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新英文案例文献学习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18姚小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理学成果英文

姚小梅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天津 300070)

传统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过分依靠教师的单方面传授,不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不高[1]。近年来结合案例的教学对学生理论学习有很大帮助,但许多案例虽然经典,尚不能跟上现代医学检查和检验技术及前沿治疗的发展,最新英文案例文献学习则侧重于结合所学的病理生理学理论,理解病例相关的病因、对机体的影响、治疗原则和最新进展。为确保学习的内容居于国际前沿,案例文献均来自近年的英文SCI报道。通过最新案例文献学习结合理论课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真正以疾病为中心,从疾病的最新进展出发帮助病人解决问题,进而拓展知识面,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此方法有助于解决一些教师不是临床专业,对临床病例不熟悉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病理生理学钾代谢理论,探索最新英文案例文献学习方式的应用和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天津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和麻醉专业1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病理生理学钾代谢理论进行最新英文文献案例的拓展性自主学习,学习成果作为平时成绩的评价指标之一,学习后进行问卷调查。将未参加病案选修课的学生作为对照组,此组仅进行自主学习,并在微信群分享PPT或Word形式的团队学习成果;将其中30名自愿参加病案选修课的学生设为实验组,在选修课上,教师会指导学生对前期病例文献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和讨论,学习完成后进行问卷调查。

(二)研究方法。

1.学习过程。在病理生理学钾代谢障碍的病因、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的理论授课后,教师给出英文关键词,请学生针对甲状腺毒症引起的低钾、高钾或正常血钾的周期性麻痹在www.pubmed.com上查阅近年英文病例报告文献,并请学生们建立微信群,每班分4组、每组组长选定一篇相关的近年SCI病例报告,翻译、交流,进行拓展性自主学习,并把选定文章在群中公布、分享,以免其他组重复。以5个班为例,每班分4组,最终分为20组,团队合作,共翻译20篇钾代谢障碍相关的最新英文案例。

2.自主学习成果评价与分享。要求学生以Word或PPT形式上交自主学习成果,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习成果水平再行调整,作为理论课课堂平时成绩的评价指标之一。学习成果在班级微信群中分享、交流,最终每组学生都能结合完整病例,从病因、发病机制、对机体影响的各个方面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3.选修课上的深入学习。参加案例选修课的学生30名,在之前20篇翻译的病例自主学习基础上,会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病例的发病年龄、性别、诱因、机制、对机体的影响、治疗原则等进行归纳总结和交流、研讨,并给出选修课成绩进行评价。

4.问卷调查与统计。设计问卷对参加选修课和未参加选修课的学生分别进行效果调查和评价,从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章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团队协作、课堂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对临床的帮助、对英语专业词汇的学习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问卷调查结果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最新英文案例文献学习效果评价:回收不记名有效问卷11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3.33%。91.82%(101/110)的学生认为文献学习在知识面拓宽的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6.36%(95/110)的学生表示通过基于钾代谢的拓展学习有助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74.55%(82/110)的学生表示对激发病生理学的学习兴趣有帮助;73.64%(81/110)认为积累了相关医学英文词汇、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提高;61.82%(68/110)认为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互助能力提高。

最新英文案例文献学习在参加选修课(实验组)与未继续参加选修课(对照组)比较结果:无论是否继续参加选修课深入学习,最新英文文献案例学习对知识面拓宽方面均有帮助,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别(P=0.127)。在加深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激发病生理学的学习兴趣、相关医学英文词汇积累、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互助能力提高方面,继续参加病案讨论选修课(实验组)的学生比未参加选修课学习(对照组)的学生所占百分比显著增加,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附表)。

附表 应用最新英文案例文献学习在参加选修课的实验组与未参加的对照组之间的效果比较 [n(%)]

对于问卷调查中问题:“所负责翻译的部分有哪些相关的病理生理学钾代谢基础理论?”及“有哪些钾代谢新进展是课本没有的?请列举说明”,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均答题。学生反馈:通过文献学习对课堂学习的基础知识、对低钾、高钾血症的病因、机制、对机体的影响、治疗措施和补钾原则有了深入理解;对基础课延伸的部分、书上没有详细介绍的知识,如低钾血症周期性麻痹、甲状腺毒症、基因突变相关的内容、心电图变化、甲状腺毒症低钾血症周期性麻痹的机制、家族性低钾血症周期性麻痹及其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中参与病例选修课进行交流学习的学生,反馈内容更加丰富和详细。

关于问卷调查问题:“平均花费了多少课外时间进行基于钾代谢的拓展学习(查阅、翻译文献的时间)?”多数学生在1~3小时内完成47.27%(52/110),不到1小时完成的学生占22.73%(25/110),3~6小时完成的20.00%(22/110),超过6小时完成的10.00%(11/110)。

关于“开展基于钾代谢的文献拓展学习,学习中的主要障碍是什么?”的问题调查,存在问题在于:由于初次接触英文文献阅读,部分学生对英文文献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困难,专业英语基础不好,专业医学英语词汇量不足,对临床的专业知识掌握太少,文献翻译有困难、文献阅读与理解存在困难是主要问题。

三、讨 论

本研究探讨最新英文案例自主学习和进一步选修课学习的效果,并对反馈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此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最新临床病例诊断、治疗的国际前沿进展,有利于鼓励学生用基础理论和国际最新进展去分析病例,为病人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案例教学方法虽然具有增加互动、加深理解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许多缺陷和局限性,尤其在我国现阶段基础医学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2]。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是一种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及加强学生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形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起重要作用[3]。英文专业文献阅读对课程教学建设与改革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英文文献阅读能力是医学科研工作者重要的技能之一[4]。

学习成果作为平时成绩的评价指标之一,是对学生学习的督促和引导,是必要的教学手段。150名学生以PPT或Word形式提交了学习成果;其中有30名学生参加了选修课案例学习,并对翻译的文献进行了交流和总结分析,参加选修课的学生在已翻译的病例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提出不同的主题:如病例的发病年龄、性别、诱因、机制、对机体的影响、治疗原则等,就不同主题研讨,较未参加选修课总结学习的学生收到更好的反馈学习效果。

目前,最新英文案例文献学习这种教学法在实践中还处于尝试、摸索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专业英语基础不好、对专业临床病例相关英文文献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困难,由于课时有限,一些学生对文献的熟悉局限于自己翻译的部分,而对他人翻译分享的结果无暇探究。为此,尝试了在文献学习后,请继续参加病例选修课学习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翻译的文献进一步分析总结,并与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发现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许多学生还愿意继续总结,甚至希望将病例主题总结为综述。建议在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中增加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英文案例文献学习,并在选修课时增加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多个病例共同点的梳理,加强与学生的进一步分析、总结、引导,以利于帮助学生强化所学理论知识,与国际前沿接轨,对学生步入临床和科研也有帮助。

猜你喜欢

生理学成果英文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验收成果
工大成果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