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带给语文课堂的生命力
——以《日月潭》一课为例谈APP 在低段语文常规课堂中的应用
2019-10-18浙江省杭州市育才京杭小学周德颖
浙江省杭州市育才京杭小学 周德颖
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便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更是推动了课堂的变革。越来越多的教学软件进入教师的视野,为课堂所用。一个技术的出现,往往会带来一系列应用的便利。“微课”解决了课前预习的盲目,解决了课堂难点的突破,解决了课后不同层级学生学习的需求。大量图形、语言、搜索、数据处理等APP的出现,将世界缩小,将抽象具化,将教学活化。
常说,这些五花八门的学习APP比较适合英语、音乐、美术、数学、科学等理科类和艺术类学科,它们形声并茂、童趣十足,而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却相当有限,尤其是低段的常规的语文课堂。带着尝试的心态,我以统编本小学二年级上册第10课《日月潭》一课为例,做了一次传统课堂的变革,将Ipad学习引入课堂,用ibooks、keynote、iteach、imove制作成学习资源,课堂有令人欣喜的改变和收获,焕发新的生命力。
一、课堂的生命力源于“学生学习的起点”
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它承担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它锻炼谦和得体的语言交流,它练习情感传递的书面表达。语文学科运用性非常广泛,它与生活关系密切,也就决定即便是启蒙阶段,孩子的起点也不可能为“零”,因此要让课堂拥有生命力,一定要让学习内容和难度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那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以学定教”的探索,“任务型课堂”的出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真理的反复强调,都在告诉我们课堂是否有效,摸清学生的学习起点很重要。因此,常规的语文课堂大多采用“学习单”、“预习单”来检测学生预习的效果,确定学习的起点,我也用过,确实能全面了解学生对字音字形、课文结构、内容理解等方面的情况,但是大大加重了教师课前的负担。我需要在上课前将预习单批出,并把学生的问题统计、归类,再调整教案和课件,课堂的效果是大大增加,但是在课前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多。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低段孩子的写字量非常有限,识字方法、阅读方法和各项习惯都在养成之中,“第一次”效应又是学习正确性的关键,因此不能在学生还没有足够学习能力的时候,就让孩子乱书写、乱表达。降低书写的难度,通过选择、判断、语音等方式反馈,同样能起到摸清学生学习起点的作用。
遇到困境往往是寻找转机的开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检测后,学生逐渐对常规题型适应,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也逐渐能把握,因此我尝试使用iteach的软件,将预习单以选择题、判断或简答题的方式编入,在课前5分钟的时间内当堂检测,后台的数据统计能很快显示学生对选择题和判断题的选择情况,各个选项分别是哪几位同学选择,学生也能同步看到正误。我可以根据数据统计,马上确认教学的重难点,在新授时进行更适合学生认知的时间分配。而简答题,用语音的方式输入,软件转化为文字后给教师快速浏览。虽然,语音的转换不会十分精确,但是大致的意思能够判断。
例如在教学《日月潭》一课时,我设计了四道选择题,分别涉及字音、段落理解、句子朗读技巧和文章主旨把握。通过自学检测发现:学生对于字音的掌握比较好,30 个数据样本中,选A的28 人,选B 的两人,注意到了四字词语的后鼻音发音,因此关于字音的教学不必多花时间,齐读重点词语和句子即可通过,在课文朗读教学中也可再强调。第二题的数据显示学生掌握朗读要点缺乏策略,选A 的13 人,选B 的8 人,选C 的5人,选D 的4 人,四项齐全,因此在学习第一段时要作为重点的朗读指导。第三题对于课文第二段内容的理解,大部分学生掌握,但是选错的学生仍然有8 人之多,需要重视这8 位学生为什么选错。鉴于有22 位同学是理解到位的,第二段的学习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教学生。第四题的错误最为严重,各个选项的分布相当,证明学生对于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非常欠缺,这很不利于课文的学习和知识链的形成,要作为进入这篇课文学习的突破口,投入时间帮助学生分辨和理解。基于这样的数据分析,我将本节课重难点定为:抓住课文总结句展开学习,感受日月潭的“风光秀丽”。
二、课堂的生命力源于“学生对文化的感受”
小学低段以识字写字教学为主,中国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凝聚在这一笔一划的汉字中。日月潭的“潭”字也有一个故事:“潭”在古时候是这样写的,左半边是繁体的“水”字,简化成现在的“氵”。右半边也念“覃”。它的样子就像杭州西湖“三潭印月”中的“潭”。上面的部分,像潭的顶部,下面的部分像潭的身子和底座。汉字逐渐演变,上半部分变成了西子头,下半部分变成了日和十。潭立在水中,现在表示“水深的地方”或“水很深”。
配合着keynote的动画演示和古典的背景音乐,“潭”字演变的微课几十分钟便出成品,播放的过程带着汉字的神奇和历史走近学生,也是印证学生对字体和图形的联想是否合理,鼓励孩子在汉字上大胆猜测和想象。微课从字源上,辅助学生对字义的理解,而非对学习结果的强行记忆,这样的记忆更为持久,有利于识字能力的形成,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中国汉字的学习兴趣,对造字者的崇敬。尤其是象形文字的认识,我经常使用keynote将信息整合,即省略了繁琐的讲解,也让学生对汉字笔画的细节更为关注,从而提高识字写字的能力。微课片段可反复播放,学生很感兴趣,常常说“老师,我还没有看清楚,能不能再播放一遍”。我把这些学习资源留给孩子们,课后他们可以各取所需。
三、课堂的生命力源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
学习是个性化的过程,教师主体的课堂早就退出了舞台。在低段,虽然教师仍然会导的多些,引的多些,但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越早培养起来,孩子学习的潜力和后劲会越大。但是,自主学习的开展必须精心设计和预估,不然就会耗时又低效。课堂短短35分钟,我们要让学习效率最大化,根据学生特点、内容难度来选择合适的学习形式。
那什么样的学习环节可以放给学生自主学习呢?我想,不外乎两种情况。第一,学生有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新的知识;第二,学习环节没有必要集体学习。 在《日月潭》第一段中有“名胜古迹”一词,词语抽象而概括,课文中又没有关于“名胜古迹”的内容展开和图片,因此多数学生对这一新出现的词汇不理解。而且,以以往的教学经验预估,当学到第12 课《坐井观天》“无边无际”一词时,有不少同学会产生“迹”和“际”的乱用,这都是在新词汇出现时,没有理解汉字意义造成的。但是,“名胜古迹”一词并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基于以上三点考虑,我将这一环节转为“个体学习”。
我用ibooks做了一本电子书,呈现日月潭周围名胜古迹的地图,并且将对应地点的“名胜古迹”图片放在地图上,学生想看哪个地方的“名胜古迹”就可以点击这个景点的“手型”链接,欣赏这个景点精美的图片,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观景,明白“名胜古迹”是什么,从意思理解上解决错别字的出现。这样的设想,也得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我随机问学生:你现在明白什么是“名胜古迹”了吗?一生说:就是古人留下的很美丽的地方。一生说:就是历史留下的让我们参观的地方。不管怎么说,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我再点拨一句:所以“名胜古迹”的“迹”是“痕迹”的“迹”,你可千万别写错了。这样的个体学习既达到了纠正错别字的作用,又比集体学习点开一幅幅景观图,再讲解字义,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资源的积累更能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再次学习,避免了识图和观景的非语文学科倾向,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在语文课上,任何手段的使用都是服务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
四、课堂的生命力源于“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现”
一直以来,我都追求有思维含量的语文课堂,不是只有理科课堂才能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的,语文课堂同样有很大的思维空间,只是在很多的时间里,学生被机械的作业和简单的问题禁锢了思维的发展,这取决于教师对于语文课堂发展学生思维的考量。我以为,阅读的过程即思维的过程,阅读能力的提升必从思维发展入手。
《日月潭》课文的第二段,很好地描述了日月潭的构成和形状,从而说明“日月潭”名字的由来。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最好的理解方法就是画一幅图,脑海中记住的是一幅画面,对于文字的理解和复现就会容易很多。为了实现“图文对照”的逼真效果,我用ibooks做了一本电子书,让孩子默读课文第二段,将光华岛、日潭、月潭分别拖入图画的相应位置,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摆放。
集体汇报时,我听到了两种阅读课文方式,也是两种思维方式。一位学生边演示边说:我发现左边弯弯的是月潭,右边像圆圆的太阳,应该是日潭,那么中间就是光华岛。另一位学生边演示边说:我先找到湖中央有个小岛,应该是光华岛,一边形状是弯弯的,是月潭,一边形状圆圆的,是日潭。两种思维方式,就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顺序和切入点。我问孩子们:谁的思考方式最合理?孩子们发表意见。我再引导:那课文中是怎么介绍日月潭的构成的?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写作的顺序和描述的方法,为什么先说“光华岛”,再说“日潭”,最后说“月潭”?自然而然地就从“样本”引导到了写法,也很好地解决了课前自学检测中的第三题。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在上课之前,我非常担心学生能不能达到这样的阅读深度,因此课堂上只是随机一问,做好了引导的准备。不料,当出现两种阅读结果的时候,学生自己就辩起来了,在辩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明白了阅读的方法,更是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
五、课堂的生命力源于“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
语文学科因其特有的学科特性,担负着不可替代的培养目标。语言文字掌握最高明的方法就是“运用”,而且是在特定情境下,为了某种目的,达到某种目标的运用。
日月潭的第二段是要求背诵的,背诵可以增加文字的积累,学习文章的写法和构成,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积极运用,所背诵内容就更具生命力。比如,在对第二段文字进行反复朗读、比较和理解后,我与孩子们玩了一个“争做小导游”的游戏。我用ibooks做了一本三个难度层次的电子书供学生使用。“一星小导游”为全字幕视频配音,“二星小导游”为半字幕配音,“三星小导游”为无字幕配音,学生可根据自己准备的情况来选择难度,争做小导游。同时,提出要求:面向游客,介绍日月潭的构成;有感情地介绍,突出重点;表情自然,有手势的指引。视频有音乐烘托,有美图提示,大大增加了练习的真实感,不再是以前“空对空”的想象化练习。然后,我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尝试,先个别学习,再小组练习,让大家为“小导游”提意见。这样,课文的背诵不再是消极的积累,而是积极地运用。视频可以保留为学习资源,学生在反复练习满意后,还可以录制成宣传片,增加成就感。
六、课堂的生命力源于“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
信息技术的运用,真的让很多设想成为简单的操作。对于写景类的文章,图文对照是对生活经验缺乏,秀美感受力不够的低段孩子一个很大的挑战,而imove的影片制作,可以把现有的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需要很好地整合。
课文学习的最后,为了让孩子对日月潭的秀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制作了一个90秒钟的视频。视频的基本素材来自于网上介绍“日月潭”的远景,但是播放后,个人觉得没有震撼的美感。于是,我找到了各种日月潭名胜古迹的图片,清晨薄雾笼罩下的日月潭,星光点点的日月潭,还有灯光闪烁的,夕阳西下的,细雨朦胧的等等有特色的景物特写,穿插于原有视频中,重新制作成能与全文相匹配的视觉享受。原本没有打算拿出来使用,因为学生通过想象对文字的体会还比较到位,不需要再激发学习兴趣,增加美感享受,但是课后作为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我还是播放了。一幕幕动态的画面仍然让学生发出了“哇、哇”的赞叹,还连着要求我播放了三遍,才肯罢休,足见imove的魅力了。
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是有用而为之,有意而辅助,这样的运用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提升了课堂指导的针对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增加了课堂学习的审美情趣,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