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肠梗阻导管与经鼻胃管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2019-10-17王会生魏彬康海立
王会生,魏彬,康海立
迁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北 迁安064400
小肠梗阻一般在进行结直肠癌手术后的2~3周内发生,据统计,腹部手术后小肠梗阻的发生率高达11%以上,结直肠癌手术后患者极易出现低位小肠梗阻[1]。低位小肠梗阻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肠壁出现了炎症以及严重的水肿渗出。对低位小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容易导致肠瘘与短肠综合征的发生,也可能引发粘连性肠梗阻,且对机体的创伤较大[2]。在治疗低位小肠梗阻时,临床可采用经鼻胃管治疗,但鼻胃管较短,有时无法到达梗阻位置,治疗效果较差。本研究比较了经鼻肠梗阻导管与经鼻胃管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于迁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60例结直肠癌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患者。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早期低位小肠梗阻。排除标准:存在药物禁忌;临床依从性差。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经鼻胃管治疗。研究组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35~78岁,平均(54.2±8.1)岁;初次发生小肠梗阻55例,复发者25例(其中9例患者接受过小肠切除吻合术或小肠梗阻松懈术)。对照组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32~75岁,平均(52.4±9.1)岁;初次发生小肠梗阻52例,复发者28例(其中7例患者接受过小肠切除吻合术或小肠梗阻松懈术)。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梗阻发生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前准备,包括禁食、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等。然后,对照组患者进行经鼻胃管治疗,在胃镜及X线监测下进行置管操作,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研究组患者进行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在胃镜及X线监测下进行置管操作,在导管头端系2 cm的细线,从患者的鼻腔插入口腔,并从口腔中拔出,将活检钳置入胃镜的活检孔,夹住丝线,将导管送入患者的十二指肠降部(具体根据患者情况),完成之后松开活检钳,从导管中插入导丝,将胃镜取出,应用X线进行检测,利用导丝将导管送至空肠后方,去除导丝,将导管前部的气囊充盈,送导管至患者胃腔,并接入负压吸引。在两组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如若发生绞窄性肠梗阻征象,则需要及时转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置管48 h后的减压效果,包括腹腔内压力降低程度、腹围减小程度和日平均引流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效,治疗后肠梗阻症状和排便、排气情况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有效,治疗后肠梗阻症状好转,排便、排气情况好转;显效,治疗后肠梗阻症状消失,排便、排气正常。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呕吐、腹痛和腹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减压效果的比较
置管48 h后,研究组患者的腹腔内压力降低程度、腹围减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平均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置管48 h后减压效果的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置管48 h后减压效果的比较(± s)
注:1 cmH2O=0.098 kPa
腹围减小程度(cm)6.26±2.43 13.10±4.28 12.430 0.000腹腔内压力降低程度(cmH2O)4.79±1.31 10.38±2.74 16.463 0.000日平均引流量(ml)761.34±137.15 1342.91±257.67 17.8 43 0.00 0组别对照组(n=80)
2.2 临床疗效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75%(71/80),高于对照组的73.75%(5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8,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腹胀、腹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2.50%(26/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75%(5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28,P<0.01)。(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早期低位小肠梗阻主要是由于患者进行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粘连现象,导致炎性水肿,肠道中的肠容物无法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这种病症在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中较为常见[3]。患者发生早期低位小肠梗阻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及排便和排气困难,在发生梗阻的位置与近端的肠道之间连续积气,使患者肠道中的肠容物难以排出[4]。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造成肠道处的动脉血流受阻、肠穿孔甚至肠坏死,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休克或感染等现象[5-6]。近年来,临床医师在对结直肠癌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的治疗中,多采用经鼻胃管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7-9]。手术治疗早期低位小肠梗阻虽然能够快速地将肠道中的粘连物进行分离和解除,但对梗阻的缓解具有局限性,手术后患者较容易出现再次粘连的现象,对机体的创伤也较大,一旦出现反复粘连,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后续治疗的难度[10-13]。
目前临床上使用经鼻胃管治疗早期低位小肠梗阻,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快速有效的减压引流,降低肠腔中的压力,进而改善肠壁的供血情况,使肠梗阻获得缓解[13]。肠胃减压是对早期低位小肠梗阻进行的保守治疗,有资料显示,对于结直肠癌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的效果较经鼻胃管治疗的效果好[14-15]。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经鼻胃管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均在胃镜及X线监测下进行置管操作。两组患者均置管成功,置管48 h后,研究组患者的腹腔内压力降低程度、腹围减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平均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75%(71/80),高于对照组的73.75%(5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鼻胃管相对较短,只能在患者的胃腔中进行引流和减压操作,对小肠的减压效果并不明显;而经鼻肠梗阻导管较长,能够到达空肠,并进行有效的引流,缓解小肠上段的积液和积气,且能够在导管前段的球囊充盈后随着小肠的蠕动使导管继续向梗阻部位推进,进行持续性的减压和引流,减压效果更明显。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2.50%(26/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75%(5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早期低位小肠梗阻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