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可舒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2019-10-17杨宝龙孙文武
杨宝龙 孙文武
心可舒汤由纯中药组成,有益气宁神、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能够有效地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降低血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确, 现将观察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临床研究全部病例均为2017年5月—2019年3月我院门诊病人, 共计128例。治疗组患者64例,男36例,女28例;年龄42~71岁;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17年。对照组患者64例,男31例,女33例;年龄46~6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1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显著差异,且心绞痛症状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所有入选病例均参照1979年我国中西医结合修改并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1]。且满足以下条件: 1)因情绪激动、寒冷、体力劳动、饥饿等诱发胸闷、胸痛、心悸、气短, 疼痛位于心前区、胸骨后, 伴或者不伴有放射痛, 每次发作小于15 min,休息后可自行缓解。2)静息状态下心电图可见ST段下斜型、水平型压低, 或T波不同程度的倒置、低平。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每周发作2次以上的轻、中度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排除标准:1)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等;2)难治性高血压, 肝、肾功能不全;3)精神病患者,不遵医嘱患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治疗组:心可舒汤100 ml,早晚各服用1次,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每日2次;辛伐他丁,每晚20 mg。对照组:只用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每日2次;辛伐他丁,每晚20 mg;3周为一个疗程。
1.4.2 观察指标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详细记录症状、心电图表现、血脂情况,治疗前后均行肝肾功能等基本检查,并观察不良反应。
1.4.3 疗效判断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标准。显效:胸闷、胸痛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下移的ST段回至基线,或倒置T波变浅或直立,血脂降低>20%。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或持续时间较前减少,心电图下移的ST段向基线回调>50%,血脂降低>10%。无效:症状无明显减轻,心电图无明显变化,血脂降低≤10%。
1.4.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临床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90.6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31%,治疗组对心绞痛症状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心电图变化比较治疗组心电图变化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治疗组对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情况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心电图变化比较 (例,%)
2.3 2组患者血脂疗效比较治疗组血脂降低总有效率85.9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19%。治疗组对血脂改善情况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血脂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心绞痛中医称为胸痹, 病机多责于气虚血瘀[3]。《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云: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胸痹为病,常见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而不得卧。《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胸痹源于心脏血脉不通,为实者或责之于寒凝、或责之于气滞、或责之于血瘀、或责之于痰阻,无论寒凝、气滞、血瘀还是痰阻,均可致血行不畅,脉络不利,而致心脉闭阻,气血瘀滞,不通则痛,发为胸痹;为虚者或责之于气虚、或责之于血虚、或责之于阴虚,无论气虚、血虚还是阴虚,均可致心脉失养,运行无力,血脉瘀滞不畅,不通则痛,发为胸痹。然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更常见于气虚血行不畅而致血瘀,故胸痹最常见病机概括为气虚血瘀。心可舒汤治以益气安神,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法,对各种病因所致心血瘀阻均有一定疗效,尤其对气虚血瘀型疗效显著。心可舒汤由丹参15 g,柴胡10 g,瓜蒌12 g,赤芍12 g,党参10 g,麦冬10 g,甘草6 g,茯苓10 g,远志10 g,炒酸枣仁12 g,佛手10 g,川芎10 g,鸡血藤20 g,莱菔子10 g,当归10 g,生薏苡仁10 g组成。每剂煎汤200 ml,早晚各服100 ml。此方以丹参为君药, 《本草纲目》记载:“活血,通心包络”,有活血祛瘀止痛而不伤气血,养血安神之功效[4],赤芍行瘀、止痛,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本草正义》:“党参力能补脾养胃,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麦冬养阴生津除烦,共为臣药,助丹参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止痛;柴胡疏肝解郁,瓜蒌宽胸散结,茯苓、生薏苡仁健脾利水,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当归味甘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补血、活血之功效,主血虚诸证,为补血第一要药,又能活络止痛,尤适宜调经,故被古人称为“妇科圣药”,鸡血藤性温而不烈,味苦而不燥,可以活血化瘀,还兼补血之功,川芎既可行气,又可活血、止痛,被古人称之为血中之气药,莱菔子消食除胀,均为佐药, 共助君药益气安神,活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党参配伍川芎、柴胡,补气而不滞气,丹参、赤芍、川芎配伍当归,活血而不伤血,充分体现本方配伍之严谨,做到补而不过,通而不滞,行而不峻,乃治疗胸痹之良方。现代药理丹参酮可降低心肌传导性、降低心肌兴奋性,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肌供血不足所致的急性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5],因对侧支循环的建立有益,故能增强患者对急性心肌缺血的预适应能力,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而且丹参还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均对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有益,此外丹参可抑制大脑中枢,从而产生镇静作用,能减轻患者焦虑情绪。赤芍可以使冠状动脉扩张,从而增加冠脉血流量,赤芍煎液可抗血小板聚集,增强血液流动性,预防血栓形成。柴胡的有效成分柴胡粗皂苷可对血小板的聚集产生抑制作用,能有效产生抗凝血作用,而且柴胡皂苷元、柴胡皂苷可明显降低血清三酰甘油、血清胆固醇。瓜蒌可增加冠脉血流量,瓜蒌酸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可降低红细胞压积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当归可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有报告指出,当归及其成分阿魏酸可阻断胆固醇在肝脏的合成,从而降低血脂,且其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可保护血管内膜,其抗血小板的作用可预防血栓形成,降血脂、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这3种药理作用协调合作,故能抗动脉粥样硬化。鸡血藤通过水提纯形成的沉淀剂,可有效降低实验动物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动脉的血流量,同时亦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作用。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能够抑制心肌细胞收缩,降低心室率,从而延长心肌搏动时间,而冠状动脉供血主要依靠其占2/3时间的舒张期血液流动,因此川芎能够有效改善心肌供血,减轻患者胸闷、胸痛症状,或改善心电图心肌供血表现。有研究表明,川芎嗪能够抑制兔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钙内流,可以抑制兔心室肌的钙瞬变和收缩[6]。另外川芎嗪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扩张血管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多重作用。以上诸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多可直接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表现,亦或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强患者冠状动脉血液流动性而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表现,亦或直接或间接降低患者血清胆固醇含量,从而降低心绞痛患者危险性,无论通过何种方式体现作用,都能使患者最终受益。通过临床疗效观察, 可知心可舒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 可有效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缩短疼痛持续时间, 并降低患者的血脂含量。
综上所述, 心可舒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尤其对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受益更多,心可舒汤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