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热巴音乐文化研究》评析
2019-10-18孙莉
孙莉
摘要:西藏昌都地区的“热巴”是一种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民间活动,由于传播地理范围相对边远以致对于它的研究工作也受到一定限制。王华教授的著作《西藏热巴音乐文化研究》则填补了此方面的学术研究空白,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藏族 热巴 勒巴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7-0001-03
藏族艺术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特殊而复杂的人文环境为民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养料。西藏昌都地区的“热巴”①是一种融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民间活动,在民族音乐学领域里相关研究成果甚少。建国以来,虽可通过一些歌舞节目和理论文章增加对热巴的了解,但由于热巴家族多集中在昌都地区位置相对边远,以致研究者未能对这项艺术活动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考察研究。20世纪60年代,田联韬教授关注到了藏族流浪艺人这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但由于多种情况未能前往。光阴荏苒,田教授的博士研究生王华承导师衣钵在云南丽江纳西族勒巴舞之乡塔城做田野调查之时连带性地发现了与“勒巴”有密切联系的藏族传统歌舞“热巴”,并最终选择西藏热巴活动作为博士论文研究选题,也填补了一定的学术空白。
《西藏热巴音乐文化研究》一书是作者以坚实的实地考察和丰富详实的资料为基础,运用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用广阔的视域审视藏族热巴音乐文化。这部著作以阐释性分析见长,具有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资料翔实、见解深刻、学术信息丰富等诸多优点。具体而言,笔者认为这部著作有三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一、重实地考察,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注重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是深入研究热巴文化的基础。作者从2003年起曾先后3次到西藏昌都等地区作田野调查,走访了七个县的十多个家族、32位热巴艺人以及云南省的多个家族,获得了对热巴进行多角度研究的珍贵资料。其收集到的资料具体可分为两类:
(一)文化活动类
作者前往西藏昌都地区及多县的文化部门查阅到的音像资料包括20世纪80年代两次文化普查和地区、县乡的多次演出活动资料。我们也从中了解到1983年3月昌都地区成立的抢救民族文化遗产专门机构所做的普查和搜集工作是昌都解放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人数最多的一次普查。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学术研究类
作者对当前中国学者对“热巴”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共有专论15篇及一部著书。作者经梳理总结出这些文论显著的特征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客观存在的民间艺术现象进行如实的描述多属于“民族志”类。另外,作者发现研究者的身份错综复杂组成了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队伍,形成不同程度的局内人观点和立场都为全面系统多视角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二、“模式”理论方法的运用
作者经研究中发现热巴适合运用“模式”②的理论方法来完成对事物研究对象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剖析及比较分析,利于探究它的表层和深层文化之间的深层内涵从本质上揭示其特征和规律。
作者在文中对热巴文化系统本质规律的揭示共分为三步进行:一是比较和对照母体层和生成层之间的模式异同,即宗教模式与热巴模式之比较;二是阐述生成环节和引发生成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即模式生成之阐述;三是进一步总结模式生成的理论和规律,即“模式前后”状态分析。
模式作为一个变量,对该变量的“变数”掌握越多,对模式变化状态的放大过程中所采取的“分辨率”越高,剖析事物状态的程度就会越深,理解和把握也就越准确。作者在“模式前后”状态分析中采用环链形式对模式的生成过程进行分析,即“模式前——模式——模式后”。此环链展现出热巴活动模式的研究共分为三种状态,“模式”“模式前”和“模式后”。文中采用的“流浪+乞讨+击鼓+歌唱”的综合模式剖析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模式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文中采用的模式研究方法可较全面地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通过分析热巴活动与宗教历史的关系清晰阐述出西藏宗教对热巴形成的影响,以及热巴活动在历时和共时两方面的宗教本源。
三、关于热巴的“源流”研究
(一)族群音乐比较研究
作者通过实地调查观察到昌都地区的藏族的热巴和迪庆州藏族、丽江纳西族、傈僳族的勒巴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因此,作者尽力搜集了相关的各种资料,从族群音乐比较研究角度出发客观地分析热巴与勒巴在两个民族之间的名称、历史、观念、服饰、表演形态、使用乐器等多方面的特点,在正本清源后提出“热巴是源,而勒巴是流”的学术判断。
关于勒巴舞的称谓与界定问题。勒巴舞是流行在云南纳西族、傈僳族、藏族中的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群体性传统民间歌舞活动。作者注意到对其称谓的研究,勒巴舞被当地人称为“勒巴蹉”,“蹉”字即藏语,指“舞”之意。而勒巴一词来自藏传佛教噶舉派大师米拉勒巴(即米拉日巴)的名字,为了表示对米拉勒巴的尊崇之意。
作者还将勒巴的历史功用及表演形式都作为考查范围,发现当地村民把勒巴舞活动当作祭天、敬神、庆丰收等表达美好愿望的活动方式,可看出勒巴与热巴都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传统民间歌舞活动。二者的演出形式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关于热巴舞与勒巴舞的形态比较问题。作者在对热巴舞与勒巴舞的形态比较之时,采用族群音乐研究角度和比较音乐学研究方法对热巴的源流进行探析,并发现两种舞蹈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的艺术元素,特别是二者相近的动作、程序、鼓点节奏型和腰间系扎的“绳裙”等诸多现象,见证了二者之间密切的流变关系。
关于舞蹈伴奏乐器及用具比较方面,作者在做田野调查之时观察到云南纳西族人跳勒巴舞和西藏昌都地区丁青县热巴家族跳热巴舞所使用的用具和穿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二者所使用的鼓均为女用鼓,形制基本相同。打法均为左手握鼓柄,右手用鼓敲击。勒巴舞者(纳西族人)和热巴舞者(藏族人)均是左手拿毛甩子,腰间扎系着相同的“绳裙”,值得注意的是勒巴男舞者腰间扎系的“绳裙”在西藏仅属于热巴流浪艺人,是热巴艺人的标志。作者认为该饰物能在勒巴舞者身上出现,能够说明勒巴舞是热巴活动的流变形式,而且这种流变是通过民间和宗教双重渠道实现的。勒巴舞在表演时也穿藏服。不同的是纳西族勒巴舞者右手拿拨浪鼓,藏族热巴艺人则是右手拿铃,而这两件乐器均与宗教有关。热巴使用的铃在勒巴舞中没有被使用。
鼓点比较方面,作者将在塔城乡采录的两次大型勒巴活动资料做分析后发现,勒巴舞使用的鼓点与西藏的热巴鼓点完全相同。其中勒巴舞也是根据鼓点节奏型的不同,分为几段舞蹈,舞蹈中有间歇。勒巴舞者在跳舞之前,也有诵唱,内容多是祈祷、祭祀等方面的。二者不同点是,在勒巴的鼓铃舞中只舞蹈不歌唱。
舞蹈的参与者和舞蹈动作比较方面,二者间有一些区别。热巴的主要表演者是卖艺为生的相对职业化的艺人,舞姿和舞技比较复杂并有高难度的技巧,所以表演者需经过一定的舞技训练方可参加表演。勒巴舞蹈动作与热巴舞动作相比较为简单、朴素,技巧性难度系数较小,稍经训练便可参加表演。
二者间相同之处是在表演的基本程序方面。表演者在勒巴的鼓铃舞表演之后会接着跳藏族的弦子舞,但没有出现热巴活动中的“相声”和小戏剧、杂技等表演。弦子舞的形态样式如同藏族的弦子舞一样,一般由两位弦子手领舞,其他男女舞者随后边奏边舞。
(二)重实证分析
关于勒巴的历史源流与藏族热巴之间关系的问题,作者根据对实地调查结果和对有关研究成果从形态元素、历史发展、宗教关系等角度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勒巴蹉是西藏热巴歌舞在云南纳西族的流变形式。
首先,作者将热巴舞与勒巴舞的舞蹈伴奏乐器及用具、鼓点、舞蹈动作等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二者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的艺术元素的结论,特别是其相近的诸多现象,进一步见证了二者之间密切的流变关系。其次,作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热巴活动可能产生于吐蕃后期的噶举派建立时期。在纳西族文献中没有关于勒巴的记载,包括东巴教文献中也无类似记录,从而论证出勒巴蹉是西藏热巴歌舞在云南纳西族的流变形式。
关于二者的宗教關系方面,作者认为西藏宗教历史悠久、二元化宗教特征鲜明,全民信教的社会宗教环境对热巴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热巴活动成员既是流浪艺人,又是宗教信徒,这种双重身份成为宗教、民间文化元素相互转换的便利条件,使二元宗教对热巴活动的生成产生重要影响。作者用图表显示勒巴和热巴都与苯教和东巴教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力证热巴与勒巴之间的流变关系存在的可能性。
作者分析了热巴与苯教和东巴教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经调查得出热巴的产生与苯教关系密切,而苯教与东巴教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关联。同时,东巴教还与苯教之间具有盘根错节的关联性。可见,热巴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宗教有着密切联系的。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指出勒巴活动受到东巴教的影响,在活动时间、意义及程序内容上,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不仅在表演程序上有东巴教、佛教等宗教仪式元素,而且东巴教中使用的鼓也与勒巴中的男用鼓极为相似。东巴教中的法器与热巴铜铃、苯教铜铃也十分相似。作者认为勒巴和东巴教与苯教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勒巴和热巴都是用了具有苯教元素的鼓,这一点可以说明勒巴与苯教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而铜铃则可以说明热巴与东巴教和苯教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勒巴与热巴都与苯教和东巴教相关,则可以说明热巴与勒巴之间的流变关系。
总之,无论是通过宗教的传递还是民间的流传,地理毗邻、民族混居、文化交融等原因,使热巴流传到西藏毗邻的藏、纳西、傈僳交界之地,自然形成了与地方宗教文化相结合的、独特的热巴形式,其结构的变化和表现的差异也是合情合理的。从藏族、纳西族、傈僳族的历史传统、所处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观察,民族间的关系、宗教的传播、文化的交流、地理位置毗邻等因素,为藏族对纳西族、傈僳族等周边较小民族的影响创造了条件。热巴的流变形式——勒巴应是热巴以宗教和民间二元文化形式流变后的自然结果。
四、结语
田联韬教授曾评价对西藏热巴音乐文化研究这项工作具有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填补民族艺术研究空白领域的重要意义。书中在内容和理论研究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平,是我国近年来在藏族传统音乐研究领域中不可多得的成功之作。课题研究中除了对音乐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归纳外,还对西藏社会、文化、宗教与热巴关系等方面进行考察和剖析。作者在研究中进行细致观察、体验、比较、归纳、分析与推理等智力构建,并做出层次化的综合研究,而且以音乐为主体,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热巴生态系统的理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民间传统音乐缺乏文献记载和实物考证,作者针对此种具体情况,运用热巴生态环境内的诸多直接和间接因素,尽可能的对热巴进行较全面的生态性考察,在热巴源流和变异发展等方面寻找到了更多、更合理的解释,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辟出一条新路。
注释:
①“热巴”,是主要流传于西藏藏东区的传统民间综合艺术形式,即男摇铃、女击鼓,边奏边围圈而舞的活动。
②“模式”是事物在一定范围内表述特征和习惯的结构化的凝聚体。在文化系统中,模式表现为文化模式,具有文化模式的属性,反映着一种文化特质丛(内容)相互结合时的特殊形式,这种特殊的形式反过来也反映着各种文化的结构性特征,使之与不同社会中的不同文化区别开来。本书此处对模式的引用含义即指规范了的、规律化的、在形态上相对固化的内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