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国情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2019-10-18吕冰魏春梅
吕冰 魏春梅
摘 要:国情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高校大学生从高校获取的国情知识有限,国情认识存在偏差。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必须认清国情教育的意义,正视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创新教育途径,提高国情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国情教育;途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6-0029-03
国情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传播基本国情知识和认识国情的基本方法,让受教育者能够正确认识国家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1][2][3][4]。早在1939年毛泽东同志就曾提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历史飞跃的过程,也是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由此可见国情认识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国情知识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信息的全球化加速了资本、物质的流动,为知识价值的传播,为思想观念的交流、交融、交锋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间,加深了人们对自身、他人、共同体以及整个人类的认识,带来了认识和观念的变革[5]。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6]、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負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国情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然而,现在有不少高校对国情教育的功能和职责划分不够明确,重视程度不够,开展国情教育的途径单一,导致了高校大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出现了一些偏差,表现出“享乐主义”、崇洋媚外、“唯制度论”及“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高校国情教育的收效甚微,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一、高校在国情教育中的定位
过去的研究普遍认为,国情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各级学校的共同责任。高校因其特殊的地位,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寄予厚望,高校不仅肩负着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还承担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Richard认为,公民教育是所有学校的一项基本教育任务,而国情教育与公民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国情认识是公民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7]。大学生思想活跃,能够接受更多前沿信息,大学阶段对世界观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不加以科学引导,容易导致大学生接受错误观念,一旦形成思维定式,学生进入社会后将难以再施加有效教育。因此,国情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部分高校认为国情教育并非大学阶段的任务,这是没有意识到国情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高校开展国情教育的传统途径
长期以来,国情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诸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包含着大量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国情知识、我们党对现实国情的根本认识和分析判断及当前的基本国情和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等,这使得课堂教学对基本国情普及具有特殊优势。然而,高校学生往往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受限于学时及教学方法的限制,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自由探讨的空间较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感、枯燥感。各种专业课也是获取国情知识的重要途径,由于许多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与国情教育密切相关,因此它们对开展国情教育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如历史学科、地理学科、经济学科等都有明显的教育效果[8]。同时,系统的专业课教学,能够让学生对本专业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形成科学辩证的思维,让学生获得客观认识和分析国情的能力。然而,各种专业课都有自己的教学目的,不可能以国情教育为中心开展工作,因此,借助专业课开展国情教育并不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控制的范畴内。
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利用各种有关国情的报告会、讲演会和讨论会等学术活动开展国情教育。通过这一途径,受教育者不仅能得到关于国情的某一方面系统而深刻的知识,还可以得到如何认识和分析国情的方法。然而这种活动并不能经常开展,从形式上看仍然是单方面的讲授为主,缺少与学生的互动。部分学者认为高校党团活动也是开展国情教育的有效途径[9],然而在大多数高校中,党团活动形式更为单一,仪式感强,难于激起学生的热情。
利用社会实践机会开展国情教育,往往是学生更喜欢的方式。马克思认为:社会实践不仅是人类物质生活的根本基础,也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手段,是一切关于客观世界知识的最终来源。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获得比课堂教学更多、更真实的知识,有助于让学生了解更真实的国情现状,客观真实的国情现状又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国情观。目前,积极开展诸如社会实习、社会考察、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是大多数学者倡导的国情教育途径,也被认为是国情教育途径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
三、当前国情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1.学生对国家性质存在疑惑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党的十八大报告又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含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把建立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付出了极大的艰辛。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伟大旗帜,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当前,部分高校学生从网络上了解到一些片面的言论,对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不清、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认识不清、对改革开放的成果认识不清、对我国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问题认识不清[10],出现了一些盲目自满、罔顾事实的言论,有的还把这种言论进一步扩散到网络上,实际上是国情认识不足,缺乏国情分析能力的体现。
2.警惕“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就是把历史视为一种无主体的偶然结果,否定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决定论。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否定历史主体,颠覆唯物史观,强调个体性叙事,通过对个案的展示,用个体历史的细节研究来演绎整体历史,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解读历史,妄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而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就是唯心主义。2013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讲话,指出: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具有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搞乱人们思想的恶劣作用,被敌对势力利用而达到分化我国的战略目的,从而从根本上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当前,历史虚无主义者借助网络媒体大肆宣传个人见解,“再造”国家历史,诋毁英雄人物,而青年大学生被奇闻怪谈所吸引,对网络信息无差别地吸收,容易被错误引导,形成错误的世界观、历史观。
3.信息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21世纪以来,信息全球化以互联网为载体,呈现出高速的、不可逆的发展态势,伴随着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信息和思想被大学生所接收,但是信息潮流难免一时泥沙俱下,学生很容易被许多错误思想所误导[11]。在当前各民族和平发展的共同愿望下,世界格局依然混乱,发展前景夹杂着很多不稳定因素,信息的全球化为知识的传播,为思想观念的交流、交融、交锋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间,带来了认识和观念的变革,然而,集中、片面的錯误信息极有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成为反动势力利用的工具,世界各国都对信息管理不遗余力。面对西方反华势力借助新式传播工具对我国青少年进行的思想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分清敌我力量,积极有效地开展国情教育创新研究,用辩证唯物主义武装学生头脑,遏制不良思想在高校的传播。
四、国情教育途径的创新之路
当前,新闻媒体的选择性宣传,加之学生接收到的国情知识可能本身就存在问题,学生对客观认识国情的能力不足,使得高校开展国情教育面临诸多困境。笔者认为,传统的国情教育途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信息全球化条件下的国情教育途径亟待创新。
通过分析以上问题不难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如何教会学生科学地认识国情。科学认识国情应该是国情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国情教育与国情研究相辅相成[12]。而当前教育途径的主要缺点恰是难以教给学生科学认识国情的方法。马克思指出: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在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坚持的矛盾分析法原则,却被学生漫不经心的学习状态忽略掉了。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利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必须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1.利用思想政治课开展历史问题探讨
在教学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课堂作为学生辩论交流的平台,当代学生善于总结知识,辩论和交流有助于学生信息交流和信息整合,通过信息的互换,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国情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地思考国情背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情观。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选择思维敏锐、具备一定国情认识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在辩论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提供一个适于交流辩论的课堂环境,杜绝人身攻击,防止辩论话题脱离就事论事的范畴,演变成一场争吵;教师要给予发言者均等的发言机会,反对质疑动机,扣帽子,贴标签。如果课堂出现事实性认识障碍,讨论双方请求教师解惑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解答,帮助讨论顺利进行。课后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补充对课堂讨论问题的认识。通过系统的辩证思维引导,教师要到教会学生如何科学认识国情的目的。
2.利用辅导员工作开展社会热点问题探讨
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建立了规模相当的专职辅导员队伍,专职辅导员教师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分工不同,可以利用与学生多通道接触的优势开展国情教育。社会热点问题往往背景复杂,包含的信息量巨大,对提高学生科学认识国情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高校辅导员可以在班会活动中开展社会热点问题讨论活动,话题可以根据学生专业兴趣灵活设置。在开展活动之前,可以选派思维敏锐、具备一定国情认识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带领学生做好讨论前的知识储备。活动开展时教师扮演的角色与前文所述相同。当前新闻媒体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有失客观,容易误导读者。科学地讨论问题,有助于挖掘问题深层次原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防止形成极端思想,有助于打击敌对势力否定我国历史、挑拨社会矛盾的企图,让学生获取正确的国情知识并掌握科学分析国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魏茂全,安晓辉.当前大学生国情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49-50.
[2][8][9]胜令霞.大学生国情教育途径选择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1):175-177.
[3][11]冯刚.关于高校大学生国情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5):14.
[4]王炼钢,张淑娟.“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国情教育[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46-49.
[5]杨雪冬.新世纪以来全球化的特点及中国的应对[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10):68-76.
[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5-01-20(01).
[7][10][12]谷满意,李渡.国情教育:消除当前国情认识错误倾向的根本路径[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8-24.
基金项目:宜宾学院2015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题项目“新时期大学生国情教育途径研究”(2015SZ12)。
作者简介:吕冰(1987—),女,广西贵港人,硕士,宜宾学院党委组织部工作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魏春梅(1985—),女,重庆人,宜宾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