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关怀在艾滋病病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18晏定燕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艾滋病人性化关怀

惠 露,晏定燕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西溪医院,浙江 杭州310023)

艾滋病是一类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蔓延速度快且病死率高,传统途径主要有三类,即性接触、母婴与血液,这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感染(HIV),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蔓延,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且还会受到来自社会上的歧视,进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1]。现选取7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做好优质护理服务而专门进行深入的研究,详情介绍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艾滋病患者,男48例、女22例,分组时根据入院时的数字编号,每组35例。实验组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7.7±1.6)岁;对照组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6.9±2.0)岁;病情经临床检查、诊断得以确诊。两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2.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又开展个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有机结合优质护理针对不同患者提供人性化关怀。住院过程中不少患者会出现一系列消极情绪,与焦虑、抑郁等,为此护理人员有必要在了解每位患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供人性化关怀与适当的心理安慰。日常积极地与患者进行交流于沟通,采用通缩易懂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就患者所提出的疑问耐心、详细地解答,不能刻意疏远患者,面带微笑的交流,给予充分的尊重且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详细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将相关防护措施与常见的机会行感染表现告知患者,叮嘱他们积极治疗对于病情恢复的重要性,以此有助于消极情绪的有效缓解和治疗依从性的显著提高。(2)增强生活信心。为致力于帮助患者重建建立对生活的信心,强化患者之间的交流至关重要,如可以邀请经治疗后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提高的患者,把他们邀请到病房中进行现身说教,前提必须是自愿。同样是一样的患者,通过交流一定可以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起到感同身受的效果,也能够彼此信任,在见证治疗效果的同时能够克服自卑心理,进而能够充满信心的接受治疗。(3)提供患者专业的个案管理。创办由患者、护理人员和医学专家所组成的个案管理,关于自身所遇到的困难及治疗方案,患者可以与个案管理师交流与分享,便于专家与护理人员提供专业性解决方案,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帮助患者更好地解决问题。

3.观察指标。采用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来调查患者对于本次治疗的满意度情况,满分为100分。满意:90分以上;一般:60~90分;不满意:60分以下。认真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并进行科学的对比。

二、结 果

1.满意度。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达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对比 [n(%)]

2.治疗情况。实验组患者的漏服药次数、感冒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CD4和体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 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为以患者为中心,人性化关怀是护理理念得以创新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对于特殊人群——艾滋病患者,在实际护理管理中更好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爱心,为患者提供一系列精细化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人性化关怀的理念,给予他们充足的关心与爱护,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从而致力于服药依从性的显著提高[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的对比

基于艾滋病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患者一旦感染HIV病毒,极易造成心理上的恐慌、紧张焦虑等,甚至还会萌生报复社会的心理,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各种不满,处处刁难,致使少数护理人员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强化对职业道德的学习与理解,更好地掌握护理内涵,通过对获取知识的自觉内化,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人性化关怀,增加情感上的付出,通过充分的交流于沟通帮助患者进一步解除就医时的疑惑,致力于不良情绪的有效缓解与心理负担的减轻,增加护患间的理解与信任,以此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促使患者能够更加认可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致力于患者满意度的显著提升[3]。

综上所述,在优质护理服务中提供人性化关怀给艾滋病住院患者,能够极大地提高满意度,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猜你喜欢

艾滋病人性化关怀
《 世界艾滋病日》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