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生素B6联用丰诺安新疗法挽救治疗创伤性凝血病临床应用实例

2019-10-17岳茂兴尹进南郑琦涵朱晓瓞徐君晨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新疗法血常规复方

岳茂兴 尹进南 郑琦涵 朱晓瓞 徐君晨

出血是创伤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未控制的出血是严重创伤患者潜在可预防的首要死因[1]。约1/3的创伤合并出血患者在入院时即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这将导致患者继发难以控制的创伤后出血,同时也显著增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成为创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acute traumatic coagulopathy,ATC)和创伤性凝血病(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TIC)是同一疾病在病程进展中动态变化的两个过程,也是世界性的治疗难题[3],多发生于严重创伤和手术后的患者。ATC或TIC所致的难治性创伤后大出血将导致患者出现“死亡三联征”——低体温、酸中毒、凝血病,三者相互促进使病情进行性恶化,致病程后期继发严重颅脑损伤、脓毒症以及MODS,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急诊医学科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岳茂兴教授带领团队在长期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维生素B6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用于挽救治疗严重创伤或术后继发ATC或TIC的患者取得了明显疗效,初步统计可降低病死率至12.82%(5/39)[4-13]。现将一部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与广大急诊、急救和重症的一线工作者交流互进。

一、病例资料

病例1:患者男性,60岁。因“撞伤左上腹伴疼痛3 h”于2012年3月23日入院。入院时B超检查示:脾挫伤可能,腹腔少量积液。辅助检查显示患者存在失血和凝血功能异常: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ell,WBC)15.10×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rophil percentage,NEUT%)92.5%↑,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2.82×1012/L↓,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14×109/L↓,血红蛋白(hemoglobin,Hb)71.5 g/L↓;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 17.20 s↑。入院诊断:(1)创伤性脾破裂。(2)失血性休克。(3)慢性乙型肝炎。(4)肝硬化,脾肿大。急诊行剖腹探查,发现腹腔内有1 300 mL左右积血,脾脏中部纵行断裂,脾门处有撕裂出血,脾脏上极碎裂。术中患者出现严重失血性休克,立即予输血、血管活性药物升压等抗休克治疗。术中出血约5 000 mL,输浓缩红细胞6 U、血浆700 mL、冷沉淀7 U。术毕在腹腔、盆腔放置引流管各1个。岳茂兴教授查房后示:该患者手术难度大,术中出血多并伴有失血性休克,且入院即合并有凝血功能异常,考虑存在TIC,经全力抢救和控制出血,已无明显继发出血,嘱继续在止血、输血、补液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维生素B6(5 g)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患者经过5 d全力抢救,一般情况逐渐好转,血红蛋白、凝血功能、电解质指标明显好转,术后出血量逐步减少。15 d后腹部切口愈合良好,后痊愈出院,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病例2:患者男性,67岁。因“反复右上腹痛20 d”于2009年4月21日至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查腹部B超示:胆囊炎,胆囊结石。入院诊断:(1)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粒细胞减少症。2009年4月29日 08:50在全身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第1次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当日硅球引流出5 mL血性液体,引流管口有血凝块,伤口敷料周围有持续渗血。患者于第1次手术后的当日晚突发血压下降[86/65 mmHg(1 mmHg=0.133 kPa)]。查血常规:WBC 23.92×109/L↑,NEUT% 80.00%↑,RBC 2.85×1012/L↓,Hb 93.10 g/L↓。经抢救后血压回升至105/67 mmHg,但心率代偿性增快(100~120 次/min)且复查Hb呈进行性下降(低至79.90 g/L),提示存在活动性出血。积极止血、输血、补液、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后病情无好转,并于2009年4月30日 00:15再次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第2次行手术止血)。术前诊断:(1)失血性休克。(2)胆囊术后腹腔内出血。第2次手术中出血共计约800 mL,结扎、电凝止血,检查无出血后关腹(术中并没发现有第1次手术中血管结扎线脱落等情况)。术后积极行补液、输血、维持循环稳定等对症支持治疗,至术后当日04:54共引流出500 mL血性液体,动态复查血常规变化示Hb逐步回升至91.80 g/L;凝血功能示:(prothrombin time ratio,PTr)1.39↑,TT 15.0 s。但即使通过了手术、成分输血、止血药物等治疗手段的对症处理,患者仍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的表现:严重贫血貌;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下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心率代偿性增快(105 次/min);腹部移动性浊音(+);2009年4月30日7:00至17:00硅球又引流出血性液体共计600 mL,第2次术后血性液体引流量共计1 100 mL,且出血无停止迹象,渗血速度≥200 mL/h。由于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又于2009年5月1日01:20组织院内有关专家一起在全身麻醉下再次行剖腹探查术(第3次手术)。术中见其腹内组织粘连明显,虽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点,但肝脏、肝周组织及后腹腔水肿明显,存在广泛而缓慢的渗血,出血量共计约800 mL,并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在连续使用压迫止血、缝合止血、电凝止血等常规手段和大量使用血小板、凝血酶原复合物、冷沉淀、血浆等止血“核武器”后,渗血略有减少,但仍涓涓不断。至此,主刀医师和团队已黔驴技穷、无计可施[15]。故术中紧急请岳茂兴教授会诊,考虑患者合并有全身炎症反应和TIC,建议立即应用“维生素B6(5 g)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快速静脉滴注。30 min后患者腹腔渗血开始减少;1 h后,渗血量进一步明显减少,关上腹腔结束手术。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复查血常规:WBC 17.76×109/L↑,NEUT% 82.70%↑,RBC 3.53×1012/L,Hb 109.30 g/L↓,PLT 68×109/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 1.25↑,并在止血、补液、循环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继续应用“维生素B6(5 g)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5 d后,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出血量逐渐减少,很快渗血停止,病情逆转。复查血常规:RBC 3.52×1012/L,Hb 111.0 g/L↓,PLT 311×109/L↑。最终于2009年5月20日好转出院,随访至今无任何并发症。本例患者应用“维生素B6(5 g)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挽救治疗TIC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止血效果[16]。有关详细抢救经过可见秦锡虎《 神奇的维生素B6》[15]。

病例3:患者男性,70岁。因“进食梗噎1月余”于2012年3月5日入院, 病理活检提示食管下段鳞状上皮高度不典型增生伴癌变,拟入院行胸腹腔镜食管下段癌探查术。入院诊断:(1)食管下段鳞癌术后。(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12年3月15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腹腔镜食管下段癌探查术,术中证实为食管下段癌约5 cm,侵及食管全层,在清扫贲门周围成团淋巴结时突发肝静脉出血(约2 000 mL),立即改行剖腹止血。在缝合血管时,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积极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等抢救措施后,患者的心跳恢复。术后患者入ICU继续抢救,在对症支持治疗期间,其胸腹腔引流管持续引出血性液体(术后6 h纵膈引流出血性液体约500 mL;术后次日凌晨拆开腹部伤口后吸出中等量暗红色积血且当时引出约400 mL暗红色液体;术后连续数日内胸腔闭式引流和纵膈引流出血性液体),继而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神经、循环、呼吸、消化、肾脏)和凝血功能异常[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68.50 s↑,TT 22.30 s↑,PTr 1.38↑,D-二聚体3928.00 mg/L;Hb 91.6 g/L↓,RBC 3.00×1012/L↓,PLT 72×109/L↓],PLT 最低时降至62×109/L↓。术后第3天诊断:(1)食管下段癌(鳞癌)。(2)失血性休克。(3)心跳呼吸骤停。(4)CPR术后。(5)缺血缺氧性脑病。(6)心力衰竭(Ⅲ度)。(7)MODS(神经、循环、呼吸、消化、肾脏)。(8)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肺间质纤维化伴感染。术后第6天予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考虑术后发生了胸段食管坏死,由于病情危重,又于第1次手术后第7天再次行食管拔脱胃食管左颈吻合+空肠造瘘+胸腔引流术。术中证实了试管中下段(肿瘤区)穿孔坏死,术中出血约200 mL,并予红细胞2 U静脉输注。但患者术后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APTT 44.30 s↑,TT 16.50 s↑,PTr 1.27↑,D-二聚体590.00 mg/L;PLT进一步降至52×109/L↓)。在积极复苏、抗炎、化痰、脑保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维生素B6(5 g)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2 d后,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较前逐渐好转,意识逐步恢复,腹部切口愈合良好。间断停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后逐步脱机,于术后1月余拔除气管切开处气管套管。患者最终于CPR 69 d后好转步行出院。出院前复查血常规:Hb 132.0 g/L,RBC 4.09×1012/L,PLT 217×109/L。本例创伤性大出血致心跳骤停的患者经CPR复苏成功后又并发了TIC与MODS(神经、循环、呼吸、消化、肾脏),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维生素B6(5 g)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后,患者病情逐步逆转,后康复步行出院,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成功救治本病例的团队获得了该年度医院设立的“重大成功抢救奖”(注:该院每年度评选出全年最成功的1例疑难复杂病例,并给予抢救团队重奖)。

病例4:患者男性,55岁。2017年10月,因雨天早晨撑伞上班途中被一辆高速行进车辆撞飞后又被另一辆车撞成致死性重伤,被紧急送往某院腹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抢救。严重交通事故伤致使患者出现重度颅脑外伤、脑积液漏、脾破裂腹腔大出血、腹膜后大血肿以及多发骨折,处于濒死状态。立即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脾切除等急诊手术治疗,术后加強治疗。术后诊断:(1)重度多发伤。(2)重度创伤性休克。(3)颅脑外伤、脑积液漏。(4)脾破裂腹腔大出血。(5)腹膜后大血肿。(6)深度昏迷。(7)TIC。患者持续严重脑积液漏,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深度昏迷状态,急请岳茂兴教授赶赴医院会诊。经治疗团队讨论研究,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维生素B6(5 g)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患者的脑水肿与脑积液漏被很快控制,再经各种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与康复治疗后又连续应用了“维生素B6(5 g)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10 d。伤后深度昏迷8个多月的患者目前已基本恢复健康,可以步行到单位上班,无残疾。该患者不但身体恢复良好,智力恢复也较好,于2019年1月4日被升职为主任科员,且随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令人惊叹。

病例5:患者男性,53岁。2013年9月3日因“乏力,纳差4月伴消瘦”入院,入院诊断:(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2)糖尿病。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行保肝治疗,并被建议行脾切除术。今来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要求接受手术治疗。岳茂兴教授查看患者后示:患者目前诊断明确,WBC及PLT减少与脾功能亢进有关,嘱术前应用“维生素B6(2 g)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6 d以保肝对症并促进凝血因子生成。经各级医师术前讨论后,患者于2013年9月10日接受脾脏切除术+胃冠状静脉离断术。术前诊断:(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脾功能亢进。(2)糖尿病。术中出血650 mL,予成分输血(红细胞 1.5 U+血浆300 mL)、止血、扩容等对症处理,术毕于脾窝、切口处各放置1个硅球进行引流。术后第3天仍严重渗血(24 h硅球持续引流出血性液体870 mL。血常规示:RBC 2.27×1012/L↓,PLT 54×109/L↓,Hb 82.0 g/L↓),并伴有凝血功能障碍:PTr 1.18↑,TT 20.30 s↑,D-二聚体 7.83 mg/L↑,抗凝血酶Ⅲ活性 61.2%↓。在积极止血、输血、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应用“维生素B6(5 g)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16 d(其中,患者病情危急时的维生素B6应用量最高达10 g/d,连续应用2 d)后,凝血功能异常逐步改善,渗血量也逐渐减少,患者的病情逐步稳定。此后继续应用“维生素B6(3 g)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3 d,复查血常规:RBC 4.05×1012/L,PLT 198×109/L,Hb 120.0 g/L。最终患者好转出院,且治疗过程中和随访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病例6:患者男性,56岁。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门奇静脉断流术,术后出现大量渗血,腹腔持续引出血性液体约1 300 mL/d。经各种药物治疗后失血没有得到控制,考虑其原因有可能为第1次手术止血不彻底,逐行第2次手术止血。但术中并没有发现明显的血管出血,而是整个创面的大量渗血,后确诊为并发TIC。血常规示:WBC 13.25×109/L↑,NEUT% 81.6%↑,RBC 2.26×1012/L↓,PLT 84×109/L↓,Hb73.0 g/L↓)。凝血功能检查示: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19.00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standard ratio,INR) 1.96↑。第2次手术后,患者的凝血功能进一步恶化,腹腔引出血性液体约1 400 mL/d,病情加重。2014年8月6日急请岳茂兴教授会诊。在止血、补液、呼吸循环功能支持等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维生素B6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治疗3 d后,患者大量渗血停止,肝功能逐步恢复,TIC大出血抢救成功。经后续加强治疗后患者顺利出院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病例7:患者男性,17岁。因“交通事故致伤头部等处伴神志不清1 h余”于2018年4月30日由急诊经口气管插管转运呼吸机维持平车推入病房。至急诊时患者已昏迷,双侧瞳孔直径1.0 mm,光反应消失,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伤。予经口气管插管、开放静脉通路补液,完善头颈胸腹CT后拟以“多发伤、颅脑外伤”收住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抢救治疗。入院诊断:(1)弥漫性轴索损伤。(2)脑干损伤。(3)右颞急性硬膜下血肿(外伤性)。(4)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双侧多发肋骨骨折。(6)左锁骨骨折。(7)腰椎骨折。(8)全身多处皮肤软组织挫损伤。(9)肺部感染。(10)水电解质紊乱。(11)低蛋白血症。(12)贫血。(13)尿路感染。病程中,患者持续深昏迷,随病程进展,逐渐出现颈强直、肌张力增高、刺痛过伸、双足下垂等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查体双侧巴氏征阳性,且伤后并发凝血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贫血以及反复呼吸道和尿路感染。入院辅助检查示:PT 13.8 s↑,PTr 1.20↑,TT 18.60 s↑,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1.530 g/L↓,D-二聚体33.17 mg/L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124.84 μg/mL↑。血常规示:WBC 16.93×109/L↑,NEUT% 80.9 % ↑,RBC 3.18 ×1012/L↓,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 28.20 ↓,Hb 94.0 g/L ↓。其后存在持续性凝血功能障碍:PT 12.3 ~14.6 s,TT 13.9~17.7 s,PTr 1.07 ~ 1.27,D-二聚体 1.27 ~ 10.97 m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6.31 ~ 41.68 μg/mL;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持续性下降,最低降至RBC 2.29×1012/L↓,Hb 71.0 g/L↓,HCT 21.20↓。经止血、防止再出血、输血、补液,呼吸、循环与营养支持,抗感染,镇痛,营养神经、促醒、高压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和“维生素B6(5 g)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后,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逐渐减轻,复查血常规:WBC 7.70×109/L,NEUT% 78.2%↑,RBC 3.52×1012/L↓,Hb 108.0 g/L↓,HCT 32.00↓,PLT 274×109/L。四肢肌张力较前明显下降,病情逐渐稳定出院。2018年6月26日,患者因“突发癫痫、四肢抽搐6 h”再次入院。在镇静、控制血压,营养神经、改善脑代谢、促醒,抗感染,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功能康复等治疗的基础上继续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6(2 g)15 d后,病情逐渐稳定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在外院继续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维生素B6(5 g)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3月余后开始加强康复锻炼。持续随访患者病情变化:2019年5月意识转清,可自行睁眼,呼之可回应;2019年8月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平稳,自主呼吸好,意识较前恢复,四肢肌张力较前明显下降,可经口进食,能完成抬臂、眨眼、张嘴等指令性动作,并再次入院尝试拔除气管切开处气管套管。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病例8:患者女性,54岁。因“反复腹胀不适伴乏力半年,脾切除术后6 d”于2016年7月4日入院。入院诊断:(1)肝炎肝硬化。(2)门静脉高压症。(3)脾功能亢进症脾脏切除术后。(4)贲门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后。(5)左肾结石。患者在进行脾切除术后恢复欠佳且并发了TIC:切口渗血较多,腹腔引流管持续引出血性液体(约645 mL);血常规示:WBC 12.85×109/L↑,NEUT% 84.4%↑,RBC 2.83×1012/L↓,PLT 84×109/L↓,Hb 84.0 g/L↓);凝血功能检查示:PT 18.00 s↑,INR 1.53↑,FIB 1.06 g/L。次日,凝血功能进一步恶化:PT 20.40s↑,FIB 0.76 g/L。经药物及二次手术止血无效。急请岳茂兴教授赶赴800 km外的泗洪县人民医院会诊,明确诊断为TIC(肝硬化),彼时患者出血量约为500~600 mL/d。嘱在止血、补液、呼吸循环功能支持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维生素B6(3 g)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治疗,2 d后患者大出血停止,继续应用该疗法12 d,患者的肝功能逐步恢复,TIC大出血抢救成功。经后续治疗后患者顺利出院,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病例9:患者男性,34岁。2010年4月19日因“脾切除及门奇静脉断流术后5月”入院,诉术后上消化道出血2次伴乏力,每次出血量较多。凝血功能检查示:TT 24.10 s↑。血常规示:WBC 3.60×109/L↓,Hb 91.0 g/L↓,RBC 3.01×1012/L↓。入院诊断:(1)慢性乙型肝炎。(2)肝硬化。(3)门静脉高压症。(4)脾切除术后。(5)门奇静脉断流术后。由于上消化道出血量比较大,且存在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积极止血、输血、补液、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维生素B6(3 g)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治疗2 d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好转,上消化道出血逐步被控制,感乏力减轻。最终病情好转后出院,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病例10:患者男性,36岁。2012年5月20日因“交通事故伤致腹部疼痛2 h”入院,入院诊断:(1)失血性休克。(2)胸部闭合性损伤,右肺挫裂伤、血胸、双侧多发肋骨骨折。(3)腹部闭合性损伤,肠破裂?肝破裂。(4)骨盆骨折。(5)右内踝骨折。入院3 h胸腔闭式引流引出大量血性液体,共计约1 300 mL。在液体复苏、输血、抗休克、抗感染、镇痛等对症治疗后于入院当晚急诊行右侧开胸+右肺中叶切除+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肝破裂修补+腹腔冲洗引流术。术中探查见胸腔积血约600 mL,腹腔积血约 500 mL,且胸腹腔均存在活动性出血,术中出血量约1 000 mL。术中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予血管活性药物、输血(红细胞悬液900 mL,血浆600 mL,)等对症处理后入ICU继续抢救。术后诊断:(1)多发伤。(2)失血性休克。(3)MODS(脑、肝、肾、血液、胃肠)。(4)急性呼吸衰竭。(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6)右侧血气胸。(7)右肺中叶挫裂伤。(8)多发肋骨骨折。(9)血腹。(10)外伤性肝破裂。(11)小肠及系膜挫伤。(12)骨盆骨折,盆底及后腹膜血肿。(13)尿路损伤。术后出现TIC合并大出血不止,胸腔闭式引流出1 500 mL血性液体,同时腹腔引流出800 mL血性液体,血管活性药物持续泵入维持循环稳定。血常规:Hb 63 g/L↓,RBC 2.19×1012/L↓。凝血功能持续异常:PT 22.4 s↑,APTT 96.3 s↑,TT 21.4 s↑,INR 1.96↑。紧急请岳茂兴教授会诊后建议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立即应用“维生素B6(5 g Bid)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次日起各引流管的引流量即开始逐步减少,大出血被控制,继续应用5 d后,患者病情逆转。经过共计19 d的全力抢救和综合治疗,患者明显好转,病情平稳,并于2012年6月8日转院进一步治疗。转院前复查血常规:Hb 119 g/L,RBC 3.97×1012/L↓。复查凝血功能:PT 13.1 s,APTT 37.7 s,TT 15.7 s,INR 0.97。目前,该患者已恢复正常工作,治疗和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二、讨论

(一)被忽视的“第三相打击”

ATC及TIC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生取决于凝血、抗凝、纤溶机制的相互调控。组织损伤、休克、酸中毒、血液稀释、低体温和炎性反应是ATC和TIC启动的关键因素[3]。严重创伤打击引起患者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严重者可直接快速诱发MODS引起死亡。轻症SIRS存活患者在继发休克、感染、缺氧等第二相打击后,往往也难逃厄运:多重打击下的机体释放超大量炎性介质,可导致一部分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继而进展为MODS致死;另一部分得到及时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的患者即使能够度过这第二相打击[16],也往往会被忽视的“第三相打击”夺去最后一丝宝贵的生机。严重创伤并发大出血患者多需经控制性手术来有效控制出血和病情快速进展。但在前两重打击下,机体的多系统功能被过度消耗,已经难以再承受麻醉、手术等造成的“第三相打击”。因此,盲目进一步治疗带来的可能并非患者病情的好转,而是加速死亡。“维生素B6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正是在这一特殊情况下,通过为机体代谢提供充足的底物、辅酶和强大动能支撑,保护了重要脏器的功能,从而达到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决定性治疗和进一步支持治疗的宝贵时间的目的,挽救ATC/TIC患者的生命[4]。见图1。

(二)“维生素B6(5 g)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

1.神奇的维生素B6

(1)维生素B6可能是所有B族维生素中最重要的一种。随着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维生素B6被发现在临床上还有着广泛的新用途。一般人体的肌肉里含有全身70%~80%的维生素B6。它是人体内140多种酶的辅酶,是各种氨基酸代谢的唯一辅酶,参与催化80多种生化反应:参与所有氨基酸代谢、糖异生、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和蛋白质、核酸合成,在人体蛋白质代谢、激素代谢、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脂类代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它在促进机体生命新陈代谢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损耗维生素B6的人则会出现包括氨基酸代谢紊乱在内的一系列新陈代谢紊乱症状。

(2)维生素B6有利尿、解毒、保护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功能。具有促进毒害物质排出,快速解毒、消肿、减少组织渗出,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特别对严重创伤所导致的脑水肿、脑脊液漏、脑疝、昏迷、肺水肿等很有助益。

图1 “双相预激”学说及急危疑难重症患者如何渡过“麻醉和手术的第三相打击”示意图

维生素B6促进人体酶代谢的启动阈值在3~5 g,只有大剂量维生素B6参与,人体紊乱的生命代谢活动才能被激活。但由于它在人体内代谢半衰期较短,所以能很快被排出体外。自2007年发明新疗法以来,已应用于全国600多家医院的各种危重病患者的治疗,未发生1例过量事件。

2.可被快速、充分利用的高支链氨基酸

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能安全高效地为机体提供大量能量和种类最丰富、最全面的20种氨基酸,且氨基酸谱基本与人体氨基酸谱一致。这些与血液成分相近的游离基础氨基酸被输入后即可被人体所利用,能有效调节人体应激状态所导致的氨基酸代谢紊乱,具有保护和支持重要器官的功能,促进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被输入后,能为机体提供代谢底物及强劲的动能,并将机体有害物质及氨通过鸟氨酸循环排出体外,使肝内酶代谢快速恢复,凝血因子得以产生,内源性凝血途径迅速恢复,达到有效阻止ATC/TIC持续及进展的效果。同时还能减少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产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3.二者联用获得神奇疗效

人体内无论是蛋白质代谢、激素调节还是神经调节等等,最终都是通过酶促反应起作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及维生素B6都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二者合用有促进机体酶代谢、止血、利尿、解毒、保护大脑及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肝功能、提高机体凝血功能及机体营养状况的功效。维生素B6与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的巧妙搭配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动物实验证实新疗法能显著缩短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的时间,还可通过促进肝脏代谢,恢复凝血因子合成,明显改善创伤大鼠模型的凝血功能[17-21]。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发现新疗法能够显著提高鼠肝脏凝血因子基因mRNA表达水平,促进凝血因子在肝脏中的合成,从分子水平探索了新疗法改善凝血功能的作用机制。“维生素B6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的作用机制示意图见图2。

(三)新疗法的应用体会

根据临床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经外周静脉输注维生素B6与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时有1%~3%的患者可引起局部血管、皮肤胀痛和胃胀、恶心等胃肠道反应,采用胃复安10 mg肌肉注射可以减轻反应。而采用中心静脉快速滴注则反应较少。因此,将所需组分的药物通过三升袋来混合配置、经中心静脉滴注可大大减轻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此外,由于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能够为机体提供与人体氨基酸谱一致且可被直接吸收利用的全种类氨基酸,能量和底物的供给充足,故对于正常体重(60 kg)的成年人来说,250 mL的剂量已经足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对于合并严重消耗性基础疾病、消瘦或儿童可酌情减少用量。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维生素B6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对重度、中度、轻度创伤患者的具体用法见表1;对ATC与TIC患者的具体用法见表2。

两组药物建议配置在三升袋中经静脉滴注(患者病情危急时推荐经中心静脉快速滴注),对于合并神经功能障碍或氧自由基损伤性疾病时可在上述组合物中加用维生素C 2 g以抗氧化治疗。应用于非糖尿病合并症患者时也可视情况将0.9%氯化钠注射液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代替。

图2 “维生素B6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的作用机制示意图

创伤严重程度新疗法具体药物用量给药途径用法疗程中、重度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维生素B6 5 gIvgttBid连续使用直至病情控制20AA复方氨基酸250 mLIvgttBid轻度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维生素B6 5 gIvgttQd连续使用直至病情控制20AA复方氨基酸250 mLIvgttQd

注:轻中重度在急诊室以ISS评分进行分级:以9~15分为轻度患者,16~25分中度患者,>26分为重度患者。入院后进行APACHE评分。Ivgtt为静脉滴注,Bid为2次/d,Qd为1次/d

表2 维生素B6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新疗法挽救治疗ATC/TIC的具体用法

注:TIC为创伤性凝血病,ATC为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Ivgtt为静脉滴注,Bid为2次/d,Qd为1次/d

ATC与TIC是世界性的治疗难题,其早期诊断和救治特别重要[6]。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维生素B6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新疗法”挽救治疗ATC及TIC患者是一种简便实用、经济、有效的在国内外具有独创性的新疗法。“维生素B6联用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新疗法”在临床广泛应用到现在已有11年,没有发生1例过量事件。所以长期使用安全无明显副作用,治疗费用低,效果好,适于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新疗法血常规复方
新中医治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复方α-酮酸片配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有百年历史的“新疗法”