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和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10-18潘静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血液内科辽宁盘锦12401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8期
关键词:管术导丝内科

潘静 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血液内科 (辽宁 盘锦 124010)

内容提要: 目的:临床研究PICC和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血液内科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归为PICC输液组(实验组):53例患者采用PICC输液方案进行输液;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组(对照组):52例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方案进行治疗。分析组间相关指标变化意义。结果:(1)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发现,PICC输液组明显少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组,P<0.05。(2)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情况发现,PICC输液组明显优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组,P<0.05。结论:PICC导管穿刺简单易行,风险小,并发症少,可长期保存。

由于许多血液病患者需要长期静脉滴注化疗药物和静脉支持治疗,传统的临床使用方法是反复浅静脉穿刺。该方法不可避免地导致疼痛和化疗药物损伤血管。导致静脉炎或药物渗漏,出现组织损伤等严重后果,不仅可增加疼痛,还可延缓治疗,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和颈内静脉置管是血液药物患者的良好选择[1]。为了准确判断两者在临床使用中的优缺点,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血液内科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血液内科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归为PICC输液组(实验组):53例患者采用PICC输液方案进行输液,其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84.03±4.45)岁;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组(对照组):52例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方案进行治疗,其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84.04±4.44)岁。比较组间病例资料并未发现明显差距(P>0.05)。

1.2.1 病例选择标准。(1)符合标准的血液内科患者;(2)患者无其他重大疾病;(3)患者没有相关的家族遗传病史。

1.2.2 病例否定标准。(1)恶性肿瘤或精神疾病患者;(2)病情加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患者;(3)本次研究前半个月内,接受影响本次临床结果的相关药物或者物理治疗。

1.3 治疗方法

1.3.1 PICC输液组(实验组)。采用PICC输液方案进行输液,取单个腔静脉导管,选择外周静脉用以穿刺PICC。患者保持水平位置。外臂与身体成直角。肘部中央静脉和头静脉。测量从穿刺点到肋骨的距离,严格消毒皮肤,沿静脉刺穿。将导管插入后,确定位置,连接接头,消毒穿刺点,用胶带固定。

1.3.2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组(对照组)。使用颈内静脉穿孔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背部抬起,头部左转45°。单腔16G中心静脉导管。由于在锁骨前方和侧面形成的三角形顶点作为进入点,针和前表面是45°,指向右乳头,并且针在锁骨外侧头后面前进到锁骨中部。1/3接合针,进入血管后,根据血液返回的颜色和压力确定静脉进入。取下注射器,以防止空气进入。导丝快速插入。只要导丝无阻力地前进,就可以确保进入导管,取下针头并保留导丝。用手术刀切入皮肤,然后沿着导丝将其放入中央静脉。拉出导丝并保留导管。导管的尖端位于右心房或心房的一部分附近的上腔静脉中。

1.4 检测及观察指标

1.4.1 并发症情况观察。观察两组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如动脉损伤,导管阻塞,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剥脱和静脉炎。

1.4.2 置管情况观察。观察两组导管留置的时间以及一次置管成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本院采用最新版SPSS19.0软件临床研究PICC和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差分析用于测量后的计量资料(±s),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即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发现,PICC输液组明显少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置管情况对比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情况发现,PICC输液组一次置管成功率52(98.11%)例,导管留置时间(38.02±6.94)d,明显优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组一次置管成功率46(88.46%)例,导管留置时间(28.14±6.83)d,P<0.05。

3.讨论

在临床观察后,发现PICC导管与其他保留导管不同。使用方便,有效,安全。它不受年龄,性别和疾病类型的限制。操作简单,创伤小。它适用于大多数不适合侵入性手术的血液病患者。它的头部三通阀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血液回流和摄入,并且没有必要使用肝素盐水密封管。操作快捷,维护简单。与普通静脉穿刺相比,PICC可以保护上肢血管网,消除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外周静脉,减少静脉炎和静脉血症,降低化疗药物渗出和周围组织坏死的风险。改善了患者的一般情况,提高了生活质量。PICC技术可以保留一年,这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治疗间隔每7天只能维持一次,大大减少了医疗工作量[2-3]。本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穿刺部位较浅,护理操作简单易行,PICC感染风险相对较小。颈内静脉粗而短,不易堵塞导管。然而,由于运输的大多数流体是能量制剂,因此它们容易沉积在内腔中。老年患者往往心功能不全,导致血液流动停滞,血液凝固导管。PICC导管长而细,流量小于颈内静脉。颈内动脉静脉的位置很深,靠近颈动脉,穿刺容易发生动脉损伤。PICC穿刺部位相对不太可能损伤外周表面浅静脉中的动脉[4]。而且颈内静脉置管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导致早期强制引流,缩短了导管保留时间。PICC导管中也可能出现并发症,但它可以在短期治疗后治愈,并且对导管的存活不起决定作用。

综上所述,PICC导管穿刺简单易行,风险小,患者疼痛少,并发症轻微,不限制患者的活动,可长期保留。

猜你喜欢

管术导丝内科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Gaia系列导丝在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肿瘤科化疗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解剖结构及pilot200指引导丝在knuckle技术中的运用体会
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