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PV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及基因分型

2019-10-17韦静韦有生马娅芬欧婷瑜徐喜凤庞春红邱锐余夏

癌症进展 2019年17期
关键词:分型肌瘤阳性率

韦静,韦有生,马娅芬,欧婷瑜,徐喜凤,庞春红,邱锐#,余夏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1妇科,3检验科,南宁530000

2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南宁530000

子宫内膜癌是好发于子宫内膜的一种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对女性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针对子宫内膜癌展开有效的筛查,给予及时干预及有效的治疗,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研究指出,HPV感染与女性生殖器病变密切相关[1]。因此,本研究探讨HPV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情况及基因分型,旨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子宫病变检查的女性640例。纳入标准:均进行子宫病变检查。排除标准:①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异常者;②有宫颈手术史者;③妊娠期女性;④合并其他妇科肿瘤者。64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62岁,平均(39.42±7.98)岁。子宫病变筛查中,子宫病变患者362例(子宫内膜增生124例,子宫肌瘤176例,子宫内膜癌62例);无子宫病变者278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研究对象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HPV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HPV检测。检查前72 h内不能对外阴和阴道进行冲洗及使用药物,正在月经期的女性在月经结束后的72 h再进行检查,检查前24 h内无性行为。采用美国Digene公司的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的采样工具包收集受检者脱落的子宫内膜细胞,将其置入专用试管中,4℃保存待检测标本,7天内完成标本检测。检测方法:①将检测标本置入杂交液中进行HPV杂交,并加入显色剂进行显色,观察到蓝紫色圆点则表明HPV阳性表达。②提取阳性检测标本中的人类乳头状瘤病毒DNA(human papilloma virus DNA,HPV-DNA)。③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阳性检测标本中的HPVDNA进行基因扩增;基因扩增后的HPV-DNA进行染色及洗膜等处理,最后采用凯普HPV-DNA试剂盒(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试剂盒(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基因分型检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类型子宫病变患者(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癌)及无子宫病变者的HPV阳性率;统计不同年龄段(23~30岁、31~40岁、41~50岁、51~62岁)子宫病变患者的HPV阳性率,以及HPV阳性表达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HPV基因分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V阳性率的比较

278例无子宫病变者的HPV阳性率为7.55%(21/278),362例子宫病变患者的HPV阳性率为28.45%(103/362);其中,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HPV阳性率为29.03%(36/124),子宫肌瘤患者的HPV阳性率为16.48%(29/176),子宫内膜癌患者的HPV阳性率为61.29%(38/62),3种类型子宫病变患者的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6,P<0.01)。子宫内膜癌患者的HPV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子宫病变者及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肌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69、17.954、45.522,P<0.01)。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增生、不同部位子宫肌瘤及不同分化程度子宫内膜癌患者的HPV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不同类型子宫病变患者的HPV阳性情况

2.2 不同年龄段子宫病变患者的HPV阳性率

362例子宫病变患者中,23~30岁患者的HPV阳性率为38.46%(30/78),31~40岁患者的HPV阳性率为25.78%(33/128),41~50岁患者的HPV阳性率为21.71%(28/129),51~62岁患者的HPV阳性率为44.44%(12/27),不同年龄段子宫病变患者的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0,P<0.01)。

2.3 HPV阳性表达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HPV基因分型

38例HPV阳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基因分型中,HPV16阳性率为73.68%(28/38),HPV52阳性率为44.74%(17/38),HPV58阳性率为 39.47%(15/38),HPV53阳性率为23.68%(9/38),HPV68阳性率为15.79%(6/38),HPV39阳性率为10.53%(4/38)。

3 讨论

HPV是一种没有包膜的小型双链环状DNA病毒,其致病范围较广(从泌尿生殖系统到头颈部)[2-3],低危型HPV主要与尖锐湿疣等疾病有关,一般不会导致恶性病变,而高危型HPV如HPV16、18、52、58主要与子宫内膜癌、生殖器癌、皮肤癌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有关[4-5]。HPV16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高危型HPV,对子宫内膜细胞的黏附或浸润能力较强,HPV16阳性表达能够促进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抑制其细胞凋亡,HPV58和HPV52的阳性表达也易引发子宫内膜癌[6-7]。研究报道,HPV的致癌性与其E6与E7基因编码蛋白促使抑癌基因失活及癌基因激活密切相关[8-9]。目前,研究证明HPV存在于子宫内膜组织中,HPV检测对早期发现和预防子宫内膜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0-11]。研究显示,HPV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可能是引发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因素[12]。本研究中,362例子宫病变患者的HPV阳性率为28.45%;其中,23~30岁患者的HPV阳性率为38.46%,31~40岁患者的HPV阳性率为25.78%,41~50岁患者的HPV阳性率为21.71%,51~62岁患者的HPV阳性率为44.44%,不同年龄段子宫病变患者的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原因主要由于性接触是HPV感染的主要途径,因此HPV阳性率在23~30岁的女性中较高。而50岁以上的女性多处于绝经期,性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较弱,因此是HPV感染的第二个高峰期。

本研究结果显示,无子宫病变者的HPV阳性率为7.55%,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HPV阳性率为29.03%,子宫肌瘤患者的HPV阳性率为16.48%,子宫内膜癌患者的HPV阳性率为61.29%;子宫内膜癌患者的HPV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子宫病变者及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和子宫肌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增生、不同部位子宫肌瘤及不同分化程度子宫内膜癌患者的HPV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HPV可能只参与子宫病变的发生,对子宫病变的类型及进展无影响,但未来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中HPV阳性表达的基因分型中,HPV16阳性率最高(73.68%),表明HPV16在子宫内膜癌患者HPV阳性表达中具有高分布率。尽管目前对于子宫内膜癌与HPV阳性之间的相关性具有较大的争议,但加强HPV检测对预防及治疗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患者的HPV阳性率较高,且以HPV16分型为主,临床上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猜你喜欢

分型肌瘤阳性率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