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跨平台传播研究

2019-10-18王贵涛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跨平台传播

王贵涛

摘  要  针对新媒体平台新闻传播的特点,分析目前广电媒体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提出广电媒体新闻传播的跨平台策略,希望对业界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跨平台;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7-0088-02

新媒体的崛起及发展,改变了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新闻传播是媒体最基本的使命和功能,因此,它也成为新旧媒体对比研究的重要因素。积极主动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探索新闻传播的跨平台发展,是当前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所面对的重要课题。

1  新媒体平台新闻传播的特点

1.1  新闻传播的开放性

新媒体的出现使公众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群体之间进行自由传播和交流,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模式被打破,用户可随时随地接收新闻,同任何人进行信息交流。这就使新闻的传播更加具有即时性并实现社会公众开放式的参与。

1.2  新闻生产模式的全民化

新媒体给媒介生态带来的变革,在新闻传播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新媒体由于其互动性、参与性的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以往处于传播链条另一端的新闻接受者,摇身一变成了新闻的生产者,“人人皆记者”,这种效果是传统广电媒体的新闻传播手段所无法达到的。

1.3  新闻传播视角的多元化

以往的新闻传播是传统媒体对受众的“一对多”的传播,必然带来新闻传播视角的单一化;新媒体一经出现,“点对点”的传播模式就迅速为大众所喜爱,开启了传播中全民参与的时代。新媒体时代,用户可以广泛参与新闻传播的全过程,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威性被消解,多元的、开放的视角正在形成。

1.4  传受双方的高互动性

互动性是新媒体最具生命力的特性,也是新媒体能够吸引广大用户的优势之一。在新媒体平台上,信息的接受者既可以与发布者沟通,也可以与其他接受者交流。正是这种高互动性带来了新闻传播的裂变式发展,使新闻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引起极大关注,这对传统媒体造成强烈冲击。

2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2.1  传播渠道丰富,但传播效果不佳

媒体融合的发展,为新闻的传播拓宽了渠道。在此背景下,广电媒体纷纷建设了诸如微信、微博、App新闻客户端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和传播渠道,为新闻开拓传播空间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是事实上,大多数广电媒体与新媒体只是进行了简单地相加,并未按照不同传播渠道的特点生产不同的新聞产品,只是将传统媒体的内容简单地复制粘贴到新媒体上,将新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没有真正做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自然达不到预期的传播

效果。

2.2  传播形式固化,缺乏自身特色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现实面前,广播电视媒体开始了多种传播形式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收到了一些传播效果。技术的互通与形式的融合虽然开启了广播电视新闻的跨平台传播,但是,面对急剧扩张的信息资源,用户观看时间、地点、内容的碎片化,如何生产多种传播形式的新闻产品,如何使这些新闻产品符合用户需求又拥有自身广电特色,广播电视媒体并未有很好的应对。

2.3  互动形式单一,用户参与程度浅

传统广电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了将单向传播通路变为双向传播通路,提供了用户与媒体沟通交流的机会,媒体可以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有目的地指导新闻产品的生产。但是,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对新媒体互动性的开发还明显不足,新媒体的渠道仅仅是使以前通过热线、邮件等手段反映的信息的速度更快,并没有开发出更为丰富的互动形式和采用更先进的互动技术,没有引导用户更深入地参与新闻节目,从而影响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模式。

2.4  人才资源匮乏,人才队伍先天不足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要实现融合发展,跨平台传播,关键还是要依靠人的转型发展。广电媒体团队,从观念到技能,都决定了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但是当前我们的广电媒体在融媒体发展中,人才队伍上却存在着“先天不足”。一方面,从事新闻传播的新媒体人才,尤其是技术型人才严重缺乏;另一方面,现有的广电媒体在资源和福利待遇上又留不住一专多能的人才,这使得广电新闻的跨平台传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

3  广播电视新闻跨平台传播策略

3.1  改变传播理念,整合跨平台传播渠道

新媒体时代,必须树立全媒体融合传播理念,才能稳定用户,获得相应的新闻传播效果。新闻的跨平台传播离不开渠道的支持,新旧媒体传播渠道的整合是广电新闻传播和发展的关键。广电媒体要逐渐完善自身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并将新媒体传播平台与传统媒体传播平台进行融合再造,借助这些平台追踪社会热点,进行新闻议题设置,通过一次采集,多次生成,进而多渠道发布,充分发挥各个平台的话题发酵能力,从而提高新闻的影响力。

3.2  改善传播内容,基于平台用户推送新闻

若想新闻跨平台传播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深入分析不同平台上的用户的实际需求,理解用户的新闻体验习惯,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选择用户偏好的新闻表现手法。因此,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将用户放置于新闻传受的平等地位上,根据用户的媒体阅读习惯,采集用户喜闻乐见的素材,进行分众化的内容制作,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进行分析,实现精准推送,从而使用户能享受到个性化的新闻消费和服务。基于平台用户特点推送新闻,能够契合用户对于平台的兴趣点,培养用户对于平台和媒体的忠诚度,增强新闻的影响力。

3.3  改进传播形式,提升新闻传播价值

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已经使得现有用户不能满足传统的传播形式,而追求体验感更强烈的新的形式,这种特点在年轻一代倾向更强,年轻人往往更喜欢通过社交媒体App获得新闻信息,并分享、评论、点赞等功能参与到传播过程中。面对这种情况,广电媒体应积极改进传播形式提升新闻的传播价值。一要提升新闻产品制作技巧,在重视内容为王的前提下,注重改善议程设置,通过动图、图解、动漫演绎等方式给用户以直观感受转变话语方式。二要加强新闻产品的可视化呈现。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可视化是未来媒体发展的主流,广电新闻要注意可视化内容的采集和制作,根据不同平台选择不同的拍摄方式,形成差异化互补,短小精悍,强化视觉冲击力。三要增加各平台的互动性。引导用户参与到新闻生产的全过程,开展多屏联动互动方式,加强用户与媒体、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流,赋予用户主动权和参与感,培养用户黏性。

3.4  转变人才观念,培育人才综合优势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广播电视新闻的跨平台传播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人才素质,培育人才的综合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一要大力引进优质人才。要公平、竞争、择优引进一批全媒体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新媒体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使其成为促进广播电视新闻跨平台传播的骨干力量。二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要合理使用广电媒体在长期发展中建设的庞大采编队伍,深入挖掘潜力,合理调配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发挥现有人才的最大价值。三要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全媒体培训。对编辑和记者进行“一专多能”的培训,使其掌握文字、视频、摄像、社交平台发布、全媒体采编软件、融媒体新闻产品编辑与制作等多种技能,能夠综合完成新闻跨平台传播任务。四要加强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要关注业界研发的新闻跨平台传播的新形式、新技术,加强与技术企业或自主研发媒体的沟通和交流,为新闻的多形式跨平台传播做好铺垫。

4  结束语

新媒体的发展,对于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是深远的。媒介融合突破了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局限性,实现了广电新闻的跨平台传播,从更深层次上满足了用户对新闻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对于新闻传播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仍需不断努力,与时俱进,探索新的传播模式、传播技巧以及传播渠道,才能在新媒体时代使传统广播电视新闻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砚军.融媒体环境中新闻的跨平台研究[J].科技传播,2019(4):66-67.

[2]赵子忠,赵敏.新媒体与新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新闻跨平台传播
一款游戏怎么挣到全平台的钱?
潜力双跨平台:进阶:谁将跨入下一个“十大”?
基于C++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素质提高策略探讨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情与理分析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
基于C++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