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应用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10-18明安萍
明安萍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检验基础项目之一,也是患者全身检查的重要内容。血常规检验涵盖了多项血液检测指标,很多指标反映细胞数量和形态变化,能够为多种早期疾病诊断提供重要数据支持[1-2],临床应用价值极高。目前医院血常规检测中已经普遍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作用被弱化,影响到检查准确性[3],对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产生不良影响。基于此,文章选择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液标本为对象,分析血液细胞学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液异常标本200份作为异常组,另外选取同期血液标本检测正常的200份作为对照组。异常组男103人,女97人,年龄34~65岁,平均(46.2±5.3)岁。对照组男109人,女91人,年龄32~66岁,平均(46.9±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异常组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异常(以下指标存在一项或者多项异常);身体健康;对照组血常规检查正常;均知情同意。
血常规检验值正常范围,RBC范围:(3.5~5.5)×1012/L,Hb范围:(110~160)g/L,HCT范围:35%~50%,WBC范围:(4.0~10.2)×109/L,PLT范围:(100~300)×109/L,MCV范围:(80~97)fL,MCHC参考值(300~360)g/L,MCH参考值:(26.5~33.5)pg。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合并症;恶性肿瘤;不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来检测血常规的人员均由同一名护士来采集血液,所有纳入研究的标本均是清晨空腹抽取的静脉血,所有血液制成血液涂片,瑞氏染液染色,加入同等剂量缓冲液。标本室温下放置6~7 min,蒸馏水清洗,干燥后检测。在光学显微镜下以1 000倍检测,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形态。
所有标本均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白细胞数目、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数目、淋巴细胞百分比等血常规项目。血常规检验严格依照全自动分析仪操作标准进行测定,血液样本测定前,确定各个控制的变化范围,在可控范围内开展血液标本检验。所有血液标本均严格依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来开展血常规检验,检验工作由一名经验丰富人员来进行检验。所有血液标本均在采集后的2小时内完成检验。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包括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数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平均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值(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standard difference,RDW-SD)。
记录所有标本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统计对照组形态学检查异常标本数、异常组形态学检查正常标本数。
计算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计算公式如下:
假阳性率=异常组检查阴性数/异常组标本数×100%
假阴性率=对照组检查阳性数/对照组标本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EXCEL表格记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结果
异常组HCT、MCHC、MCV等显著低于对照组,MCV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血常规检测结果()
表1 血常规检测结果()
2.2 血液标本形态学检验结果
对照组血液标本形态学检查,假阴性率为4.5%。异常组血液标本形态学检查假阳性率为32.0%。详见表2。
表2 血液标本形态学检查结果(例)
2.3 对照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异常分析
在本组检查中,对照组有9例异常,包括红细胞形态异常、白细胞形态异常、血小板减小、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小。详见表3。
3 讨论
医学检验正在朝着快速、准确、自动化发展,临床疾病诊断对实验诊断的依赖性也逐渐提高[4]。当前住院患者中,多数疾病都需要开展血常规检验[5]。血常规检验是医院化验的基础项目,能够为很多早期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支持。但是临床实践发现全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存在误诊、漏诊情况,分析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有重要现实意义。
3.1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
在传统常规血液检测中,血液形态学是必要的检查项目,涵盖了骨髓检验和外周血细胞检验,这种检测方法较为复杂,步骤较多,临床一直没有形成成为主流检测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出现为血液检测提供了更多便利,传统血液形态学逐渐被取代。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效率较高,而且结果相对准确,临床应用价值很高[6]。但是在应用中发现,这种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的结果存在一定误诊漏诊情况,如无法辨别具体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也无法展现出细胞形态结构,部分代表性的疾病细胞变化也无法检测出来,因此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虽然普遍应用,但是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方法。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成熟,有大量临床应用经验,很多学者主张将其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使用降低误诊漏诊情况。如甘连乐等学者[7-8]在研究中,选择同时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测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标本为研究对象,认为联合检测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检测质量。在本组研究分析中,讨论了血液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选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标本为研究对象,依照检测结果划分为异常组和对照组,从结果中可以看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异常组与对照组结果血常规指标差异很大(P<0.05)。这些标本利用血液细胞形态学进行检查,发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出现了误诊、漏诊情况,对照组血液标本形态学检查,假阴性率为4.5%。异常组血液标本形态学检查假阳性率为32.0%,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9]。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检测细胞分布与数量,血液细胞形态学则主要检测内部结构,联合使用能够起到优势互补。
3.2 应用价值分析
临床很多疾病会出现血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如寄生虫病、血液疾病等,如果仅仅依靠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来进行检查,这些形态学变化就无法发现,就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10-11]。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测可以直观观察细胞内部结构和形态,对于观察一些寄生虫疾病、血小板相关疾病非常具有优势。在本组检查中,对照组有9例异常,包括红细胞形态异常、白细胞形态异常、血小板减小、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小。在血小板检测中,可能出现数量正常,但是形态异常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单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就会出现漏诊或者误诊情况,联合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能够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12]。需要指出的是单一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除了操作麻烦之外,同样会存在误诊、漏诊情况。结合临床经验,这种误诊漏诊情况一般是人为引起,如检测人员细胞形态学知识不是很熟悉、染色没有严格依照标准程序等,专业知识不熟练,可能无法有效区分细胞形态学变化,就容易出现误诊、漏诊。临床应不断提高检测人员业务水平和知识水平,同时建立明确的制度,保证临床检测质量。
总之,单纯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存在误诊、漏诊情况,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虽然操作麻烦,但是能够弥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存在的不足,血常规检测中检测血液细胞形态学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
表3 对照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异常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