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煮散煎煮标准化研究*

2019-10-17袁联华邝小红原嘉文

光明中医 2019年18期
关键词:粗粉麻黄碱药量

袁联华 邝小红 原嘉文

中药煮散是将中药加工制成粗粉或细粉,用时称取或分装,加入水引药煎煮,去渣或连同药沫一起服用的剂型,其既保留传统汤剂共煎的特性,同时又具备节约药材的特点,且能缩短煎煮时间,充分发挥药效。尽管中药煮散历史悠久,具有诸多优势,但总结历史沿革及近年研究概况,其缺乏煎煮质量标准研究,如:煎煮时加水量、煎煮时长等缺少标准界限,再者多数患者不会煎煮,若出现糊化会影响药效。为此笔者开展了中药煮散煎煮控制方法研究,以我院中药煮散剂经方止咳散为对象,对不同方法的煎液得膏率、麻黄碱含量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惠普公司);HH-8智能恒温电热套(江苏金坛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KQ-200VDE双频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GM-0.33Ⅱ隔膜真空泵(天津津腾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平头-25 μl微量进样器(宁波市镇海三爱仪器厂);202-AD型电热干燥箱(上海科学仪器厂);TG3288型分析天平(湘仪天平仪器厂)。止咳散:炙麻黄粗粉、苦杏仁粗粉、炙甘草粗粉、生石膏粗粉、 厚朴粗粉、炒谷芽粗粉由我院药剂科提供,经检验均符合2015版药典要求;磷酸500 ml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甲醇500 ml 色谱纯(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液相用水(南昌市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对照品麻黄碱由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科力技术开发公司提供。

2 方法

2.1 汤剂药液的制备

2.1.1 处方止咳散50 g(炙麻黄粗粉9 g,苦杏仁粗粉5 g,炙甘草粗粉9 g,生石膏粗粉9 g,厚朴粗粉9 g,炒谷芽粗粉9 g)。

2.1.2 不同煎煮时间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按以上处方取粗粉混合拌匀,共称取9剂,煎煮加水以处方量10、12、15倍的水约500 ml、600 ml、750 ml;用全自动电茶炉煎煮,分别在煮沸后3 min、5 min、10 min时各取样10 ml,备用。

2.2 得膏率测定[1]将所取样品10 ml,加蒸馏水稀释至约20 ml,抽滤,蒸馏水反复洗涤,并用蒸馏水定容至30 ml,摇匀备用。各精密吸取5.0 ml至蒸发皿中,水浴蒸干后,再移至烘箱中,105 ℃干燥恒重,精密称定。

2.3 HPLC法测定麻黄碱含量[2]

2.3.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3]色谱柱:依利特ODS2(4.6×1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3%磷酸(98∶2);流速:1.0 ml/min;柱温:常温;检测波长:207 nm;理论塔板数不少于3000。

2.3.2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精密吸取5 μl、7.5 μl、10 μl、15 μl、20 μl,麻黄碱对照品溶液进样,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记录出峰时间、对照品溶液所得色谱[3]。

2.3.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及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浓度为40 μg/ml的麻黄碱对照品溶液1、2、3、4、5、10 m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对照品峰面积: 根据线性方程:Y=2345.0X+777.82将平均供试品峰面积3262.48带入求得浓度为10.5956 μg/10 μl;止咳散质量:1.0 g,所以每克止咳散汤液中含有麻黄碱含量为21.1912 mg。

2.3.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2.1.2中的中药提取液每份10 ml至25 ml容量瓶中,超声处理30 min,放凉,摇匀,用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制得供试品溶液麻黄碱含量测定。

2.3.5 样品测定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并计算各样品中麻黄碱的含量[4]。

2.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经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

3 结果

3.1 加水量不同、煎煮时间不同止咳散汤液的得膏率加水量500 ml、600 ml、750 ml,煎煮对止咳散药液经干燥后的得膏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3 min、5 min、10 min不同煎煮时间的药液得膏率比较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 加水量不同、煎煮时间不同止咳散汤液的麻黄碱含量不同煎煮方法止咳散的麻黄碱含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加水量600 ml,煎煮5 min,所煎出的药液麻黄碱含量明显高于加水量500 ml、750 ml药液;且不同煎煮时间的药液麻黄碱含量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但经多重比较分析显示,煎煮3 min与10 min的药液麻黄碱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煎煮时间对止咳散的麻黄碱含量有影响,但达到一定时间后,麻黄碱含量可能不再显著升高,这也说明了合理掌握中药煎煮时间的重要性。见表2。

加水量得高率煎煮3 min煎煮5 min煎煮10 min500 ml15.16±0.296(25.29%)18.63±0.274(31.07%)18.74±0.276(31.25%)600 ml19.07±0.209(31.80%)1)21.94±0.229(34.43%)1)20.10±0.215(33.19%)1)750 ml18.65±0.202(30.80%)19.86±0.229(33.43%)19.20±0.315(32.19%)

注:1)P>0.05

4 讨论

4.1 中药煮散煎煮用水标准在本次研究中加水量不同煎煮止咳散汤液的麻黄碱含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加水量600 ml,所煎出的药液麻黄碱含量明显高于加水量500 ml、750 ml药液。中药煮散关键操作之一,用水量比例最为重要,加水量少了煎煮时易

加水量麻黄碱含量(mg/剂)3 min5 min10 min500 ml2.591±0.0095.612±0.2295.258±0.141600 ml2.968±0.1605.953±0.1195.890±0.100750 ml2.768±0.1605.752±0.1195.692±0.200F值273.40(加水、时间不同)646.62(加水、时间不同)578.40(加水、时间不同)P值0.00(加水、时间不同)0.00(加水、时间不同)0.00(加水、时间不同)

注:n=5

糊化,影响煎出率,加水量多了药液清稀,有效成分含量少,而影响治疗。实验证明,一般中药煮散加水量是药物量的12~15倍煎出有效成分含量高。当药量2~5 g,加水200 ml(74.02%)、药量10 g,加水200 ml(87.5%)、药量15 g,加水200 ml(30%)、加水300 ml(62.5%)、药量20~25 g,加水300~400 ml(72.5%),可见中药煮散用水量与药量正相关,药量小需加水少,药量大需加水多。

4.2 中药煮散煎煮用时标准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还注意到不同煎煮时间对止咳散麻黄碱含量变化的影响,经过多重比较分析显示,煎煮3 min与10 min的药液麻黄碱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煎煮时间对止咳散的麻黄碱含量有影响,但达到一定时间后,麻黄碱含量可能不再显著升高,这一结论与林俊芝[5]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相同,充分说明煎煮时间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因此合理掌握中药煎煮时间相当重要。由于中药煮散粒度小,药性易煎出宜快速、短时煎煮,通常武火煎沸5 min即可,无需反复煎煮。

4.3 中药煮散粉碎标准粉碎粒度会直接影响药物浸出速度及浸出率[6]。粒度过大会降低有效成分浸出率,且速度慢,粉碎粒度过小会大量破坏药材细胞组分,高分子不溶性物质被大量浸出药液不澄清,且药粉过细煎煮时易糊化,影响药性。《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粉碎至麻豆者24首(10.1%),粉碎至粗末或粗散者124首(52.3%),粉碎至细末者89首(37.6%)。“粗散”与现今最粗粉相当,过10目筛、“粗末”与粗粉相当,过20目筛、“末”介于细末、粗末间,过50目筛、“细末”与中粉相当过65目筛,故中药煮散粒度以过10~65目最宜。

4.4 中药煮散用量标准中药煮散用量是临床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参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量,2~3钱/次对10~15 g/次(69.2%)、4~5钱/次对20~25 g/次(16.9%)、0.5~1钱/次对2.5~5 g/次(13.9%)。自煎煮方面讲10~15 g/次最益,因中药煮散颗粒小,若用量>20 g/次,煎煮易糊化,因此规定10~15 g/次,既对颗粒度无严格要求,也不易糊化,煎煮时可除去所夹杂细粉。

以上研究表明,说明煎煮用水量标准、煎煮用时标准间对止咳散的麻黄碱含量有影响,中药煮散加水量是药物量的12倍,煎煮5 min左右最利中药成分快速溶出。同时中药煮散用量、粉碎粒度会直接影响药物浸出速度及浸出率[7]。中药煮散粒度以过10~65目最宜,用量方面10~15 g/次最益。

5 结语

中药煮散是将中药加工制成粗粉或细粉,其既保留传统汤剂共煎的特性,且用量少,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具备节约药材的特点,能最大程度减少中药资源的浪费。中药煮散代煎,在净化的环境中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煎制,全程有药学人员操作,避免了患者不会煎煮,出现糊化会影响药效现象,同时采用自动包装机进行分装,得到的煎剂有效成分含量高、剂量均一,袋包装便于贮存、携带、服用[8],满足现代节奏的需要,既方便病人,又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粗粉麻黄碱药量
米糠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影响研究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两倍药量
双轴向粗粉分离器流动特征研究
浙贝母超微粉、粗粉和饮片中3 种生物碱体外溶出度的比较
小型水池抗爆炸冲击极限药量分析
药量适中
氯麻黄碱的检验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黄止嗽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及盐酸伪麻黄碱含量
羟苄羟麻黄碱用于先兆早产50例疗效及用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