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膈散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食管鳞癌临床观察*
2019-10-17魏世民
魏世民
食管癌作为我国癌症中的高发疾病,每年以较为迅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危害着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食管癌的发病可由吸烟、过度饮酒、环境因素、多食刺激性食物[1]、作息时间不规律、情绪等多方面因素引发,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食管癌早期因无明显症状故不容易被察觉,而当患者出现饮食难下,疼痛等症状时通常已错失了良好的治疗时机,因此对于食管癌的防治是目前肿瘤科专家需要探讨的课题之一。按组织学分类食管癌可分为小细胞癌、鳞癌、腺癌等[2],据研究显示食管鳞癌是食管癌中患病人数最多的种类。现代医学对于食管鳞癌的治疗多采用放化疗、手术治疗等方式,但不论是放化疗治疗或是手术治疗患者均需要承受来自身心及经济上的巨大压力[3]。中医学将食管癌归属于“噎膈”范畴,认为噎膈的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正虚而痰气血瘀阻,因此在治疗中多遵循活血理气、润燥化痰的原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包含男29例,女21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9.49±13.10)岁;病程30~180 d,平均(130.24±40.05)d。治疗组,包含男30例,女20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60.19±14.20)岁;病程34~182 d,平均(132.55±41.54)d。2组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无显著差异,可进行临床比较(P>0.05)。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本研究。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遵循《食管癌临床诊疗指南》及中华肿瘤学会会议制定的食管癌诊断标准:1)具有PET-CT或MRI等影像学支持且经过病理学检查提示鳞状上皮细胞癌;2)符合食管癌III、IV的临床分期,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者[4]。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对于“噎膈”痰瘀气阻型的描述:吞咽梗塞、胸膈胀满、疼痛、呕吐反酸、情绪抑郁、纳差、口干咽燥、大便干、舌红、苔薄、脉弦滑[5]。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2)预估患者生存时间大于90 d。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免疫及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等;2)接受过类似治疗者;3)严重的精神障碍者;4)对治疗药物过敏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TP化疗方案治疗,予紫杉醇135 mg/m2每2周1次静点,顺铂50 mg/m2每周1次静点。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口服启膈散治疗,于每日早中晚饭后半小时温服,每次口服75 ml,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30 d的持续性治疗。
1.4.2 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中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SCC),卡氏评分(KPS评分),化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白细胞计数(WBC)、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改变。1)中医证候包括:吞咽梗塞、胸膈胀满、疼痛、呕吐反酸、情绪抑郁、纳差、口干咽燥、大便干;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的症状越轻,具体评分细则详见表1。2)KPS评分:KPS评分是专门针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的评分量表,量表从生活能力、自理能力等10个方面对肿瘤患者体力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估,满分为100分,患者的得分情况与自身健康状况呈正向关系[6]。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1 中医证候评分细则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对比 (例,
注:与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对比 (例,
注:与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CEA、SCC比较治疗前2组CEA、SCC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2组CEA、SCC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CEA、SCC对比 (例,
注:与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化疗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治疗前2组化疗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注:与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3 讨论
食管磷癌是一种以食管上皮细胞发生恶性改变为特点的疾病,由于其发病受饮食、生活习惯、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因此该病已逐渐呈年轻化趋势[7,8]。早期的食管鳞癌若能够及时得到治疗,治愈率达半数以上,而食管鳞癌发病初期很难被发现,故发病即为中晚期。因此对食管鳞癌的治疗现代医学多采用手术、放化疗治疗。紫杉醇是一种稳定蛋白性质、促微管蛋白合成的常见肿瘤化疗药物,临床中常与顺铂联合应用,但二者合用会产生头晕恶心等神经系统异常,还会造成白细胞数目降低等血液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等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9]。
中医学将食管癌归属于“噎膈”范畴,《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有云:“痰气凝遏阻阳,久延关格最怕。”指出痰为本病的首要致病因素[10]。痰留则气滞血阻,久而成热,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理气、化痰的原则。启膈散是由丹参、川贝、沙参、茯苓、郁金、砂仁、荷叶等组合而成,方中以滋阴润燥清热之沙参联合滋阴化痰之川贝共为君药;以燥湿健脾安神之茯苓,疏肝解郁、凉血破瘀之郁金[11,12],养心除烦、滋阴安神之丹参以及健脾行气开胃之砂仁共为臣药,一方面具有理气散结之功,另一方面加强君药之化痰滋阴之效;以醒脾宣气开胃之荷叶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理气、润燥化痰之华章。现代药理学研究,启膈散中的丹参、沙参、郁金提取物中含有抗肿瘤、抑制肿瘤因子生长的成分。茯苓中的脂肪酸等成分还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抗感染、保护肝肾细胞。砂仁中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抑制胃酸、保护胃肠功能、生津等作用[13,14]。由此可见,启膈散能够有效缓解食管鳞癌及化疗后的恶心、呕吐、疼痛、烦躁、便秘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本研究疗程结束后,2组的中医证候评分、CEA、SCC、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化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方面,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启膈散联合TP化疗方案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及扩散,提高免疫力,改善吞咽梗塞、疼痛、呕吐等症状,减轻患者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