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心香》浅析影视配乐中二胡的二度创作

2019-10-18陈嘉钰

艺术评鉴 2019年17期
关键词:二度创作二胡

陈嘉钰

摘要:二胡作为一件具有中国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在影视作品中常被用来表现中国民族元素,《心香》即是赵季平先生在2005年由其为同名电影创作的配乐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一首独立的二胡协奏曲。本文通过对本曲的分析希望能够从情感分析到演奏技法上更直观地展现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心香》   二胡   二度创作   影视配乐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7-0006-02

当作曲家在创作乐曲时通过生理及心理的联觉关系将乐思赋于乐曲之中,演奏者演奏时再通过各不相同的联觉产生联想和想象,赋予乐曲新的血液和生命,二度创作随即产生。作为近乎于人声的歌唱性乐器,二胡总是得到作曲家在情感表达时的青睐,较宽的情感阈限也促成了二胡在影视配乐中表现出喜怒哀乐的多变形态。从演奏者角度来看二度创作的最终效果对于乐曲来说几乎是决定性的,因此二度创作的还原质量及其创新方向便至关重要。

一、作品创作背景与其二度创作方向

此曲由中国著名音乐家赵季平为同名电影《心香》所作的配乐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个父母离异的十岁男孩京京和他独自生活的外公从冷漠隔阂到沟通与认同的故事,二胡协奏曲《心香》的所有内容都来自散落在影片中的配乐片段,全曲整体营造了一种灰暗的色调,意在表现人物在压抑焦虑、迷妄无奈的现实生活中对心灵的关照和修复,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感悟。

影视音乐不像音乐节目那样仅追求自身音响上的美感,它必须依据特定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自身作为一种有意味的部分与电影的画面、语言、音响有序结合,互渗互补地融为一体,才能提高影片内容的质感,真正发挥配乐渲染的作用,且处于画面与台词语言背后的电影配乐控制在十几秒甚至几秒,可能只要几个动机或者一个乐句就足够了,因此影片中对音乐的采用往往一字千金,对内心的冲击可謂是珍贵而深刻。例如二胡曲《心香》仅呈示部主题旋律就在影片中运用了十二次之多,因此二度创作必须要与每一次旋律出现时的剧情相配,并在整体上忠于作曲家温暖自己和他人,充满赤诚感恩之心的基调。全曲几乎没有高难度的技术难点,但通过速度力度情绪的把握表达好这首乐曲对演奏者来说是很大的考验,演奏者不仅是完成这首乐曲,更多的是要带给听众一种关怀和温暖。

二、结合电影对作品演奏的二度创作分析

二胡曲《心香》为奏鸣曲式结构,也是一首渗透着组曲思维的协奏曲,因此与传统的协奏曲相比更强调奏鸣性。

(一)呈示部二度创作演奏分析

由乐队铺垫后进入主题,起始的三个音即是全曲的主干音,急起而长,顺指换把带出跨度较大的滑音,似一声深深的叹息,似老人面对生活压抑的隐忍与无力。整段乐句构成以长音为主,慢起弱进,营造出弱渐强的推动感,由暗哑到明亮,仿佛从内心走出,是人物一次次自我救赎的内心过程的体现,同时要在足够丰富的情感和气息支撑下使长音符有理由地存在下去,润滑句间衔接,引人入胜。营造出乐曲整体灰色的基调之后,主题重复或完整或不完整,有原句有变形,情绪的更迭和推进使音乐画面一步步展开,仿佛跟随镜头进入电影中的城镇、院落、人物,直至内心。乐句并不是很流畅的进行,尤其是第三次变化出现两处明显的休止,一连一断的语汇,仿佛要引出强烈的情绪宣泄,却欲说还休,深刻反映出二胡在模仿人语和情感表达方面的特长,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隐忍和挣扎。最后一次重复情绪渐渐舒缓,装饰音适当放宽,仿佛是层层叠叠的情感在一桩桩回忆中涌动,最后涟漪收尽,好似历经岁月的长者,在一生的坎坷过后,心潮澎湃中却依然从容安详。由此可见音乐的变化重复都应通过演奏者的二度创作在速度、力度及音色的明暗变化处理来体现,同时要根据旋律和情绪的变化紧凑或松弛地处理表达的语气。在这种以意境表达为目的的慢板中,通过分句的多样性和丰富的音色变化将连绵不断的乐谱转化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使主题的每一次出现都能够一层层地加深,将情感迅速铺展开来的同时不断变化,推动音乐丰富和发展。

(二)展开部二度创作演奏分析

展开部由中板,小行板及华彩段组成。首先伴奏部分营造了一个喧闹欢快的气氛,与呈示部形成了色彩上的巨大反差,色彩鲜亮轻快富有弹性,是全曲最令人愉悦的部分,演奏时跳弓与小连弓结合,刻画出一个富有童真的儿童形象。但是这个部分非常短小,稍纵即逝,这也象征着快乐总是非常短暂的,瞬间影影绰绰又将这抹亮色迅速掩盖起来,乐曲又回到了灰色的基调中去。

进入中板,给人以振奋和希望的高潮部分,曙光穿过迷雾,突然戏剧化的急板到来,作曲家在此加入了一个充满冲突和张力的插部,急速的半音模进,不协和的增减音程和急速的大跳如疾风骤雨般急转而下组成了全曲最快速的部分。艺术源于生活,在遇到挫折痛苦时总会本能地试图抗争,寻求解脱,在演奏中面对谱面上非常规则的三连音段落要根据情绪突出强弱及重音变化,体现其应有的张力和对乐曲全局的意义。

华彩段落是作曲家给演奏者的二度创作留有最大余地的片段。大部分的乐曲华彩段落往往被作为一个展示和炫技的机会,但华彩段落更是检验一个演奏者是否能够忠于全曲风格,顺应全曲脉络,真实真诚地表达自己对于乐曲的情感之处,更能体现一个演奏者修养的高低,也是最能打动听众的关键所在,是集创作者、演奏者和人物于一身的独白。此段华彩最与众不同的是它没有华丽的炫技,而是深沉孤寂的自问自答,仿佛主人公回忆一生,或哀伤或坚毅,或执着或希冀,是汲取了人间温暖的生命之词,为温暖的再现做铺垫。

(三)再现部二度创作演奏分析

这段再现是完整的再现段落,但经过了全曲的跌宕起伏,再现的情绪与呈示部是完全不同的,不再是面对现实的困窘失落,无奈和迷惘,而是经过一系列的倾诉宣泄以及对美好生活描摹之后的宽容和抚慰,多了温暖,更多了人性的真诚和美好。结束句首尾呼应,但却在乐曲内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主人公也在焚香供佛的虔诚中得到了心灵的升华。

三、二度创作在影视配乐中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一)二度创作在影视配乐中的必要性

电影音乐和情节、画面的配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音乐需要配在恰当的情节上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样,关键的情节处也需要贴切精致的配乐予以衬托。好的二度创作是音乐的二次生命,带领音乐与影视剧作品中的情景和故事融合,配乐在与旋律与情节和画面的精准契合中才算是真正成熟。现如今,大量影视剧的配乐运用MIDI制作,创作者集作曲、演奏、指挥于一身,虽然已经能够模仿许多乐器的音色和质感,但情感不甚饱满的音效框架更像是通读一篇课文,正确流畅却少了独到的韵味。音乐表达与语言表达同理,當指挥与演奏者通过对音乐的分析描摹、对人物的情感体验而得出的二度创作,更能够赋予配乐音乐至关重要的生命力,对捕捉影片内涵及突出表现悠久的文化与厚重的底蕴具有很大的价值,能够使音乐与影片的结合拥有有血有肉的真实感。

(二)二度创作在影视配乐中的特殊性

从二胡演奏的影视配乐作品与众多独奏作品对比来看,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技术难度上的降低和情感厚度的增强。二胡独奏作品多讲求高难度炫技或突出较强的地域风格性,尽可能地运用和发展二胡的演奏技术,推动传统乐器的创新和完善。而配乐则是为配合情节发展和场景的情绪而作,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配乐对剧情的发展与转变都具有很强大的推动力,因此演奏时根据情节而不断变换演奏处理是二度创作在影视剧配乐当中非常特殊的一点,在不同的情景中配以不同的情感与处理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结语

二胡作为中国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在中外影视音乐的舞台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音乐中一旦加入二胡即变得如国画般仙风道骨、温婉缠绵,无一不寄托着深重而富有张力的情感;甚至在更多世界范围作品中二胡代表着源远的中华文化和精神,意义非同寻常。作为演奏者要能够不折不扣地将乐曲的深意通过手中的乐器传递出来,唯有多思考多积累,提高自身对乐曲表现意义的体味,才能在二度创作时在不同的音乐情感中找到契合自身的部分,使二胡的听觉艺术在与影视视觉艺术的合作中走的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赵季平.《心香》二胡协奏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顾娜.赵季平影视音乐对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J].电影文学,2014,(21).

猜你喜欢

二度创作二胡
二胡悠悠
我与二胡
我和二胡的故事
一把二胡
我的二胡情结
浅论讲故事的几个要点
浅析夏之咏叹——《一抹夕阳》
简析歌剧《伤逝》秋之咏叹——《风萧瑟》
解析舞蹈元素在戏剧小品中的应用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