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18肖李凡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8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心内科教学法

肖李凡

近年来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患者不断增加,CVD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乃至生命的重要因素。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统计,CVD目前在城乡居民死亡原因中位于首位,甚至超过肿瘤、呼吸疾病、消化疾病等[1],积极开展对CVD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是当前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CVD患者的增多对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也提出更高要求,护生在学习期间需要努力积累实践经验,以便更快适应今后的岗位工作,提高岗位胜任能力[2]。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理论指导,学生实践能力有待积累[3]。按照情境认知理论的指导,学习最好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近年来情境模拟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其生动的教学情境、贴近实践案例的锻炼机会更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使护生在逼真的教学环境下了解各类病例的护理方法,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将我科对实习护生开展情境模拟教学的工作予以回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心内科实习的护生38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7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实习的护生38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护生均为女性,年龄为21~24岁,平均年龄(22.37±0.46)岁。对照组护生均为女性,年龄为21~24岁,平均年龄(22.41±0.35)岁。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带教老师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护生在校各门成绩均合格,能够严格遵守实习课程安排,按时到岗,接受相关考核。同时排除实习课程学习未满护生。本研究已提交医院伦理委员会审阅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带教老师根据教材安排,结合心内科临床护理实践,制定教学计划。带教老师分别进行心内科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演示,在重要护理技能方面加强指导,带领学生展开练习。每个章节教学结束,带教老师总结护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予学生纠正和指导。观察组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包括情境设计、教案编写、情境模拟、技能演练、总结交流等[4]。

(1)情境设计。带教老师根据实习教材中的安排,围绕高血压、冠心病等心内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带领学生进入病区了解护理的基本要求,结合不同病症的临床症状、检查项目、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向护生讲解护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带教老师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如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根据大纲要求,制定详细的情境教学方案。

(2)教案编写。带教老师以具体的病例为基础,收集相关内容,将一般资料、患者症状、既往病史、治疗方案等内容综合起来,形成系统的情境教学案例。

(3)情境模拟。按照设定的教学情境,带教老师向护生讲述教学目标、案例情境,并组织护生布置教学情境,然后进行角色分工,分别扮演医生、患者、护士。同时带教老师应注意针对同类病情,设计多种实践情境,让护生广泛学习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要求。例如,对于某冠心病患者,入院前多次出现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带教老师应指导护生学习心电图判断要领、病症处理原则、入院治疗的基本方案,同时教授学生吸氧、心电监护等操作方法,以及患者住院期间应当开展的沟通交流工作。再如患者突发紧急情况,带教老师要教授护生如何配合医生开展急救等,从而使学生熟悉各类情境。

(4)技能演练。护生结合自身扮演的角色,表达患者症状,提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在演练过程中,护生应当提高患者病史收集、确立检查项目、判断检查结果的熟练程度,并根据开具医嘱、制定治疗计划的工作实际,明确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带教老师要充分发挥护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为护生提供指导,不断引入新的情境,使护生感受生动的实践环境。

(5)总结交流。经过模拟情境,提升护理技能,带教老师进一步带领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明确自身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应当发展的方向,熟练掌握病史询问、临床检查、治疗、护理流程,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实习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理论考核由客观题和主观题构成,满分100分。实践考核包含护理操作技能、护理文书写作、病房检查、沟通宣教等方面,满分100分。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考核成绩(分,)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考核成绩(分,)

3 讨论

当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加之社会环境、生活习惯的改变,CVD患者不断增加,并且有年轻化趋势[5]。CVD患者往往病情较长,在高脂血、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等因素影响下,随时可能发生危险事件[6]。临床对CVD的治疗需严密监测病情发展,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走向深入,营造和谐医患关系成为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心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如护理人员工作不严谨、患者会发生不良事件等[7],都有可能引发医患关系问题,故护理人员必须全面提升职业素养,从而为提高临床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心内科护理临床教学涉及的内容较多,专科药品及仪器品类杂,收治急危患者量大,突发抢救几率高[8],所以护理工作中需要结合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例如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绞痛乃至意识丧失等不同症状,护理人员必须在了解患者病史、病情的前提下,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救治,并在患者住院期间执行系统的护理方略。如果缺少实践经验的积累,护生在踏入工作岗位后有可能出现操作不熟练、失误或是紧张等问题,进而给护理工作质量带来影响[9]。因此,实习教学环节对护生的职业素养积淀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问题是偏重理论讲解,护生虽然能够了解心内科工作的基本内容,接受初步的护理技能训练,但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并不理想,尤其是随着患者数量的与日俱增,护理人员今后工作将会面临更多挑战,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境模拟教学法是指带教老师以一定的情感色彩和形象为主体,创设具体的情境,唤起护生的体验感受,进而帮助护生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增强实践操作能力[10]。心内科患者病情复杂,护理人员应当广泛接触实践案例,了解各类病情特点,熟练掌握护理技能,以便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情境模拟教学法以丰富的实践案例为基础,在带教老师引导下,护生通过扮演医生、患者、护士的不同角色,可以在逼真的情境下体验治疗和护理的需求,明确患者入院后经过症状分析、病史询问、临床检查、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规范流程,同时获得有效的模拟实践锻炼[11]。特别对于一些紧急、复杂的病例,都可借助情境向护生展示,从而使护生全面掌握护理技能,将模拟演示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12],更好地驾驭今后的护理实践工作。

本科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实施情境模拟教学前,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带教方法,由带教老师根据教材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案,开展系统化讲解。自推行情境模拟教学法以来,带教老师以具体的治疗和护理情境为依托,向护生教授护理要领,激发护生的主体意识,护生积极参与到模拟实践的锻炼当中。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情境模拟教学法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心内科教学法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