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2]。本次研究将针对肺癌患者明确最佳的手术方法,以此说明腋下小切口开胸术应用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02月~2018年03月收治的7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手术方法;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0岁~77岁,平均年龄为(65.39±2.52)岁;观察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2岁~79岁,平均年龄为(65.43±2.59)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原发性肺癌病灶在4cm以下;②患者淋巴结直径在2cm以下;③患者表现出肺门肿大现象;④伦理委员会批准;⑤知情同意书签署。排除标准:①患有胸膜炎疾病;②患有严重脏器疾病。观察对比两组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于入组后的两组肺癌患者,手术期间,麻醉医师均选择全身静脉复合麻醉方法给予手术配合;对照组具体为:临床医师对患者合理展开外侧标准切口(25cm~40cm)的制作,主要在患者腋前线位置完成,确保直至患者骶棘肌的位置,之后将患者背阔肌、前锯肌与一根肋骨切断,合理撑开患者肋间肌后,将肺叶有效摘除,系列胸内操作顺利完成后,将切口进行缝合[3];观察组具体为:手术入路主要于患者腋前线以及腋后线展开,之后沿着患者肋骨方向,针对皮肤与皮下组织合理展开11.5cm的切开操作,之后将患者筋膜纵行切开,针对患者胸大肌以及背阔肌展开游离操作,直至患者肋间肋层面的位置[4];完成后,将患者肋间肌切开,从患者锁骨中心直至患者肩胛线位置,将壁层胸膜以及肋骨膜合理切开,完成后将肋骨牵开,合理扩大切口后,对手术位置适当调整;对于患者肺上叶病灶、肺中叶病灶以及肺下叶病灶,分别对应选择第五肋间隙、第六肋间隙以及第七肋间隙,顺利完成系列胸内操作后,合理展开逐层关胸操作[5]。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肺癌患者手术引流量、手术中失血量、带管时间、术后12h、24h以及48h疼痛程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胸腔积液、肺部感染)总发生率。

1.4 判断标准 对于肺癌患者术后12h、24h以及48h疼痛程度,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展开对应评定,分值范围为0分(无痛)~10分(最痛)[6]。

1.5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肺癌患者的手术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展开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手术引流量、手术中失血量、带管时间等)、计数资料(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各以±s、%表示,各行t检验、X2检验,结果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引流量、手术中失血量、带管时间对比 观察组肺癌患者手术引流量以及手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带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2.2 术后12h、24h以及48h疼痛程度对比 观察组肺癌患者术后12h、24h以及48h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附表1 两组肺癌患者手术引流量、手术中失血量、带管时间临床对比(±s)

附表1 两组肺癌患者手术引流量、手术中失血量、带管时间临床对比(±s)

组别 手术引流量(mL) 手术中失血量(mL) 带管时间(d)观察组(n=36) 230.25±14.25 110.15±6.05 7.02±2.05对照组(n=36) 410.09±25.13 182.02±11.25 10.25±3.82 t 37.3511 33.7586 4.4702 P 0.0000 0.0000 0.0000

附表2 两组肺癌患者术后12h、24h以及48h疼痛程度临床对比(分,±s)

附表2 两组肺癌患者术后12h、24h以及48h疼痛程度临床对比(分,±s)

?

2.3 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78%)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

3 讨论

临床对肺癌患者在选择传统开胸手术方法治疗期间,往往会导致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感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增加,从而使得患者术后恢复受到阻碍,使得患者功能状态受到影响[7];而腋下小切口开胸术的有效实施,其无需针对患者的肋骨展开切割操作,并且不会对患者胸壁肌肉造成严重创伤,通过减轻患者疼痛感以及保护患者胸壁辅助呼吸肌,对于患者早期肺功能的改善可以显著促进。

临床针对肺癌患者在选择腋下小切口开胸术治疗期间,于以下几方面需要密切注意:①在具体手术期间需要做到轻柔缓慢,防止呈现出错切的现象,避免导致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因此增加;②需要对手术长期效果以及准确性做出充分保证,对于纵隔淋巴结需要尽量清扫;③对于系列复杂操作需要尽量避免,将手术动作尽量减小。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肺癌患者手术引流量以及手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带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肺癌患者术后12h、24h以及48h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78%)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进一步说明腋下小切口开胸术应用可行性。综上所述,肺癌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腋下小切口开胸术的有效开展,对于患者手术引流量以及手术中失血量减少,带管时间缩短,术后疼痛程度缓解以及安全性提升,效果确切,最终显著促进肺癌患者预后改善。

猜你喜欢

附表肺癌流量
冰墩墩背后的流量密码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张晓明:流量决定胜负!三大流量高地裂变无限可能!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寻找书业新流量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