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南亚开放重要通道视角下中国西藏边境旅游发展研究
2019-10-18姬雄华王玉柱
徐 宁 张 香 姬雄华 王玉柱
(①③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②延安大学学术期刊中心 陕西延安 716000④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1]。边境旅游是我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框架下,与沿线国家进行国际或区域合作的重要领域,边境旅游也成为边疆省区实现兴边富民的重要手段,边境旅游作为实现边境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抓手而被重视。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和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接壤,边境旅游资源富集且品质高,发展边境旅游将为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西藏边境口岸基本概述
中央召开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加快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樟木、吉隆、亚东、日屋、普兰、里孜等边境口岸城镇群,其中樟木口岸、吉隆口岸、普兰口岸是西藏对尼开放的国家一级陆路口岸。
(一)樟木口岸。位于日喀则市聂拉木县,与尼泊尔拉达里·里滨和拉毛把加尔相对,是我国全年对尼开放的一级陆路口岸,是西藏夏尔巴人生活的聚集区,也是我国与尼泊尔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2014年通过樟木镇出入境的人数有124912人次,2014年1月至12月实现边民互市贸易总额达7000.71万元。旅游资源有著名的世界级高峰希夏邦马峰国家公园、樟木沟自然风景区、夏尔巴民族风情度假村、中尼公路烈士园和中尼友谊大桥等。中尼陆上贸易约90%是通过樟木口岸完成。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地震使得樟木口岸近九成房屋损毁,经济损失惨重。目前口岸处于关闭状态,口岸功能也逐步弱化。尼泊尔大地震后,中国和尼泊尔通过陆上的贸易和旅行一度几乎全部中断。
(二)吉隆口岸。位于日喀则市吉隆县,有人间“第二天堂”的美誉。吉隆口岸与尼泊尔的热索阿根相对,2014年正式全面对外开放,受2015年尼泊尔“4.25地震”的影响,2015年10月13日恢复通关以来,吉隆口岸逐步取代樟木口岸,吸收樟木口岸国家一级通商口岸的功能,2017年对第三国人员开放,对尼贸易快速回暖。西藏进一步完善吉隆口岸功能,提升开放程度,为建设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创造条件,并把吉隆口岸作为重点,尽快将其建设成为中尼吉隆口岸跨境经济合作区。统计显示,2015年吉隆海关共监管进出口货物总量15305吨,其中进口31吨,出口15274吨。监管进出口货物总值61167.11万元,其中进口82.52万元,出口61084.59万元;共接收进出口报关单470份,其中进口9份,出口461份;通关作业无纸化报关单91份,占全年进出口报关单总量的19.36%。旅游资源有吉隆沟、吉普峡谷、帕巴寺、查嘎寺、强真寺、贡塘王朝遗址等。
(三)日屋口岸。位于日喀则市定结县。日屋口岸与尼泊尔的哈提亚市场相对,是中尼传统的边境贸易通道,一年开放9个月左右。中尼双方尚无公路连接口岸,贸易类型以人背、马驮和牦牛驮的小额边民互市贸易为主,成交量较小,每年在200万元左右。定结县境内有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核心区、嘎玛沟森林景区、叶如藏布湿地、陈塘朋曲峡谷、陈塘瀑布、阿布入寺、芒热墓群、伦钦寺遗址、桑日寺遗址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四)亚东口岸。位于日喀则市亚东县,其中帕里市场与不丹信格卡勒昔对接,桑母市场与印度锡金邦卓拉对接,阿桑市场和仁青岗市场与印度锡金邦甘托克和噶伦堡对接,边境线长达290千米。“丝绸之路经济带”经亚东口岸出境印度到加尔各答港口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接。2015年印度官方香客经乃堆拉山口朝圣路线的开通,乃堆拉边贸通道人员往来、边贸互市增长迅速。2015年亚东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5亿元。旅游资源有多庆湖、卓木拉日雪山、真桑寺、原始森林等。
(五)普兰口岸。普兰口岸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是中尼印三国交界的口岸,也是我国唯一一个对尼泊尔、印度同时开放的国际口岸。普兰口岸的对外通道有斜尔瓦、丁嘎、强拉、拉孜拉、柏林拉、奇马拉和集村等21个通外山口通道,其中斜尔瓦通道是尼泊尔边民经商、旅游、朝圣及第三国游客出入境的通道,强拉山口通道是印度官方香客出入境和中印边民互市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普兰口岸与尼泊尔雅犁口岸、印度贡吉口岸对应,距离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98千米,距离日喀则市区900千米、拉萨市1200千米,距离印度首府新德里和尼泊尔首府加德满都均在500千米。普兰口岸所在地普兰县旅游资源丰富,“神山”冈仁波齐和“圣湖”玛旁雍错等享誉世界。
二、边境旅游在西藏南亚重要通道中的地位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为西藏有效地融入“一带一路”形成了新的战略格局。西藏加快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与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一样,将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重要的战略轴线,突显了西藏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的重要地位。边境旅游,顾名思义就是在毗邻国家边境地区的旅游。边境地区是连接两国或多国的重要的缓冲区域,也是一国“走出去”的重要前沿。对于边境地区的开发成了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下的重要的内容之一,边境旅游成为边境地区毗邻国家进行合作与开发的重要领域。因此,边境旅游在西藏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旅游业是西藏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先导产业
西藏边境地区具有发展旅游业为先导产业的比较优势,这基于旅游业本身是机会成本小的产业。由于采掘、原材料加工等重轻工业在西藏尤其是在边境县域的经济结构中占有量较少,甚至不发展重工业,加上我国边境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和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接壤,中国西藏-南亚边境旅游发展地理位置优越。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主线,独特的资源、良好的生态、优美的喜马拉雅山沟环境,造就了世界级自然旅游资源的富集;中国-南亚区边境地区跨境民族聚居,有汉、藏、回,也有门巴族、珞巴族以及僜人、夏尔巴人、达曼人等较小少数民族和跨民族人群,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构成了边境地区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西藏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将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具有先天的比较优势。
(二)旅游业是西藏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拉动性产业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带动能力强,行业间的亲和带动作用明显,因而具有强大的乘数效应,同时旅游业对经济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业的经济乘数远高于其他行业,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增加4.3元[2]。因此,从旅游业本身的特点看,把旅游业作为西藏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先导产业也具有必然性和可行性。而旅游业自身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能带动相关产业吸纳大量的社会闲散劳动力。根据国际经验,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全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3]。因而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为西藏边境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吸纳劳动力提供一个适当的结合点,同时也促使边境旅游发展成为边境地区扶贫攻坚的着力点。发展旅游业也为边境深度贫困地区提供了一条脱贫之路,尤其是边境地区民俗旅游发展,既能深挖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又有利于这些地区打破以往“靠山吃山”破坏生态的恶性循环,形成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大力发展边境旅游还将加快边境地区对内对外开放的步伐,旅游产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必将有利于改变人们落后的思想观念,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高旅游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西藏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重要内容就是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等的自由流动,旅游业直接吸引旅游者和吸纳周边国家或者地区的劳动者,同时吸收周边国家的资金投资,使得西藏与南亚区域联动发展,成为真正的国际性通道。
(三)边境旅游是西藏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核心内容
纵观西藏边境地区,基本上是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形成了“两山一沟”的格局,因此,边境旅游将是今后西藏展开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这关系到西藏积极落实《兴边富民“十三五”行动》,依托边境地区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构建“中国西藏-南亚旅游圈”,是西藏加快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重要导向。近年来,中外旅游年发展火热,尤其是“一带一路”提出以来,旅游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领域。对于西藏发展而言,边境旅游是西藏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核心内容,更是先行开发领域,中国西藏与南亚旅游发展是时代需要,也是各自经济发展的需要。旅游业作为一种强开放性和综合性的产业,在西藏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中具有先连先通的优势,道路畅通,旅游先行,互联互通,旅游先通。
三、西藏边境旅游发展基本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西藏边境旅游发展的基本特点
1.边境口岸新型城镇化趋势明显,边境边民和谐相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央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西藏边境口岸形成了边境口岸城镇群,口岸地区基本上形成了具有城镇功能的雏形,具备了集市政、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城市功能。西藏自治区积极制定并出台《西藏自治区南亚大通道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西藏将加快口岸建设、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等工作步伐。“积极发展重点口岸城镇……重点建设吉隆口岸,稳步提升樟木口岸,积极恢复亚东口岸,加快发展普兰口岸和日屋口岸,推进口岸开放进程……加强边境一线乡镇建设”[4],西藏不断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入,树立口岸城镇群发展的理念,进一步解决现有口岸的贸易通道建设问题,通过口岸建设形成经济链条,推动西藏边境地区的发展,全力确保西藏边境口岸建设科学发展。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西藏边境地区口岸城市的新型城镇化雏形已基本形成。
西藏阿里地区、日喀则市、山南市、林芝市分别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接壤,边境线长达4000多千米,聚居着夏尔巴人、门巴人、珞巴人、僜人、达曼人等较小少数民族和跨民族人群。西藏樟木镇和陈塘镇是夏尔巴人聚居区,夏尔巴人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引领下,积极开展边境贸易,逐渐走向富裕。中尼珠峰边境的夏尔巴人,长期在高寒的环境下生存,形成了坚强的毅力,成为登山者的驮夫,服务于攀登珠峰的人们,从中获取报酬。吉隆县的达曼人自加入中国国籍后,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扶持下,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水平也逐步提升,形成了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2.西藏边境旅游具有垄断性和竞争性。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西藏旅游资源也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是西藏所独有的,比如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苯教(西藏原始宗教)寺庙、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藏传佛教、印度教、古耆那教、苯教尊崇的世界中心)就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垄断性。西藏边境地区有许多藏传佛教寺庙和苯教的历史遗迹,且从旅游资源的特征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面对相同的市场,会产生强烈的竞争,如在西藏境内存在着阿里地区、那曲地区对苯教发源地的竞争;珠穆朗玛峰是一座跨国的山峰,处在中尼边境地区,在中国境内探险登山者在北坡登山,在尼泊尔境内在南坡登山,南北坡珠穆朗玛峰风景各异,也存在市场竞争。基于这一特点,西藏边境旅游业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自己的垄断性资源,也应该对竞争性旅游产品,通过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和完备的旅游基础设施来吸引争取游客。
3.边境地区地理环境复杂,边境贸易带动性强。中国西藏与尼泊尔的边境贸易拉动了中尼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边疆稳定。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边境地区地理构造特殊,呈现北高南低的走向,沿喜马拉雅山脉自西北向东南,形成了中尼天然的界线,这也是中尼边境地区地理环境复杂的根本原因。中尼边境地区地处喜马拉雅地震带,导致中尼边境地区地震频繁,尤其是2015年尼泊尔遭遇“4.25”地震,导致中国西藏定日县、聂拉木县、吉隆县等边境县域损失严重,樟木口岸被迫关停,口岸功能向吉隆口岸、普兰口岸等转移。
中国西藏紧邻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双边贸易历史悠久,两国边民在很久以前就进行着以物换物等民间小额贸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来,西藏边境贸易发展随着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边境贸易也已取得新的发展和成就,从表1可以看出边境贸易总额从2005年的98982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1217439万元,10年之间增长近12.3倍;2015年受尼泊尔“4.25地震”影响,西藏樟木口岸受到重创,吉隆口岸、日屋口岸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西藏边境贸易下降到2016年的298644万元,下降了近4.1倍。从图4-2可以看出,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边境贸易发展迅速,呈直线上升趋势,已经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西藏边境贸易发展必将伴随着边境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樟木口岸是中国西藏与尼泊尔的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根据表2可以看出,2008年来经樟木口岸出入境人数在逐年增加,这说明边境贸易发展带动着商贸旅游的形式也正作为现代旅游的一种形式出现,西藏边境旅游发展具有很强的边境贸易带动性。
表1 2005-2014年西藏边境贸易进出口额
表2 2008-2014年樟木口岸出入境人数(人次)
4.边境旅游处在起步阶段,合作机制薄弱。中国西藏与尼泊尔的边境旅游尚处在亟待开发的阶段,西藏边境旅游发展,从出境(跨境)国别来看,与尼泊尔之间的旅游发展空间大,尼泊尔成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之一。据了解,在我国北京、上海、拉萨等地办理赴尼泊尔的旅游签证,多数情况下,国内游客选择在拉萨办理签证,当天申请(星期一至星期四上午办理申请),次日取证,有15天、30天、70天不等的签证[5]。目前中国游客赴尼旅游可落地签。赴尼游客从拉萨出发,可选择拉日铁路到日喀则,第二天乘坐汽车至樟木口岸、吉隆口岸、普兰口岸,随后进入尼泊尔。游客在加德满都乘飞机直飞中国昆明机场回国,这条旅游路线是国内游客较青睐的路线之一,也有游客在樟木口岸出关,最后又在樟木口岸(吉隆口岸)进关,返回拉萨,结束旅游[6]。朝圣香客可以选择在拉萨贡嘎航空口岸(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香客)、亚东口岸(印度香客)、普兰口岸(印度、尼泊尔香客)入境,在西藏有专门的涉外旅行社接待,并兑换人民币,然后在口岸地区过夜,第二天赴阿里地区“神山圣湖”朝拜。笔者在拉萨神湖酒店调研发现,每年6月到10月,每天有30-100人次不等的香客入住。据了解,香客有来自印度本土香客和其他国家(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工作的印度籍香客,朝圣期间每人平均消费5000-8000美元不等。因此,阿里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朝圣旅游,打造跨境国际旅游合作区,圈划“神山圣湖”等旅游景区,开发朝圣旅游系列产品。
表3表明,西藏旅游业发展迅速,2016年旅游人数突破2315万人次,旅游收入近330.7512亿元,创造外汇收入1.9439亿美元,旅游业已经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入境人数从2008年67997人次发展到2016年的321902人次,增长了近4.7倍,西藏入境旅游发展较为迅速,但是边境地区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边境旅游业发展底子薄,但发展潜力大。笔者在相关边境县域调研时了解,中国边防部队与尼泊尔相关警察总署之间保持着固定的会晤机制;樟木镇与尼泊尔接壤镇之间制订了定期会晤交流机制;驻普兰口岸的边防部队对尼泊尔雨萨村的警察署保持着固定的会晤机制,平均每月能联系2-3次以上。中尼边防会晤机制已然形成,但是会晤仅局限于边防、口岸等且相对薄弱,没有形成全面的商议会晤机制,缺乏自治区级或者国家级的长期合作机制。
表3 2008-2016年西藏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
(二)西藏边境旅游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交通设施问题。西藏虽然已经形成了铁路、航空、公路为一体的现代化交通网,但依然以公路交通为主。目前青藏铁路已经延伸至日喀则,川藏铁路拉林段和成康段已经在建,有拉萨贡嘎机场、林芝米林机场、昌都邦达机场、日喀则和平机场、阿里昆莎机场,西藏全区有G317/318/219国道,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70591千米,但是区内交通环境依然不便。比如到亚东、樟木、吉隆、阿里等边境口岸地区基本上是公路交通,到日喀则境内的口岸需要从拉萨-日喀则(拉日铁路)-(次日乘大巴)-相关口岸,平均花费两天的时间;从拉萨到阿里地区耗时更长,北道1700多千米,南道1100多千米,一般需要在中途休整一晚上,保证司机的休息时间,才能抵达目的地;拉萨到昌都距离1000多千米,也需要在中途休整一夜。因此,由拉萨到各地市的经济地理距离相对较长,使得在西藏旅游出现旅和游分离,时间大部分花在路途上,而到旅游目的地的游览时间相对较少,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行日程和旅行带来的身体及心理的感觉,这也是西藏融入“一带一路”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2.边境旅游管理问题。西藏虽然已经颁布了《西藏自治区旅游条例》,西藏自治区相关单位也先后制定了促进旅游发展的规划及行动,但是西藏旅游业发展的整个宏观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旅游综合执法联网机制和应急机制的措施保障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在于没有强有力的宏观法律支持和产业政策保障。在边境旅游产业政策方面,西藏边境旅游的发展既没有边境旅游发展的专门草案,也没有结合西藏地区实际制定符合西藏边境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宏观法律支撑方面,西藏地方政府缺乏系统性的立法专家体系,《西藏自治区旅游条例》缺少专门的边境旅游相关法律支撑[7],也没有形成边境旅游有关法制体系,其中最突出的是没有制定符合西藏边境旅游的相关实施行政办法或者条例,如《西藏自治区边境旅游管理条例》等。在边境服务管理方面,西藏边境旅游市场管理和边境服务管理机制不够规范,有待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和提高管理效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由于旅行社为图利益各自为阵,单独与相关景区合作,缺乏与日益发展的西藏边境旅游相适应的配套产业布局和管理机制。
3.边境地区进入问题。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缓慢有一个进入难的问题。第一,非边境地区人员进入难。边民持边民证和当地身份证进出入,最复杂的莫过于边境手续的办理问题。在内地,想要去西藏边境地区必须在当地公安局办理边境通行证,有的地方需要持续一个星期,对边境地区的电子信息化管理较差。第二,民间资本边境地区进入难。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没有相关产业支撑。调研发现,在吉隆口岸边民靠收取车辆出入费为生,中国车辆收取5-10元不等的出入费,尼方外籍车辆收取200-500尼币不等。然而由于边境地区比较特殊,民间资本进入时也会考虑当地的安定因素,民间进入边境地区相对较难。
4.边境旅游形式问题。西藏边境旅游形式基本上是处于单一出境游的状态,以樟木口岸为例,樟木口岸是西藏最大的国家一级陆路通商口岸,但由于进入交通难、手续办理难、旅游基础设施差、服务质量差等因素,樟木口岸的旅游业基本上处于过夜出境游的单一形式。4.25地震导致樟木口岸失去了口岸基本功能,吉隆口岸建设逐步取代樟木口岸,但是吉隆口岸对人员出入境管理较为严格,吉隆县的旅游形式也存在单一的过夜出境游,目前已经对我国人员开放,2017年开始对第三方国家人员开放。
四、西藏边境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一)合理规划管理边境旅游,通过国家战略重新定位边境旅游
将区内外旅游研究学者和从业人员组建为团队,对中国西藏边境旅游资源进行普查、分类,收集边境旅游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完善《西藏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增加对边境旅游管理章节,编制《西藏边境旅游发展规划》,制定《西藏边境旅游管理办法》,完善边境旅游管理办法和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职责和管理权限,促进南亚开放重要通道中旅游业的有效管理,变管理优势为效益优势和生产力优势。基于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战略,顶层设计者应该正确认识边境旅游,重新定位西藏边境旅游的地位。边境旅游在西藏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以国家战略促边境旅游发展,将边境旅游纳入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和南亚重要通道的重点项目中,促进边境地区旅游扶贫攻坚的顺利开展,实现边境地区经济长足发展、社会长治久安。
(二)完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努力实现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
完善边境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努力提升边境旅游服务质量。以青藏铁路和拉日铁路为基础,积极规划将铁路延伸至吉隆口岸、樟木口岸、亚东口岸、普兰口岸等边境口岸城镇,最后延伸至尼泊尔或者印度等南亚国家,改变中国-南亚陆路交通不便的现状,形成“泛中国-南亚铁路网”;规划建设新藏铁路、川藏铁路、滇藏铁路,与中尼、中印等铁路,形成以拉萨为中心的高原铁路网;加强政府在边境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投入,设立边境旅游发展基金,重点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提升旅游服务意识和质量;加强边境口岸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的软硬件,提升口岸城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档次,以满足不同目标旅游群体的旅游需求,努力实现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
(三)简化边境地区旅游手续,促进边境地区旅游准入的便捷化
边境旅游涉及旅游局、边防总队、公安局、海关、口岸办等多部门,因此若要发展边境旅游,必须加强以上部门之间的政策沟通,放宽对边境旅游人员的限制,简化我国国民在我国边境地区进行观光旅游的手续,促进边境地区旅游准入的便捷化。优化第三国旅游者入境旅游的政策环境,合力加强对第三国旅游者的管理,设计规定的线路,除允许第三国人员参加对等交换团以外的现汇旅游团进入我方外,双方还应创造条件允许第三国旅游者通过口岸到对方的内地旅游[8]。
(四)合力开发边境旅游资源,加强与南亚次大陆等国旅游合作
加强与南亚次大陆国家的旅游合作,建设边境旅游合作区,合力开发和整合边境地区旅游资源,合力开发边境旅游产品和线路,改变以往边境旅游形式的单一化状态,形成出入境旅游有效结合发展,同时吸引域外第三国旅游者到边境旅游合作区内进行旅游购物观光,体验民俗风情。
首先,结合中国西藏与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建设“中国西藏-南亚旅游圈”,首先可以以我国珠峰国家公园、希夏邦马峰国家公园、仲巴湿地等和尼泊尔的舍伊-包可松多国家公园、朗塘国家公园、安纳普尔纳-曼阿鲁斯自然保护区、萨加玛塔国家公园、马卡鲁-巴龙国家公园为基础,打造“大珠峰国际旅游合作区”;再次,加强探索中巴印三边合作,探索中巴印边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搁置争议,联合开发克什米尔地区,打造“中巴印-克什米尔国际旅游开发区”;借“大珠峰国际旅游合作区”和“中巴印-克什米尔国际旅游开发区”合力打造“中国西藏-南亚旅游圈”的全域旅游景区。
其次,结合中国西藏与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拟选建设中尼边境旅游合作区为“中国西藏-南亚旅游圈”先行区。以日喀则市定结县、定日县、聂拉木县、吉隆县、萨嘎县、仲巴县和阿里地区普兰县为重要合作区域,面向尼泊尔北部边境14县地区。建议从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客源市场开拓、发展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中尼边境旅游合作区的重点任务:分别从交通设施、口岸建设、景区规划建设等方面提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推动旅客出入境便利化,提升中尼旅游信息交易平台建设水平,完善中尼对旅游四语(中尼藏英)标识系统、旅游厕所、旅游安全救援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边境县域旅游城市建设,加快配套市政设施完善,形成产业链、开发边境旅游产品(线路);组建联合旅游执法大队,重视合作区内生态环境的保护。
(五)加快冈底斯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联合促进大区域旅游发展
《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指出:在有条件的地区,设立跨境旅游合作区[9]。冈底斯山有众神所在地之称,冈仁波齐峰是冈底斯山脉主峰,也是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苯教、耆那教尊称的世界中心。冈底斯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拉萨、日喀则和阿里地区大区域旅游的发展,实现西藏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通过旅游业实现对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
首先,冈底斯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重点。冈底斯跨境旅游合作区包括普兰县、札达县、噶尔县、日土县等重点区域,以普兰县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为主的“神山圣湖”景区是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的核心区;围绕神山圣湖景区,沿G219线进一步延伸,把札达县古格-土林景区、狮泉河谷景区、日土县班公湖-日土岩画景区纳入合作区的统一开发范围。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以阿里地区为主,覆盖拉萨市、日喀则市、山南市,以贡嘎国际航空口岸、普兰口岸、亚东口岸、吉隆口岸为主要节点,以拉日铁路和G318为重要交通脉络,将合作区域延伸到印度和尼泊尔等国家的毗邻地区。
其次,冈底斯跨境旅游合作区开发领域。结合国内外游客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发开放,设计旅游路线及旅游产品,共建旅游品牌,树立国际旅游形象,开拓域外(非中国西藏-南亚地区)国家市场,创新国际旅游新模式。依托各口岸节点,加强重点区域和核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的旅游相关业态。对外主抓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的朝圣香客,开发宗教朝圣旅游线路及系列产品;对内积极吸引区内外游客,体验转“神山圣湖”的过程,感受宗教之旅,开发“神山圣湖”线路及系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