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官方微信的叙述学研究

2019-10-18郑俊朋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7期

郑俊朋

摘  要  在新媒体借助移动互联强势崛起背景下,高校官方微信已经成为高校亚传播圈中最重要的信息传播阵地。高校官方微信在叙述方式上与传统媒体有很大不同,其中话语特征、话语接受、原型建构尤为明显。从话语特征角度而言,官方微信设置恒定叙述者、第二人称叙述、多媒介互文等;从话语接受角度而言,官方微信是立体包装结构的“四度叙述”;从原型建构而言,官方微信建构起了“家”原型网络空间。这些叙述方式上的“互联网思维”,是官方微信吸引众多大学生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话语特征;话语接受;原型建构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7-0007-03

借助于移动互联的迅速发展,微信公众平台等各类新媒体也强势崛起,成为信息传播和舆论热点的主要场域,腾讯CEO马化腾在2018年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公布,目前微信媒体公众号粉丝总量高达近23亿。微信公众平台属于丹麦著名学者克劳斯·布鲁恩·延森所说的“第三维度”[1],官方微信也已成为高校亚传播圈中的主要信息传播阵地,普通本科高校的官方微信粉丝数基本都在10万~20万以上,而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官方微信的粉丝数则已经超过50万。高校官方微信成为广受大学生欢迎的重要传播平台,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叙述方式,无论是话语特征、话语接受还是原型建构,都迥异于传统媒体。

1  高校官方微信的话语特征

1.1  设置“恒定叙述者”

在微信叙述文本中,很多微信公众平台设置了一个恒定的叙述者,比如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平台“侠客岛”分别设置了“岛叔”和“岛妹”这两个男性和女性的“恒定叙述者”,环球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则设置了“耿直哥”作为一个“恒定叙述者”。当需要一个叙述者角色以显性的形态来出现在叙述文本中时,均由这个“恒定叙述者”来承担这个叙述任务。

在高校官方微信叙述中,很多高校设置了这样的“恒定叙述者”。比如宁波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设置了“鹭鹭”作为恒定叙述者,厦门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设置了“小夏”作为恒定叙述者,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铁小萌”作为恒定叙述者等。以上是一些建立在自身高校特色基础上的恒定叙述者,其他的高校比如北京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则使用了并不那么个性化的“官微君”“小编”等作为恒定叙述者。

恒定叙述者的出现强化了文本的“故事性”。首先,一个恒定叙述者的出现,承担着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讲述者山鲁佐德一样的功能,使得高校官方微信的每篇微信既是一个单独的叙述文本,但是又借助于恒定叙述者成为在宏观上具备连续性的叙述整体,就如同有一个不变的故事讲述人在每天为读者讲故事一样。

恒定叙述者的出现凸显了叙述者的声音。在高校官方微信叙述文本中,恒定叙述者的出现通常伴随着一个现象,即叙述者声音脱离所叙述的内容而凸显出来,比如“官微君觉得应该给100个赞”“所以鹭鹭想说”等叙述内容,非常类似于明代拟话本中的说话艺人的表演方式,比如“若是说话的与他同时生,并肩长,便劈手扯住……”等。

“把叙述者从幕后推到前台,叙述者声音的突出使叙述者也成为了受众欣赏的对象”[2]。这种叙述者声音跳出叙述内容的现象在话本中出现得很普遍,因为它通过巧妙的修辞和横插的议论使人注意到叙述者声音的存在,看似是破坏了叙述的连贯和整体性,实则是可以引导听众或者阅读者更快更深的浸入到叙述内容中。这种由说话表演方式固化而成的文本敘述方式,一旦在高校官方微信叙述文本中出现,也能够起到吸引阅读者迅速浸入叙述情境的作用。

1.2  第二人称叙述增加

在所有的叙述作品中,第二人称叙述是十分少见的一种叙述视角,在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中更是几乎从未出现过。但是在微信叙述文本中,第二人称叙述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作为叙述技巧中非常少用的第二人称叙述,虽然“我”的称谓在文本中并不出现,然而事实上叙述视角却仍然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叙述不过是叙述者设定的一个“听众”。事实上,讲述“你”的故事的叙述者只能是“我”也就是第一人称。即使故事中的叙述完全都是“你”的语言,那也只能是“我”在转述,但因为“我”不出场而使得叙述变成了旁观者的视角,也就是变成了以“你”为角色称谓的一种第三人称叙述的变体。叙述的受众从一个独立的阅读者,转而被叙述者通过叙述技巧拉到了叙述文本中去,成为了叙述作品中与叙述者进行对话的一个角色,现实的受众与叙述文本中的虚拟受众之间的距离拉近,形成了参与叙述文本建构的异乎寻常的阅读体验。

1.3  多媒介互文成为常态

互文是古诗文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指的是上下句或上下文看似分开,实则文意互相呼应互相阐发,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在现代叙事文本中,互文仍然是经常被使用地叙述技巧,只不过是经过了一定演化和变形而已。

从单一媒介叙述走向多媒介融合叙述,是人类叙述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科学技术尚只能支撑单一媒体的时代,由于时间性叙述媒介(文字)在表现空间方面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先天不足,同样的空间性叙述媒介在表现时间方面也存在着这种先天缺陷。然而人类对于叙述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于是便会出现某种媒介极力想要突破自身局限来呈现出另一种媒介特性的“出位之思”,钱钟书在《中国画与中国诗》一文中用“出位之思”来描绘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现象。按照现在的视角来看,古代的题画诗便是古人为了突破叙述限制而创造出的,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一种将时间性叙述媒介和空间性叙述媒介放在同一阅读空间内的叙述文本。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突破叙述限制的需求催生了越来越多的传播媒介,对于动态性和现场性的需求催生了语音广播这一媒介,对于动态性画面性的需求催生了电视视频这一媒介,而到了新媒体时代,随心所欲地运用所有这些形式,突破原来各类单一媒介形式的叙述缺陷,则成为了新的最大的叙述需求。

微信公众平台的新媒体特性,使之可以融合文字、图片(包括gif动图)、语音、视频、超链接等多种媒介形式,来共同阐释一篇推文的主题,形成“多媒介互文”。

从媒体演变来看,从单一媒介走向多媒介互文,从单一语言文字叙事为主导到技巧更加复杂结构更加多元的跨媒介叙事,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最早媒体的雏形是完全文字化的,后来开始不断加入图片、音频、视频等其他媒介形式。就当下而言,平面媒体以图文为媒介,广播媒体以语音为媒介,电视媒体以视频为媒介,而微信则几乎融合了所有的媒介形式,并且由于新媒体重视技术依托技术的特性,它的媒介包容性几乎是没有边界的,仍然还有很大的媒介开发空间。

2  高校官方微信的话语接受

在编码结构上,作为新媒体的高校官方微信与以高校校报为代表的平面媒体有很大不同。

传统新闻叙述一般是由标题、导语、主体构成特有的“三度叙述”结构,从而构成新闻事实的唯一编码,这也是平面媒体新闻叙述的一大特色。在“三度叙述”结构中,呈现出较强的互文性特征,即标题、导语、正文对新闻事实的三次叙述是递进解释的模式,一般来讲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在主标题中已经呈现,副标题只是将主要新闻事实所附带的信息交代清楚,而导语则进一步比标题包含更多的信息,使新闻事实更加详细具体,正文则是对事件背景、来源、后续发展等更丰富信息的展开,来促进新闻接受者对事件的进一步理解。這种叙述结构充分体现了新闻叙述“求真”的文体要求,因为新闻的主要事实在标题中已经确立,且确立之后无论后续增加多少叙述内容,都是对主要事实信息的进一步丰富,而不会有一丝一毫与主要新闻事实违背的叙述矛盾出现。

而高校官方微信则是由标题、封面、摘要、正文、评论所构成的“五度叙述”,且是一个“立体包装式”结构,迥异于高校校报的平面结构。在官方微信的“立体包装式”结构中,标题、封面、摘要共同构成了“包装”,正文和评论则是外包装里面的

“产品”。

事实上,这样的一种叙述结构恰恰是市场经济在我国运行多年后所形成的消费主义文化的一种折射,也正是由于大众思维方式上的消费主义转变才催生了这样一种叙述结构。物质高度丰富阶段,一个产品是否能够被选中并购买,不但受到产品本身实用价值的影响,更受到产品外包装的很大影响,甚至有些时候超越实用价值本身而成为消费者最终购买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消费主义文化逐渐塑造起公众的消费主义思维结构,而官方微信的“立体包装式”叙述结构正是对应着这种思维结构的。官方微信发展过程中就曾经一度出现“过度包装”的情况,陷入纯粹的“搏眼球”冲动,标题、封面、摘要甚至常常与正文没有任何关系,而只是为了蹭热点和造噱头。“酒香也怕巷子深”,相较于平面媒体“求真”的追求,微信还十分注重“营销”的思路,由标题、封面、摘要所组成的“包装”,并不强求对主要新闻事实的呈现,甚至有时故意设置悬念,来激起新闻接受者的阅读兴趣,并继而开始“点、赞、评、转”的扩散传播行为。

3  高校官方微信的原型建构

集体无意识又可称为“种族记忆”,是民族、种族等集体存在的超越个人特性之心理基础,是一种具有古老和神话色彩、普遍反复发生的心理内容。如果说个体无意识是个人记忆在内心深处的沉淀,那么集体无意识便是集体(家族、民族甚至全人类)历史的沉淀,呈现在叙述模式上便是——原型。

家庭是人类生活的原始形态和基本单位,每个国家、民族都拥有独特的家文化,然而中国的家文化之最大不同在于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虽然历经数千年文化变迁,尤其是清末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外显行为模式与表层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内隐行为模式和深层结构却是如一的。在异常重视家庭观念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个人隐身于家中,个人的身份以家族来代替,家成为个人身份的符号[3]。“家”的原型深烙在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可以说,从最深厚的文化层次中流传下来,至今仍是中国人行为核心的,是“家”的概念,家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最广泛的集体无意识。

3.1  “家”原型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机制

原型存在于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中。人的深层心理结构规范往往是最容易激起人们的深沉情感的,对于具有相同文化历史积淀的阅读接受者而言,原型犹如酵母一样,能够激起接受者深沉的情感,从而增强叙述性作品的象征意义和感情色彩,并以原型为契机把众多与该原型有关的心理能量调动

起来。

原型具有情感的再生性。如果受众具有相同的历史文化积淀,那么原型可以有效地把与该历史积淀有关的情感和唤起这种情感的刺激联系起来。原型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由于叙述性文字本身所蕴含的原型意象的诱发,其内在最深处的集体无意识被激活,从而更为迅速地催生阅读快感。“一旦原型的情境被激发,我们会获得一种不寻常的愉悦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超度或运载。”[4]

原型对于叙述接受具有重要意义。弗莱认为原型就是产生“共鸣”的原因,诗“是由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材料构成的,在我们思想的某些深处,无意识的东西能够找到自身的表现模式,一旦发现自身的模式,这种无意识的东西便像变成一台精神力量的变压器,将其电流输入读者头脑中”[5]。

3.2  官方微信建构了网络空间的“家”原型

官方微信通过建构共同的网络空间、共同的话语范式、共同的阅读期待、共同的情感联结,建构形成了一个网络空间的“家”原型。

官方微信建构了共同的网络空间。如果说高校是大学生的实体“家”原型的话,那么高校官方微信便是网络空间的“家”原型。据统计官方微信阅读量最高的微信推文类型为投票类、事件通知类、校园风采类、优秀人物、招生类、学校介绍等,学校官方微信成为各类学校讯息的“集散地”,微信自身的强社交功能使得这些信息成为网络交际的重要构成要件,因而围绕着官方微信形成一个共同的网络空间。

官方微信建构了共同的话语范式。由于长期形成的意识形态工作惯性,高校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经常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微信推文以阅读量作为重要指标,这便是天然的“读者中心”意识,优秀的官方微信之所以能够凝聚起众多大学生,一定在于他们基于“读者中心”基础上,建立起了和大学生读者一致的话语范式,就其本质而言,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吸引大学生的特质在于这一虚拟空间提供了更多的平等性,是对过往“家长制”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逆反。

官方微信建构了共同的阅读期待。在共同的网络空间和话语范式基础上,由于官方微信推送的延续性和规律性,便渐渐形成了共同的阅读期待。大学生会不自觉地进入该高校官方微信,并希望借此获得关于學校的最新信息。当然,高质量的阅读期待的建构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经由优质网络空间和话语范式,使受众受到连续性地正向心理能量刺激,从而形成对新的同类型信息的迫切盼望。

官方微信建构了共同的情感联结。共同的网络空间、话语范式和阅读期待,最终建构起共同的浓厚的情感联结。美国学者Levin认为,家的根本就是情感联结[6]。另一位学者Bogenschneider认为,家庭的核心和基础是家人之间的爱、关怀和沟通[7]。建构起共同的情感联结,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理想境界,也意味着成功地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建构起了“家”的原型。

4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虚拟生存已经成为大学生新的日常生存样态,虚拟生存方式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塑造已经逐渐显示出超越现实生活影响力的趋势。高校肩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重任,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的极端重要工作,因此认真研究好、占据好、运用好高校官方微信这一意识形态阵地,就显得更加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延森.媒介融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63.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59.

[3]麻国庆.永远的家:传统惯性与社会结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2.

[4]荣格.荣格文集[M].冯川,苏克,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5-8.

[5]吴持哲.诺思洛普·弗莱文论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69.

[6]Levin I,“What Phenomenon is Family?”,Marriage & Family Review, 1999,28(3~4):93~104.

[7]Bogenschneider K,Family Policy Matters: How Policymaking Affects Families and What Professionals Can Do,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