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研究

2019-10-18王慧倩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8期
关键词:远程医疗移动医疗互联网

摘 要 互联网医疗已轰轰烈烈地发展了五年,从发展初始就是大资本的投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无一不高调投资。互联网颠覆了诸多产业,野心勃勃的初创者计划用互联网再次颠覆医疗,但没有成功。医疗牵扯的是公民健康、是民生利益,政府毋庸置疑不会放松监管的枷锁,不会任由市场调控。不到两年,政策收拢,互联网医疗产业迎来寒冬,不少初创公司昙花一现,存活下来的企业靠着雄厚的资本支撑,等待政策导向的柳暗花明。互联网医疗产业仍是大势所趋,政府约谈试点项目、沟通前端企业,最终在2018年出现了政策上的转机。本文从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历程为切入点,通过SWOT分析,得出该行业未来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 互联网 医疗产业 远程医疗 移动医疗

作者简介:王慧倩,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030

互联网医疗是指互联网在医疗产业全链条、全主体结合,与大众的医疗服务体验密切相关。即使不了解互联网医疗,是否也感受到近几年就医模式、就医体验的改变,因为互联网医疗正改变着大众就医的各个场景。

举个例子,当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时,笔者会优先想到登入在线问诊平台(例如平安好医生、微医等,有许多移动医疗APP可供选择),咨询平台上的执业医师,医师会根据笔者描述的症状、病史和提供的医疗材料,对于小疾病会推荐用药(非处方),对于难以在线解决的疾病会建议笔者前往医院就诊。在线医师会推荐适合笔者疾病的医院和科室。笔者在获得医师的建议后,通过在线约诊平台(例如微医)直接在线挂号对应的医院、科室,一般首次就诊会选择普通门诊并确定就诊的时间。笔者收到平台发送的确认短信,只需在就诊时间区间内前往即可免去排队就诊。笔者在约定的时间区间内前往医院,在自助挂号机上确认挂号信息缴费就诊。就笔者的经验最多再等候半小时,因为区间时间就医的也非笔者一人,但比传统的现场挂号要省去不少的等候时间,并且预约制就医也可使得笔者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疾病诊疗结束后,笔者会选择使用自助缴费机缴费,应医师要求做相应检查,或是直接前往药房拿药。

如上是笔者这两年采用的就医流程,笔者感受到就医效率更高了。除了在诊疗环节由医师提供现场人工服务外,其余环节皆可在线完成,而这些都是互联网医疗的产物,并且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一、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发展历程,主要政策导向列举

互联网医疗产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新兴产业,自2014年兴起至今短短五年。2014年-2015年是互联网医疗产业元年以及快速腾飞的两年,2016年-2017年互联网医疗产业迎来寒冬,2018年-2019年互联网医疗产业趋于规范化。五年的时间有关互联网医疗产业的讯息庞大琐碎,且每天都在不断更新,笔者将总结历史,采用SWOT分析,探索未來发展,使得读者可以更全面的理解互联网医疗,因为互联网医疗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发展历程波澜起伏,政策导向推动产业进程,目前经历三阶段,政策推动期、紧缩期和规范期。

(一)2014年-2015年政策推动期

2014年8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鼓励各地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同年,移动医疗大规模上线,连接起医疗供给端(医师)和医疗需求端(用户)。好大夫在线的轻问诊服务、挂号网的挂号服务、丁香园的医疗媒体、医联的家庭医生服务、阿里健康的未来医院、百度和腾讯的高调投资,连商业健康险公司也开始挤入互联网医疗产业,彼时互联网医疗市场硝烟四起。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该指导意见的下达基本放开了除诊疗以外的所有医疗关联性服务可以结合互联网。传统医疗机构也可以和互联网企业合作,探索医疗服务新模式。同年年底,国内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启动运营,由微医与桐乡市政府合作建设。线上提供在线问诊、预约挂号、健康资讯、名医直通车等服务。线下建立“微医全科”提供家医通和全科诊疗服务,实现用户健康管理,疾病预防。连通传统医疗机构内外部网络,实现远程医疗、院间转诊、医保+商保支付,打造线上线下全科专科的管理式医疗健康闭环。

(二)2016年-2017年政策紧缩期

2016年7月,国家食药监总局通知河北省、上海市、广东省结束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天猫医药馆、1号店和八百方三家获批平台关停。

2017年4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征求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和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其政策含义不允许互联网医院的诊疗直接面向大众,只能三级医院与下级医院之间,并且叫停“互联网医院”“云医院”“网络医院”等名称的使用。此前好大夫、微医、丁香园、春雨医生、医联等20多家互联网医疗企业受银川试点之邀先后在当地设立互联网医院,多资源、高资金的投入,激进式的发展,在政策打压下成了泡影。

(三)2018年-2019年政策规范期

2018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这是第一个国家级互联网医疗健康落实细则。2018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首次明确无论是互联网诊疗行为还是成立互联网医院都必须依托于线下的实体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只允许复诊,不允许首诊。明晰了规则给互联网医疗产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信心,头部企业也在不断的融资和战略方向调整中存活了下来。2018年5月平安好医生在香港上市,这是国内首家上市的移动互联网医疗企业。上市后的平安好医生为提升盈利能力,大力发展面向中产人群的私家医生服务,同时打造医院云、诊所云、药店云、村医云,是对整体医疗体系的战略规划。微医延续与各级政府的合作,构建区域医疗,搭建医保智能平台。医联深耕慢病管理,整合资源,着力打造慢病互联网医院。丁香园建设权威医疗健康信息科普平台,打响品牌力,用户引流至后端产业。春雨医生深挖大数据价值,研发分诊模型、评估模型等,并将大数据价值应用于更多医疗场景,建立社区医疗小站。好大夫在线创新建立品牌医生团队,为知名医师配置助理医生、护士、康复师等,组成成熟运营团队,提升接诊数量。

2019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指出“医院智慧服务是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 2019年8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修订案,网售处方药不被明文禁止。2019年8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相应备案后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按规定支付。政策导向为网销处方药及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打开了机会之门,打通了互联网医疗发展的症结。

二、互联网医疗产业模式

互联网医疗产业已经逐渐从试水探索期过渡到规范发展期,产业链格局逐步清晰并趋向精耕。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医疗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诊断治疗的核心业务;二是诊断治疗以外互联网赋能医疗周边的其他业务。

三、互联网医疗产业SWOT分析

目前,互联网医疗产业仍旧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以五年一阶段来回顾,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呈现如下表1:

(一)外部机会

1. 政策环境——互联网医疗产业的政策环境趋于良好、积极,政策导向支持并且越加规范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首次将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纳入国家战略。

2. 经济环境——医疗健康产业受全球关注,BAT在产业内探索逐步深入,从模式创新向技术创新转变,足见资本对于互联网医疗产业的青睐。到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00亿元。2014年-2018年连续五年全国人均医疗保健消费增幅占八大类消费支出首位,其中的因素包含公众的医疗健康意识加强增加资金投入,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带动医疗支出,医疗费用持续走高增加就医成本。

3. 社会环境——中国老龄化加深,慢病高发。2018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2.5亿,占总人口的17.9%。医疗资源供给日益紧张,常规诊疗占用资源,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人次不足。2018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99.7万家,其中医院3.3万家,占比3.3%;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83.1亿,其中医院就医35.8亿,占比43.1%。医院以3.3%的数量负担了市场43.1%的患者,压力巨大。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根据《2018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100强》排名统计,76%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于北京、上海、广东省为核心的北部、东部和南部地区,中西部、偏远地区患者看病难。年均就医费用持续增长,就诊等待时间长,就医效率低。2018年,医院次均门诊费用274.1元,按可比价格上涨4.5%;人均住院费用9291.9元,按可比价格上涨2.4%。

(二)外部威胁

1. 政策环境。(1)政策风险是影响未来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医药电商产业而言,占药品终端消费市场超过85%份额的处方药,其网上销售渠道至今未开放。诸多互联网医疗细则仍未落地,例如由于各省医疗技术水平和医保基金状况不同,互联网医疗的异地医保结算还没有明确。(2)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网络安全和风险问题重视不够。一旦对公共医疗系统网络发起攻击,会造成患者信息的大规模泄漏,而医院数据系统的瘫痪,则会延误患者治疗,更严重导致死亡。故,与医疗安全、患者隐私相关的网络技术、流程和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2. 社会环境。公众对于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真实、安全、权威性有质疑。认为医生的专业度不够、会延误病情、怕泄漏自己的隐私、在线问诊的等待时间较长等顾虑影响使用频率。

(三)内部优势

1. 互联网医疗培养用户养成诊前咨询的习惯,减少“小病跑医院”。患者可实现在线问诊,实时结算,送药上门,降低就医费用。

2. 互联网医疗实现针对性诊疗。医患精准匹配,分流导流,降低盲目性,优化服务流程,减少一些繁琐的环节和不和谐因素,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医患矛盾,使医患关系更为和谐。

3. 互联网医疗实现慢病管理。患者通过电子健康档案、慢病管理档案,結合可穿戴设备,远程与医师进行沟通,开具处方、医药配送、实时监控随访。

4. 互联网医疗实现患者资料、检查结果互联互通,可以避免患者的重复检查,节省医疗资源,就医转诊流程更便捷高效,为分级诊疗提供扎实平台。

5. 远程医疗打破地域边界,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患者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远方的更优质医疗资源,提高治愈率,避免旅途奔波。

(四)内部劣势

1. 医疗数据因地域、体系等问题未能真正达成共享。传统医疗体系根据各省政策带有地域化特征,而且医疗数据隐私性很高,导致医院间的病患数据无法全部公开互通,数据价值无法完全挖掘。

2. 医院系统接口不一,各地医保系统接口也尚未统一,限制了公众对于互联网就医的选择,特别对于医疗费用报销更为敏感的偏远地区。

3. 公众使用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意识。除却慢性病患者,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就医是低频场景,故对于互联网医疗的使用积极性不强。另外对于新生事物,移动医疗的主要人群仍以青中年为主,中年人群需要时间掌握,而产业的推进仍以一线城市为主。

四、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趋势

互联网医疗产业经SWOT分析以后,各项指标显现,由此可见潜力巨大的市场同时面临不少的问题,政策的不确定性,内部核心数据的不稳定都有待解决。未来的互联网医疗市场如何发展,笔者认为如下:

1. 慢性病患者是互联网医疗的主要目标用户。慢性病人群复诊频率高、用药周期长、药量大,而且也容易沉淀到基层医疗。一旦线上复诊可以进行医保报销,这部分人群对于就医便利的需求就可以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同时,如果更多的慢病患者在网上复诊开处方,也会推动医院处方外流和处方药网售。

2. 互联网医疗应继续着力医改重点“分级诊疗”。未来的医疗供应体系,是分级诊疗制度,第一层是以家庭医生、社区为主的基层医疗机构,然后是区域内相对综合和专科的医院,最后才是跨区域的顶级医院。

3. 未来医疗产业核心将由治疗型逐渐转向预防型,互联网医疗产业将迎来前端化发展的新趋势。

4.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医疗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自身遗传密码结合外界环境共同作用影响着大多数疾病的发生。以大数据分析和基因测序为主的精准医疗可以针对不同的人提供定制化治疗方案,提升治疗效果。

5. 人工智能与医疗结合更紧密。不仅限于智能影像识别和处理,与物联网结合达成居家健康管理和医院患者监护。使用医疗机器人实现智能导诊,医疗助理协助医师处理繁杂重复性工作。人工智能自身还能不断学习优化,更多地投入医疗场景中。

6. 在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支持下,医师会跳脱固有医疗机构,逐渐成为体系中的另一个医疗供给中心,为该群体提供更好的执业地点以及优质的医疗器械、药品,是未来互联网医疗的探索方向。

7. 互联网医疗质量安全与患者隐私保护。随着医疗信息的逐渐开放,信息保护的难度也随之增大。信息开放与信息安全一直是两难,需要系统性解决它,才能真正实现互联网医疗智慧化。

综上所述,未来互联网医疗产业若能配合医改进程,进行产业链升级,结合分级诊疗、医师多点执业、处方外流、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政策趋势,发展空间巨大。笔者也将持续跟进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动态,不断研究分析,为读者带来最新的医疗前沿科技。

参考文献:

[1]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10748/201905/9b8d52727cf346049de8acce25ffcbd0.shtml.2019年5月.

[2]国家食药监总局.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结束[EB/OL].http://samr.cfda.gov.cn/WS01/CL1747/160789.html.2016年7月.

[3]国家卫计委办公厅.(〔2017〕420号).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EB/OL].http://www.100ec.cn/detail--6397053.html.

[4]国家卫健委办公厅.(〔2019〕236号).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EB/OL].http://www.nhc.gov.cn/yzygj/s3593g/201903/9fd8590dc00f4feeb66d70e3972ede84.shtml.

[5]国务院.(〔2015〕40号). 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5-11/25/content_5042926.htm.

[6]國务院办公厅.(〔2015〕14号).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3/30/content_9560.htm.

[7]前瞻产业研究院.两会再提“互联网+医疗” 十张图带你了解2018年互联网医疗行业趋势走向![EB/OL].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80313-f4f19f38.html.2018年3月

[8]搜狐.2018全国居民人均消费近2万,一半花在吃住上,医疗保健消费增速保持第一[EB/OL].https://www.sohu.com/a/290721280_114835.2019年1月.

[9]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2016年10月.

猜你喜欢

远程医疗移动医疗互联网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应用研究
糖尿病的移动医疗分析
试析互联网+医疗在医院中的应用
医院移动助医APP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互联网+”背景下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改革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面向移动医疗的私有云平台设计与实现
洁悠神长效抗菌剂用于腹股沟疝手术伤口的疗效观察
医学超声远程现状与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