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舞蹈的教育与作用
2019-10-18施骁娜
施骁娜
摘要:幼儿舞蹈作为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幼儿时期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如今已被新时期社会越来越认同与重视。幼儿时期作为人类生命开始是主动接受外界事物、思想得到启蒙、身体机能开始快速开发等极为特殊的一个生命时期;而舞蹈艺术的学习可以培养、锻炼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如平衡感、节奏感、肢体的协调能力、思维的开放性等等,若是我们在人类幼儿时期对其进行简单的舞蹈教学,将会对其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幼儿舞蹈 幼儿教育 培育幼儿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7-0078-02
一、幼儿舞蹈概述
(一)幼儿舞蹈
幼儿舞蹈,顾名思义是指幼儿时期的舞蹈。从广义上来理解,可以是由幼儿时期儿童表演的舞蹈,也可以是由成人表演,而内容反映的是关于幼儿生活的舞蹈,但前者居多。幼儿舞蹈作为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幼儿时期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即幼儿时期的特性以及舞蹈的美育功能性。幼儿时期是人类生命从不知到快速、大量接收和认识外界事物、信息的一个学习阶段。而这个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并非是完全主动与正确的,需要外界力量进行一个正确、积极的引导,毕竟这个时期的生命体没有成熟、完善的信息判断与筛选能力。对此,幼儿舞蹈教育便是一个十分不错的教育手段,能训练肢体的能动性、大脑的协调性、音乐的情感把握、对于美的认知、思维的开发等等,这些都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
(二)幼儿舞蹈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艺术是儿童表达认知和情感的另一种“语言”。而舞蹈艺术尤为明显,不论3岁还是5岁的孩子,往往都会因为某个原因突然不自觉的“手舞足蹈”起来,脸上伴随着快乐的笑容,这便是他们在通过肢体的语言来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这和我们说的舞蹈其实是一样的性质,只是表现的能力不同而已。由此可见,在生命体的幼儿时期进行幼儿舞蹈教育是可行的。但我们又不能把舞蹈仅仅当做简单的肢体训练,而是应该充分地结合德、智、美、体等多方面的发展来开展教学,为孩子营造一个开心、快乐、活泼、自由的学习空间和表达空间,最大程度地发挥幼儿舞蹈教育的功能性与作用。幼儿舞蹈教育对于孩子的教育作用与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也应以这几个方面为基础,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1.造就幼儿外在的体态美
幼儿时期,孩子们的骨骼随着时间的增长也在不断完成发育、成型、定型的一个过程。这也是孩子最容易出现体型问题的关键时期,如驼峰、抠胸、耸肩、高低肩、偏头等,影响最终发育。舞蹈作为用肢体“说话”的艺术,则能直观、有效的辅助解决这些问题。舞蹈中大量的肢体训练,可以充分活动孩子的手、脚、头、肩、腰等肢体以及关节,拉伸其身体的肌肉与韧带,提高整体的协调性与柔韧性,促进并矫正骨骼的发育与成长。其次,舞蹈教学中,教师也会时刻监督并引导他们避免这些不好的身体习惯。
2.激发幼儿的脑动能力,促进幼儿智力有效的开发
舞蹈教育过程是集看、听、想、动为一体的教育形式,幼儿舞蹈教育的推广与运用,能促进孩子激发幼儿的脑动能力,促进智力有效的开发。首先,长时间的舞蹈学习,会使幼儿养成一个仔细看的习惯,能够明确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从而集中注意力观察。其次,在看老师动作的同时,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常会融入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词语、句子,对舞蹈动作以及音乐进行解说,这些解说以及音乐的节奏感、主旋律等音声会引导孩子培養听的习惯。再者,孩子通过眼睛所看到的以及耳朵听到的内容,会在脑海里呈现出一些画面,并不断学习通过大脑的支配控制身体做出动作,摆出造型,从而大大锻炼了大脑的脑动力。
3.培养出面对困难时积极的心态
艰苦的学习舞蹈的过程能培养孩子面对困难时的积极心态。首先,孩子要与外界进行主动交流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陌生人,而舞蹈的教育过程则可以得到有效的引导、改善、消除。并且,舞蹈训练的过程是艰辛的,他们需要忍受其他孩子不需要忍受的许多疼痛、疲劳,如压韧带、下腰、大量运动后的肌肉酸痛等。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孩子哭闹着要求放弃,然而能够坚持下来的孩子再遇到困难时,他的内心显然会更加坚强、强大。老师在课堂上也会举出一些例子,引导学生学会坚持,开导他们只有“辛苦付出,才会有胜利的收获”。笔者就至今还记得老师曾经在压韧带时说过“年少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故事。
二、幼儿舞蹈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认识度不够
从理论方面来看,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在国内的发展并非完全成熟,依然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舞蹈教育和孩子的身心发展结合不充分,忽略了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和地位,幼儿教师在进行舞蹈启蒙教育时方向并非十分明确。我们常见的幼儿园舞蹈课堂,较多的是音乐老师经过简单培训后完成的,不够专业;而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有着专业的教学经验,但是往往缺乏了幼师对于孩子身心发育情况的了解,容易引发孩子的心里问题。因此,幼儿舞蹈和启蒙教育的完全结合是目前幼儿舞蹈教育所存在的一个较大问题,目前社会上符合的教师资源还并不多见,这也是需要相关机构、单位引起重视的地方。
(二)教材内容繁多,不具备科学性
目前,社会上关于幼儿舞蹈的教材资料还比较混乱,并没有足够的完善。许多“专家”也都发表了自己对幼儿舞蹈教育的看法以及教材,然而这些看法以及教材都是偏向于他们自己的见解,并非是以引导中国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作为主要目的的。而许多舞蹈教师在运用教材的过程中,又没有完全理解、掌握幼儿舞蹈教育的本质,从而使得幼儿舞蹈教育工作呈现出“鱼龙混杂”的市场现象。总体来说,好的教科书有,但是不够完善,不够统一,导致舞蹈教师在选择教材时也遇到了困难,难以判断好坏优劣。
三、幼儿舞蹈发展的建议研究
(一)更新幼儿舞蹈启蒙教育观念
幼儿时期是影响孩子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关键时期,此时的教育目的、方向务必明确。幼儿舞蹈亦是如此,不应完全按照成人的教育方式进行,而是应该结合他们的身体特征、心理特征等进行规划,更加重视启蒙与引导的过程,不能过于偏向其它方面的训练。当然,在今天的社会,没有社会环境和每个家庭的要求,孩子们是无法自主生活的。为了实现各地学前教育的现代化,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现代人才,学前舞蹈启蒙教育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点,找到一条发展之路。
(二)注重教材的实用性、科学性
现阶段,教师对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教材的选择时,并非完全以幼儿天性和本能为出发点。事实上,幼儿舞蹈的教育工作,应该充分认识到幼儿时期孩子处于对外界事物、信息的接受学习以及自我处理两个方面,也就是所谓孩子的“天性”。因此,教师在启蒙教育的工作过程中,面对教科书的选材,务必要注重教材的实用性、科学性,避免随心所欲地选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舞蹈的教育是门充满希望、前景光明的专业。幼儿舞蹈能够为孩子创造自我审美、主观审美、思考的良好途径,可以引导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动觉好与坏,美与丑,丰富他们的思维空间。幼儿舞蹈教学能够通过舞蹈的美育功能等对幼儿形体进行美化、促进其大脑对肢体的协调、增强其对事物的关注力与思考能力、丰富其对美的认知力等等。有助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更好地进行身心的成长与发展,为其将来的人际交流、相互合作、团结互助、自我表现等培养良好能力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黄式茂.幼儿舞蹈教学指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45-89.
[2]陈康荣.幼儿舞蹈训练与幼儿舞蹈创编[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23-126.
[3]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4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